當前位置:首頁 > 盟員風采 > 專家學者
谷超豪的數(shù)學人生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6-04-19
10年地下黨驚心動魄的歲月,10年大學校長繁忙的工作,而他卻始終沒有放棄一生鐘愛的數(shù)學事業(yè)。中科院院士谷超豪為您講述一個豐富多彩的數(shù)學人生。
開場白:我們都知道,做數(shù)學題的時候,往往要求的答案是惟一的,但是,解題思路,解題方法也許是多種多樣的,面對人生這道題目,數(shù)學家谷超豪通過自己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做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解法。
趁在北京開會的空隙,谷超豪和夫人胡和生去清華大學拜訪一位學術上的良師益友。楊振寧,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今年,他回到清華大學定居,谷超豪結識楊振寧還是在很多年前,那時,楊振寧是作為國際知名學者,回國進行訪問。而谷超豪卻是復旦大學一名文革期中受管制的教授。
主持人:谷老先生,首先非常感謝你利用這次來北京開數(shù)學基金會的機會來到我們演播現(xiàn)場,昨天聽說去清華大學拜訪了楊振寧先生?
谷超豪:對。
主持人:您和楊先生有很長的學術友誼是嗎?那么最早在什么時候認識楊先生?
谷超豪:我認識楊先生,甚至跟他一起工作的話,在1974年。
主持人:那時候您在復旦大學?
谷超豪:那時候在復旦大學,文革期間,我?guī)缀跏潜还苤频?。沒辦法跟楊先生接觸,最早跟楊先生接觸是1974年,因為楊先生當時要在上海待一段時間,跟他母親在一起。那時候他做規(guī)范場,他是規(guī)范場的創(chuàng)造人。他做的是從物理的觀念出發(fā),但是做到后來呢,接觸到一些數(shù)學界人士,那些人士告訴他,規(guī)范場跟微分幾何有一些關系,楊先生想知道這關系是什么樣子的?
主持人:那為什么就選擇到您作為一個合作者?
谷超豪:那時候他在上海有點時間,他知道復旦大學的微分幾何還是有相當?shù)膶嵙?。同時他想國內(nèi)的基礎研究進入文化大革命以后也破壞得很厲害,所以他一方面希望跟微分幾何建立起聯(lián)系,了解規(guī)范場跟微分幾何的關系。另外一方面他想通過這些關系幫助國內(nèi)搞一些基礎研究。所以他提出來要跟復旦大學的數(shù)學家們搞這個合作,搞規(guī)范場的研究。
復旦大學數(shù)學的代表人物是蘇步青,在他的學生當中,谷超豪是最強的一個。為了更好地與楊振寧合作,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合作小組,谷超豪任組長。能與國際上高水平的學者合作,對于谷超豪來說,這既是學習的機會,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主持人:當年楊先生選擇了復旦數(shù)學系,他當時對您了解嗎?
谷超豪:是這樣子,復旦大學接受了,因為楊先生提出來,當時造反派無法反對,他們也調(diào)查了一下,誰能夠做這個事情,結果發(fā)現(xiàn)我是對楊先生有所了解,因為他1972年在國內(nèi)做過報告。
主持人:您聽了?
谷超豪:我沒去聽,但是我拿到報告的記錄,我讀過他的報告。
主持人:我想作為一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楊先生一定相當嚴謹?shù)摹D敲丛诖酥?,你們個人并不十分了解,那么他選擇到您,他有沒有得您的資歷或者水準進行過評判或者測試之類的?
谷超豪:當然他開始對我們的水平并不了解,開始我們先請他做報告,做了報告之后,他也提了一些問題,他的報告當中我們當然也提一些問題。
主持人:你們能提出問題?
谷超豪:我們能問問題,能夠了解他的想法,有共同語言。我跟胡和生做了兩項研究成果,當天就做了研究成果,第二天跟他講,他覺得非常高興。
主持人:他當時什么反應,對您說了什么話?
谷超豪:他當時就說非常好,特別的高興,他講過這件事情意想不到,在復旦大學還有人跟他有這么共同的語言,因為數(shù)學家談話,往往比較抽象,但是呢,我跟我的老伴,不光對數(shù)學有興趣,而且也對物理有興趣,所以我們跟他共同語言很快就建立起來了,所以他覺得很高興。
主持人:跟楊先生的近距離的合作,您最大的感覺是什么?
谷超豪:一個就是眼界開闊了,第二的話數(shù)學還能在重大的問題上發(fā)揮作用。
出乎楊振寧意外的是,谷超豪帶領的合作小組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取得了若干科研成果,他們和楊振寧關于規(guī)范場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文革中備受打擊的谷超豪,沒有想到還能在重大問題中發(fā)揮大的作用。楊振寧在合作中,對谷超豪的研究,做出了這樣的評價: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1926年,谷超豪出生于著名的數(shù)學之鄉(xiāng)—浙江溫州,作為一名小學生,就對數(shù)學有濃厚的興趣。
主持人:您在什么時候就逐漸開始對數(shù)學,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非??菰锏倪@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呢?
谷超豪: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教我們除法,除法有除不盡的情況。比如說一跟三除,那是0.3333…那是一直除下去,除不進的.
谷超豪:因此我感覺到,數(shù)學里面有非常奧秘的東西,做不到的東西你可以想象,你除的話,除不盡,但你可以想象.當時我已經(jīng)知道了,任何的分數(shù)都可以變成循環(huán)小數(shù),那么循環(huán)小數(shù)又可以變成分數(shù),我覺得這里面很奧妙,這是新的東西。
主持人:這是你在上小學的時候,在數(shù)學課上有沒有一件特別令人難忘的事情?
谷超豪:到了六年級的時候,要做應用問題,算術上的應用問題很難的,我不知道現(xiàn)在學不學?雞兔同籠,童子分桃,各種各樣的。怪里怪氣的應用問題,這些問題排一個式子不大容易的,那么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辦法。那么大家都覺得比較難,那么好多同學都背公式。但是我感覺到,數(shù)學這個事情不是背公式的事兒,應該是思考,應該有更好的方法去做。正好巧,我哥哥在讀初中,他抽屜里面有中學的教科書,有代數(shù)教科書,我就把代數(shù)教科書拿出來看。
主持人:當時能看懂嗎?
谷超豪:我覺得并不難懂,出來一個未知數(shù)X,這個未知數(shù)X把這個算術式子列出來了,就解出來了,所以不要記公式,那些問題都可以用代數(shù)方法求解,我看到非常高興,在課堂上我還跟老師講了,老師非常稱贊.
主持人:據(jù)說有一次在上課的過程中,有一個幾何老師給你出了一道題是吧?
谷超豪:他說一個四邊形,每邊都是一,面積是不是一。
主持人:你怎么回答?
谷超豪:許多同學都肯定的回答,我說不,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每個四邊形每邊都是一,你可以把它壓扁,變成一條線的,面積差不多沒有了。我說不是,面積不是一??梢允且唬部梢员纫恍『芏?。
主持人:老師和學生的反應是什么?
谷超豪:老師非常稱贊,他說對對,只有他一個人說的對。這種想法很好。
谷超豪13歲那年的經(jīng)歷,讓他的生活發(fā)生了變化,日本軍隊的飛機出現(xiàn)在溫州的上空,并持續(xù)不斷地對市區(qū)展開猛烈的轟炸。
谷超豪:就在38年這一年,我們溫州中學的校舍被炸掉了。
主持人:全部被炸掉了?
谷超豪:全部被炸掉了。
主持人:當時有學生和老師傷亡嗎?
谷超豪:還好,因為轟炸是一個時期的,有個時期每天來炸,所以我們每天就疏散了,學校就不上課了,白天所有的城里人都跑到鄉(xiāng)下去,晚上再回來,所以整個城市完全是癱瘓了。
主持人:所以您也親眼看到母校變成一片瓦礫。
谷超豪:一片瓦礫。也親眼看到過被炸死人的尸體,所以當時心里面非常痛苦。
主持人:那是不是說這段經(jīng)歷也讓您后來從事革命活動。
谷超豪:對當時有一個非常氣憤的現(xiàn)象,日本一架飛機,每天從甌江口起飛,飛到溫州,一個飛機只能帶四顆炸彈,四顆炸彈丟完了以后就回去,一天來回個四趟五趟,這樣子整個城市被癱瘓,當時國民黨絲毫沒有抵抗能力了。對這種落后的東西呀,居然是毫無對策。。
主持人:束手無策。
谷超豪:束手無策。
主持人:那您當時有沒有想到就是說,將來有一天用您的數(shù)學?
谷超豪:感覺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再加上我當時小學的時候看到孫中山先生講的一句話,就是青少年要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
主持人:做大事不是大官。
谷超豪:什么是大事呢,我想像孫中山這樣子,以救國救民為重任。在當時為國家的興亡承擔責任,這是大事兒。另外一方面,我們在小學學到的自然科學的知識,知道自然科學能夠解釋世界,能夠改造世界,能改變?nèi)说纳?。我覺得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大事就是兩個,一個是革命者,救國救民,一個是做科學家改變世界。
主持人:當你明確了這個想法的時候,那時候你才是個小學生?
谷超豪:小學生。
初中三年級的時候,谷超豪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并積極投入到抗日宣傳活動,高中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shù)學系,隨著內(nèi)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浙江大學的形勢也日趨緊張,1947年,學校的學生會主席,進步學生于子三被國民黨殺害。
谷超豪:這時我站在前列,當時大家都很氣憤,也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就進行游行抗議,當時于子三的尸體,我們學生會一定要派人去見,他是在國民黨手里的。那么我作為學生代表之一,也要親眼看。這些事情對我們是個考驗,就是白色恐怖之下,你敢不敢站出來。當時沒想到敢不敢的問題,理所當然,去找反動派交涉,去跟學校里面聯(lián)系我都去了。
主持人:而且據(jù)說在浙大,您還被學生們選學生自治會的領導是吧。
谷超豪:對。
主持人:而且這次競選也是很動人心魄的是吧?
谷超豪:是這樣子,于子三被害以后,抗議運動里面,國民黨還想把學生會的領導權奪過去,當時就競選,進步勢力推舉一些候選人,希望這些候選人來壓倒三青團。我也被提出來了,我的同學有的半開玩笑,也是真心的叫做科學加民主,等于谷超豪。
主持人:這個標語很有意思。
谷超豪:寫的很生動,那么我很快就當選了。
浙江大學畢業(yè)后,由于成績優(yōu)秀,谷超豪留校成為了一名助教,解放前夕,他接到了一個秘密任務,盡一切可能,保全杭州市的科研機構,迎接解放軍的到來。
主持人:那么在解放前,您還做了一件事兒,這件事也是比較轟動的一件事情,就是策反雷達所,能不能給我們談談這段經(jīng)歷?
谷超豪:雷達所是國民黨在杭州比較重要的機構,是從南京遷到杭州的,南京地下黨也做了工作。當時一個由浙大畢業(yè)的同學,他在里面是進步分子,他就找到了我,找到了我,就希望地下黨能夠領導他,保全這個所。
主持人:你已經(jīng)代表進步的力量?
谷超豪:我代表了地下黨的,后來呢我就向地下黨匯報了,我就花了比較多的力量來研究這個雷達所的問題,那個跟我聯(lián)系的同志我也發(fā)展成為地下黨員。在里面呢,把所長,所長也是個科學家爭取過來,把國民黨反動的黨代表孤立起來。當時要他們再撤退的時候,他們不肯再撤。
主持人:全都不走了。
谷超豪:那個黨代表,一個人跑掉了,所長給爭取過來了。到解放的時候,他們完完整整的爭取接管了。
主持人:就留在了杭州。那后來這個雷達所后來在解放初期是…
谷超豪:后來明確,比較后的事情,他們是屬于起義行為,當時雷達還是很先進的工具吧,是美國援助國民黨的,所以還是比較好的。這個隊伍歸空軍領導,后來被調(diào)到抗美援朝前線去,在抗美援朝里面立下很多功勞,因為雷達比蘇聯(lián)先進。
主持人:那么在整個浙大求學期間,盡管您學的是數(shù)學,好像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了這方面的事業(yè),革命的事業(yè)中,那您還有時間搞您的數(shù)學嗎?
谷超豪:有有有,我是這樣的,我覺得年輕的時候,精力非常旺盛,我數(shù)學非常愛好,我數(shù)學仍然學的很好,特別是到第三年,第四年級的時候,那時候蘇步青教授、陳建功教授到了杭州,我都見到了他們。當時我的思想是這樣子,因為數(shù)學我太愛好的,有用沒用當時還不好說。當時我就念好書,所以他們兩個老師的課程,都非常認真去聽的,同時他們課程里面還有一個叫數(shù)學研究,特別的課程,不及格不得畢業(yè)的,在教學計劃里沒有的。
主持人:那年的成績呢?
谷超豪:是念他們布置的書跟論文,自己在他們面前報告,報告你得回答提問。當時蘇先生跟陳先生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是幾何的一個是函數(shù)論的,當時一般的,一個學生只能選一門,我到了四年級以后,他們知道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兩位先生都喜歡培養(yǎng)我,還有另外一個同學。于是兩位先生建議,這一屆這兩個人可以兩面都選,也可以選幾何也可以選函數(shù)論。
能在兩位數(shù)學大師門下學習,對谷超豪的學術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1957年,他前往著名的莫斯科大學學習,只有了1年多的時間寫成的論文,讓他跳過副博士,直接得到莫斯科大學的科學博士學位。這位31歲的中國進修生被認為繼二十世紀大數(shù)學家艾里.嘉當之后,第一位在無限變換擬群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的人,谷超豪的數(shù)學之路也越來越輝煌。
胡和生,復旦大學教授,中國數(shù)學領域惟一的一位女院士,她和谷超豪的辦公室緊挨著這為他們能隨時討論數(shù)學問題提供了方便,他們在一起生活已經(jīng)半個多世紀了,谷超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
主持人:谷先生我知道數(shù)學成就了您的學術之夢,但是我們好像也知道,數(shù)學成就了您的愛情之夢。
谷超豪:是這樣子,有一天我在數(shù)學系辦公室里,我們數(shù)學系的有一位女研究生叫胡和生,她來找我了,她說蘇先生布置了她一篇論文,她念了一些地方,有些地方?jīng)]有弄清楚,她找別的教師,他們也不大清楚,那么我能不幫她看一看,我說好啊。
主持人:這是第一次見面?
谷超豪:第一次見面。我說論文呢,她說論文在宿舍里面,她說我到宿舍去拿去,宿舍離我的辦公室還比較遠,至少有十多分鐘的路,那么當時是秋天了,但天氣還很熱,那她就說我回去拿去,她就回去拿了,氣喘吁吁的拿了回來,我覺得這個小姑娘還不錯,對學術還是
主持人:很專業(yè)。
谷超豪:很有志氣,就去把文章拿來的,拿來以后,我回去看了一看,看了看以后我覺得還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就再共同討論一下,把內(nèi)容懂了,這是我們共同討論數(shù)學的開始,她對我有一個好的印象。
主持人:數(shù)學讓你們走在一起了?
谷超豪:相互都有很好的印象,也可以說是我們愛情的開始。
主持人:數(shù)學緣就讓你們成就了自己的婚姻對吧?作為數(shù)學家我非常好奇的是,兩個數(shù)學家的生活應該是什么樣的生活?
谷超豪:我們感覺到做研究的話,一定要有時間,時間是第一寶貴的東西,我們把時間應該用在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結婚也不斷的推遲。我們到1957年才結婚的,結婚以后呢,我們認為生活也應力求簡樸,我們家庭里面請了一個鐘點工。
主持人:那時候就請鐘點工?
谷超豪:那時候沒有這個名詞,但是實際上是這個,胡和生總想弄點好的東西給我吃,后來我說這個太花時間了,因為鐘點工不能做,做好的都是自己要動手的,我說不行,就擠出這個時間來搞學問來吧.
主持人:我常常想,比如說遇到像您的家庭,很多人都會想,總要犧牲一個人,來保另外一個人,以使另外一個人有更大的精力來做更大的貢獻,那么但是從您的家庭來說,我覺得又一點讓我覺得特別感興趣的就是說,你們在學術上齊頭并進,現(xiàn)在你們兩個都是院士,你們當時沒有想過嗎,犧牲誰來保誰, 你們沒有這樣想過嗎?
谷超豪:我們沒有這樣想過,我們兩個人都希望在事業(yè)上能夠做得很好,惟一的辦法就是盡量的節(jié)省時間,同時有些家務事我可以代你做的也可以代你做掉,你可以代我做的也可以代我做掉。我們想出來是叫二保二。不能是二保一的,我想我們是二保二。
主持人:太太是一個數(shù)學家,那么她得您本身的研究,有什么樣的一個積極的一種作用?
谷超豪:是這樣子,因為我們是相互支持,并且最好的一點,我做的工作可以講給她聽她能夠理解,她做的工作可以講給我聽,我也可以理解。
主持人:你們從事是一方面的工作嗎?
谷超豪:方向比較接近,但是做的問題不一樣??梢韵嗷ダ斫猓@一點我覺得一般人做不到的,合作在隔行也會形成,但是同行的話,就是……
主持人:共同語言更多一些?
谷超豪:對于我追尋的目標,她都是很贊成、支持的。對她的目標我也很贊成支持。比如她也很容易理解,我的社會工作,比如說我做校長這一類事情,她當然希望我能夠更多時間做數(shù)學,更多時間在一起。但是在工作的需要、任務的需要,比如說我到科大做校長,后來我到溫州大學去做校長,但她也支持,她也理解這個工作的意義。
責任編輯:管理員
谷超豪的數(shù)學人生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6-04-19
| |
10年地下黨驚心動魄的歲月,10年大學校長繁忙的工作,而他卻始終沒有放棄一生鐘愛的數(shù)學事業(yè)。中科院院士谷超豪為您講述一個豐富多彩的數(shù)學人生。
開場白:我們都知道,做數(shù)學題的時候,往往要求的答案是惟一的,但是,解題思路,解題方法也許是多種多樣的,面對人生這道題目,數(shù)學家谷超豪通過自己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做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解法。
趁在北京開會的空隙,谷超豪和夫人胡和生去清華大學拜訪一位學術上的良師益友。楊振寧,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今年,他回到清華大學定居,谷超豪結識楊振寧還是在很多年前,那時,楊振寧是作為國際知名學者,回國進行訪問。而谷超豪卻是復旦大學一名文革期中受管制的教授。
主持人:谷老先生,首先非常感謝你利用這次來北京開數(shù)學基金會的機會來到我們演播現(xiàn)場,昨天聽說去清華大學拜訪了楊振寧先生?
谷超豪:對。
主持人:您和楊先生有很長的學術友誼是嗎?那么最早在什么時候認識楊先生?
谷超豪:我認識楊先生,甚至跟他一起工作的話,在1974年。
主持人:那時候您在復旦大學?
谷超豪:那時候在復旦大學,文革期間,我?guī)缀跏潜还苤频?。沒辦法跟楊先生接觸,最早跟楊先生接觸是1974年,因為楊先生當時要在上海待一段時間,跟他母親在一起。那時候他做規(guī)范場,他是規(guī)范場的創(chuàng)造人。他做的是從物理的觀念出發(fā),但是做到后來呢,接觸到一些數(shù)學界人士,那些人士告訴他,規(guī)范場跟微分幾何有一些關系,楊先生想知道這關系是什么樣子的?
主持人:那為什么就選擇到您作為一個合作者?
谷超豪:那時候他在上海有點時間,他知道復旦大學的微分幾何還是有相當?shù)膶嵙?。同時他想國內(nèi)的基礎研究進入文化大革命以后也破壞得很厲害,所以他一方面希望跟微分幾何建立起聯(lián)系,了解規(guī)范場跟微分幾何的關系。另外一方面他想通過這些關系幫助國內(nèi)搞一些基礎研究。所以他提出來要跟復旦大學的數(shù)學家們搞這個合作,搞規(guī)范場的研究。
復旦大學數(shù)學的代表人物是蘇步青,在他的學生當中,谷超豪是最強的一個。為了更好地與楊振寧合作,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合作小組,谷超豪任組長。能與國際上高水平的學者合作,對于谷超豪來說,這既是學習的機會,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主持人:當年楊先生選擇了復旦數(shù)學系,他當時對您了解嗎?
谷超豪:是這樣子,復旦大學接受了,因為楊先生提出來,當時造反派無法反對,他們也調(diào)查了一下,誰能夠做這個事情,結果發(fā)現(xiàn)我是對楊先生有所了解,因為他1972年在國內(nèi)做過報告。
主持人:您聽了?
谷超豪:我沒去聽,但是我拿到報告的記錄,我讀過他的報告。
主持人:我想作為一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楊先生一定相當嚴謹?shù)摹D敲丛诖酥?,你們個人并不十分了解,那么他選擇到您,他有沒有得您的資歷或者水準進行過評判或者測試之類的?
谷超豪:當然他開始對我們的水平并不了解,開始我們先請他做報告,做了報告之后,他也提了一些問題,他的報告當中我們當然也提一些問題。
主持人:你們能提出問題?
谷超豪:我們能問問題,能夠了解他的想法,有共同語言。我跟胡和生做了兩項研究成果,當天就做了研究成果,第二天跟他講,他覺得非常高興。
主持人:他當時什么反應,對您說了什么話?
谷超豪:他當時就說非常好,特別的高興,他講過這件事情意想不到,在復旦大學還有人跟他有這么共同的語言,因為數(shù)學家談話,往往比較抽象,但是呢,我跟我的老伴,不光對數(shù)學有興趣,而且也對物理有興趣,所以我們跟他共同語言很快就建立起來了,所以他覺得很高興。
主持人:跟楊先生的近距離的合作,您最大的感覺是什么?
谷超豪:一個就是眼界開闊了,第二的話數(shù)學還能在重大的問題上發(fā)揮作用。
出乎楊振寧意外的是,谷超豪帶領的合作小組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取得了若干科研成果,他們和楊振寧關于規(guī)范場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文革中備受打擊的谷超豪,沒有想到還能在重大問題中發(fā)揮大的作用。楊振寧在合作中,對谷超豪的研究,做出了這樣的評價: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
1926年,谷超豪出生于著名的數(shù)學之鄉(xiāng)—浙江溫州,作為一名小學生,就對數(shù)學有濃厚的興趣。
主持人:您在什么時候就逐漸開始對數(shù)學,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非??菰锏倪@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呢?
谷超豪: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教我們除法,除法有除不盡的情況。比如說一跟三除,那是0.3333…那是一直除下去,除不進的.
谷超豪:因此我感覺到,數(shù)學里面有非常奧秘的東西,做不到的東西你可以想象,你除的話,除不盡,但你可以想象.當時我已經(jīng)知道了,任何的分數(shù)都可以變成循環(huán)小數(shù),那么循環(huán)小數(shù)又可以變成分數(shù),我覺得這里面很奧妙,這是新的東西。
主持人:這是你在上小學的時候,在數(shù)學課上有沒有一件特別令人難忘的事情?
谷超豪:到了六年級的時候,要做應用問題,算術上的應用問題很難的,我不知道現(xiàn)在學不學?雞兔同籠,童子分桃,各種各樣的。怪里怪氣的應用問題,這些問題排一個式子不大容易的,那么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辦法。那么大家都覺得比較難,那么好多同學都背公式。但是我感覺到,數(shù)學這個事情不是背公式的事兒,應該是思考,應該有更好的方法去做。正好巧,我哥哥在讀初中,他抽屜里面有中學的教科書,有代數(shù)教科書,我就把代數(shù)教科書拿出來看。
主持人:當時能看懂嗎?
谷超豪:我覺得并不難懂,出來一個未知數(shù)X,這個未知數(shù)X把這個算術式子列出來了,就解出來了,所以不要記公式,那些問題都可以用代數(shù)方法求解,我看到非常高興,在課堂上我還跟老師講了,老師非常稱贊.
主持人:據(jù)說有一次在上課的過程中,有一個幾何老師給你出了一道題是吧?
谷超豪:他說一個四邊形,每邊都是一,面積是不是一。
主持人:你怎么回答?
谷超豪:許多同學都肯定的回答,我說不,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每個四邊形每邊都是一,你可以把它壓扁,變成一條線的,面積差不多沒有了。我說不是,面積不是一??梢允且唬部梢员纫恍『芏?。
主持人:老師和學生的反應是什么?
谷超豪:老師非常稱贊,他說對對,只有他一個人說的對。這種想法很好。
![]() | |
谷超豪13歲那年的經(jīng)歷,讓他的生活發(fā)生了變化,日本軍隊的飛機出現(xiàn)在溫州的上空,并持續(xù)不斷地對市區(qū)展開猛烈的轟炸。
谷超豪:就在38年這一年,我們溫州中學的校舍被炸掉了。
主持人:全部被炸掉了?
谷超豪:全部被炸掉了。
主持人:當時有學生和老師傷亡嗎?
谷超豪:還好,因為轟炸是一個時期的,有個時期每天來炸,所以我們每天就疏散了,學校就不上課了,白天所有的城里人都跑到鄉(xiāng)下去,晚上再回來,所以整個城市完全是癱瘓了。
主持人:所以您也親眼看到母校變成一片瓦礫。
谷超豪:一片瓦礫。也親眼看到過被炸死人的尸體,所以當時心里面非常痛苦。
主持人:那是不是說這段經(jīng)歷也讓您后來從事革命活動。
谷超豪:對當時有一個非常氣憤的現(xiàn)象,日本一架飛機,每天從甌江口起飛,飛到溫州,一個飛機只能帶四顆炸彈,四顆炸彈丟完了以后就回去,一天來回個四趟五趟,這樣子整個城市被癱瘓,當時國民黨絲毫沒有抵抗能力了。對這種落后的東西呀,居然是毫無對策。。
主持人:束手無策。
谷超豪:束手無策。
主持人:那您當時有沒有想到就是說,將來有一天用您的數(shù)學?
谷超豪:感覺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再加上我當時小學的時候看到孫中山先生講的一句話,就是青少年要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
主持人:做大事不是大官。
谷超豪:什么是大事呢,我想像孫中山這樣子,以救國救民為重任。在當時為國家的興亡承擔責任,這是大事兒。另外一方面,我們在小學學到的自然科學的知識,知道自然科學能夠解釋世界,能夠改造世界,能改變?nèi)说纳?。我覺得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大事就是兩個,一個是革命者,救國救民,一個是做科學家改變世界。
主持人:當你明確了這個想法的時候,那時候你才是個小學生?
谷超豪:小學生。
初中三年級的時候,谷超豪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并積極投入到抗日宣傳活動,高中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shù)學系,隨著內(nèi)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浙江大學的形勢也日趨緊張,1947年,學校的學生會主席,進步學生于子三被國民黨殺害。
谷超豪:這時我站在前列,當時大家都很氣憤,也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就進行游行抗議,當時于子三的尸體,我們學生會一定要派人去見,他是在國民黨手里的。那么我作為學生代表之一,也要親眼看。這些事情對我們是個考驗,就是白色恐怖之下,你敢不敢站出來。當時沒想到敢不敢的問題,理所當然,去找反動派交涉,去跟學校里面聯(lián)系我都去了。
主持人:而且據(jù)說在浙大,您還被學生們選學生自治會的領導是吧。
谷超豪:對。
主持人:而且這次競選也是很動人心魄的是吧?
谷超豪:是這樣子,于子三被害以后,抗議運動里面,國民黨還想把學生會的領導權奪過去,當時就競選,進步勢力推舉一些候選人,希望這些候選人來壓倒三青團。我也被提出來了,我的同學有的半開玩笑,也是真心的叫做科學加民主,等于谷超豪。
主持人:這個標語很有意思。
谷超豪:寫的很生動,那么我很快就當選了。
浙江大學畢業(yè)后,由于成績優(yōu)秀,谷超豪留校成為了一名助教,解放前夕,他接到了一個秘密任務,盡一切可能,保全杭州市的科研機構,迎接解放軍的到來。
主持人:那么在解放前,您還做了一件事兒,這件事也是比較轟動的一件事情,就是策反雷達所,能不能給我們談談這段經(jīng)歷?
谷超豪:雷達所是國民黨在杭州比較重要的機構,是從南京遷到杭州的,南京地下黨也做了工作。當時一個由浙大畢業(yè)的同學,他在里面是進步分子,他就找到了我,找到了我,就希望地下黨能夠領導他,保全這個所。
主持人:你已經(jīng)代表進步的力量?
谷超豪:我代表了地下黨的,后來呢我就向地下黨匯報了,我就花了比較多的力量來研究這個雷達所的問題,那個跟我聯(lián)系的同志我也發(fā)展成為地下黨員。在里面呢,把所長,所長也是個科學家爭取過來,把國民黨反動的黨代表孤立起來。當時要他們再撤退的時候,他們不肯再撤。
主持人:全都不走了。
谷超豪:那個黨代表,一個人跑掉了,所長給爭取過來了。到解放的時候,他們完完整整的爭取接管了。
主持人:就留在了杭州。那后來這個雷達所后來在解放初期是…
谷超豪:后來明確,比較后的事情,他們是屬于起義行為,當時雷達還是很先進的工具吧,是美國援助國民黨的,所以還是比較好的。這個隊伍歸空軍領導,后來被調(diào)到抗美援朝前線去,在抗美援朝里面立下很多功勞,因為雷達比蘇聯(lián)先進。
主持人:那么在整個浙大求學期間,盡管您學的是數(shù)學,好像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了這方面的事業(yè),革命的事業(yè)中,那您還有時間搞您的數(shù)學嗎?
谷超豪:有有有,我是這樣的,我覺得年輕的時候,精力非常旺盛,我數(shù)學非常愛好,我數(shù)學仍然學的很好,特別是到第三年,第四年級的時候,那時候蘇步青教授、陳建功教授到了杭州,我都見到了他們。當時我的思想是這樣子,因為數(shù)學我太愛好的,有用沒用當時還不好說。當時我就念好書,所以他們兩個老師的課程,都非常認真去聽的,同時他們課程里面還有一個叫數(shù)學研究,特別的課程,不及格不得畢業(yè)的,在教學計劃里沒有的。
主持人:那年的成績呢?
谷超豪:是念他們布置的書跟論文,自己在他們面前報告,報告你得回答提問。當時蘇先生跟陳先生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是幾何的一個是函數(shù)論的,當時一般的,一個學生只能選一門,我到了四年級以后,他們知道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兩位先生都喜歡培養(yǎng)我,還有另外一個同學。于是兩位先生建議,這一屆這兩個人可以兩面都選,也可以選幾何也可以選函數(shù)論。
能在兩位數(shù)學大師門下學習,對谷超豪的學術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1957年,他前往著名的莫斯科大學學習,只有了1年多的時間寫成的論文,讓他跳過副博士,直接得到莫斯科大學的科學博士學位。這位31歲的中國進修生被認為繼二十世紀大數(shù)學家艾里.嘉當之后,第一位在無限變換擬群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的人,谷超豪的數(shù)學之路也越來越輝煌。
胡和生,復旦大學教授,中國數(shù)學領域惟一的一位女院士,她和谷超豪的辦公室緊挨著這為他們能隨時討論數(shù)學問題提供了方便,他們在一起生活已經(jīng)半個多世紀了,谷超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
主持人:谷先生我知道數(shù)學成就了您的學術之夢,但是我們好像也知道,數(shù)學成就了您的愛情之夢。
谷超豪:是這樣子,有一天我在數(shù)學系辦公室里,我們數(shù)學系的有一位女研究生叫胡和生,她來找我了,她說蘇先生布置了她一篇論文,她念了一些地方,有些地方?jīng)]有弄清楚,她找別的教師,他們也不大清楚,那么我能不幫她看一看,我說好啊。
主持人:這是第一次見面?
谷超豪:第一次見面。我說論文呢,她說論文在宿舍里面,她說我到宿舍去拿去,宿舍離我的辦公室還比較遠,至少有十多分鐘的路,那么當時是秋天了,但天氣還很熱,那她就說我回去拿去,她就回去拿了,氣喘吁吁的拿了回來,我覺得這個小姑娘還不錯,對學術還是
主持人:很專業(yè)。
谷超豪:很有志氣,就去把文章拿來的,拿來以后,我回去看了一看,看了看以后我覺得還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就再共同討論一下,把內(nèi)容懂了,這是我們共同討論數(shù)學的開始,她對我有一個好的印象。
主持人:數(shù)學讓你們走在一起了?
谷超豪:相互都有很好的印象,也可以說是我們愛情的開始。
主持人:數(shù)學緣就讓你們成就了自己的婚姻對吧?作為數(shù)學家我非常好奇的是,兩個數(shù)學家的生活應該是什么樣的生活?
谷超豪:我們感覺到做研究的話,一定要有時間,時間是第一寶貴的東西,我們把時間應該用在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結婚也不斷的推遲。我們到1957年才結婚的,結婚以后呢,我們認為生活也應力求簡樸,我們家庭里面請了一個鐘點工。
主持人:那時候就請鐘點工?
谷超豪:那時候沒有這個名詞,但是實際上是這個,胡和生總想弄點好的東西給我吃,后來我說這個太花時間了,因為鐘點工不能做,做好的都是自己要動手的,我說不行,就擠出這個時間來搞學問來吧.
主持人:我常常想,比如說遇到像您的家庭,很多人都會想,總要犧牲一個人,來保另外一個人,以使另外一個人有更大的精力來做更大的貢獻,那么但是從您的家庭來說,我覺得又一點讓我覺得特別感興趣的就是說,你們在學術上齊頭并進,現(xiàn)在你們兩個都是院士,你們當時沒有想過嗎,犧牲誰來保誰, 你們沒有這樣想過嗎?
谷超豪:我們沒有這樣想過,我們兩個人都希望在事業(yè)上能夠做得很好,惟一的辦法就是盡量的節(jié)省時間,同時有些家務事我可以代你做的也可以代你做掉,你可以代我做的也可以代我做掉。我們想出來是叫二保二。不能是二保一的,我想我們是二保二。
主持人:太太是一個數(shù)學家,那么她得您本身的研究,有什么樣的一個積極的一種作用?
谷超豪:是這樣子,因為我們是相互支持,并且最好的一點,我做的工作可以講給她聽她能夠理解,她做的工作可以講給我聽,我也可以理解。
主持人:你們從事是一方面的工作嗎?
谷超豪:方向比較接近,但是做的問題不一樣??梢韵嗷ダ斫猓@一點我覺得一般人做不到的,合作在隔行也會形成,但是同行的話,就是……
主持人:共同語言更多一些?
谷超豪:對于我追尋的目標,她都是很贊成、支持的。對她的目標我也很贊成支持。比如她也很容易理解,我的社會工作,比如說我做校長這一類事情,她當然希望我能夠更多時間做數(shù)學,更多時間在一起。但是在工作的需要、任務的需要,比如說我到科大做校長,后來我到溫州大學去做校長,但她也支持,她也理解這個工作的意義。
責任編輯: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