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盟員風采 > 專家學者
布衣畫家丁聰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4-10-15
丁聰屬龍,今年86歲,別人稱之為丁老,他卻自稱小丁。小丁者,小人物之意思也。
人到40才結婚
丁聰?shù)母赣H丁悚是畫家,上世紀的30年代,上海文藝界的風云人物經(jīng)常在他家聚會,嬉笑怒罵自由評說,葉淺予、聶耳、周璇、金焰經(jīng)常到丁家,給年少的丁聰留下過許多美好的回憶。丁悚不讓兒子學畫畫,但在家庭氛圍的熏陶下,丁聰自學了畫畫,十六七歲就開始發(fā)表漫畫,很快成了美術界的又一新銳。
丁聰是老大,下邊有兄弟姐妹十來號人,家里供不起他上大學,中學畢業(yè)就自己找事做,幫著父親養(yǎng)家。不到20歲,丁聰就走南闖北,有錢大家用,有飯大家吃,朋友的家就是他的家,身上一個子兒沒有,照樣開心,既不憂也不愁。1943年夏天,丁聰和吳祖光隨劇團到了成都,在《華西日報》館內,倆人在一個涼亭里住了下來。涼亭坐落在水池邊上,倆人把劇團的舊布景抬來遮風擋雨,一床一桌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家。白天會會朋友,找點事兒做,晚上吳祖光在桌上寫劇本,丁聰在床上畫畫?!胺孔印彪m然四面透風、八方漏氣,但也有個天大的好處:晚上不用跑廁所,關在“屋里”對準池子就能“方便”。夏天睡涼床,秋天睡稻草,冬天裹床毯子,兩個快樂的單身漢在此度過了一段金不換的神仙日子。吳祖光在此寫下了《少年游》、《二杰傳》,丁聰在此畫了魯迅的《阿Q正傳》漫畫,倆人的作品流傳至今,可謂藝術精品。
丁聰?shù)娜司壓?,朋友遍天下。但他自我感覺長得矮小,心里很自卑,怕碰釘子,從不敢接觸女人,人到40還是光棍一條。朋友們都笑他:“人家是老婆換了一個又一個,你是一個沒找著?!毕难馨l(fā)話了:“小丁要結婚,一切費用由我包了?!逼扔谂笥褌兊膲毫?,丁聰才想到了找夫人。她是他小妹妹的同學,倆人大學畢業(yè)同時來到了北京,妹妹帶她到哥哥這兒來玩,見丁聰?shù)竭@時還“沒人要”,就“克服困難”她要了。倆人是1956年年底結的婚,第二年,丁聰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走的時候,兒子剛出生,母子倆還沒出醫(yī)院。之后的20余年,丁聰都是在接受教育、挨批斗和勞動改造中度過的。偶爾回家一次,她又下了干校,倆人就是碰不上面。等到1979年年底,倆人真正安定下來時,兒子已經(jīng)大學快畢業(yè)了。可以說,直到晚年,丁聰才過上了有家的日子。
離了老伴生活幾近不能自理
落實政策時,丁聰已是年過花甲之人,也就不去上班了,晚年幾乎都是在家度過的。在家里,他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除了畫畫,什么都不會做的人。老伴承包了他的一切:他沒在銀行取過一次錢;他的書稿、畫稿由她編由她出,他的畫由她收揀由她辦展覽。她的大包大攬為他贏得了很多的畫畫時間。至今,他每周要為《今晚報》畫一張畫,每月要為《讀書》雜志畫兩張畫,耄耋之年還要承擔這么繁重的任務,多虧家里有個賢內助——丁聰稱她為除了畫畫不會,別的什么都會。
老伴精力充沛,辦事麻利,退休之后很想趁機到處玩玩,可丁聰哪兒都不想去,兒子定居美國已近20年,叫他去玩已有10余年,可他至今未成行。老伴想去,可離了她,他飯都吃不上。年前,老伴到單位聚餐,丁聰一個人打不燃煤氣爐,幾近煤氣中毒也煮不了一碗方便面。別人說他是大智若愚,他說自己是大愚若智:在家里,不要說現(xiàn)代文明——手機、電腦不會使,就是“古代文明”——開電視、接傳真也時常犯糊涂,老伴離開半步也不行。他的眼睛里就那點畫,腦子里就那點書,別的都渾然不知。
老伴是“家長”,家里的大小事兒她說了算,朋友們都知道他家的這檔事兒。1996年,丁聰80華誕,美術館給他辦了個人畫展。可他動了大手術,正在住醫(yī)院。老伴既要盯在畫展上,代表他接待觀眾,又要跑醫(yī)院為他熬甲魚湯。老伴不無幽默地說:“結婚幾十年,這個時候,他才覺得我有點兒愛他。我說:‘你這才想明白,是不是遲了點兒?不過有你這句話,我已很滿足了。’”
老叫窮,又不肯賣畫
以前,丁聰見著東西就想買,買些箱子,買些包,買些鍋、碗、瓢、盆,買些工藝品,不問價錢不問用處,只要喜歡就往家里搬,堆得到處都是,收不勝收撿不勝撿。他的工資、稿費都用于買書。老伴笑他:“現(xiàn)在是我在養(yǎng)活你,你的錢都買書了。”丁聰聽了,老大不高興,覺得被老伴說得沒面子了。但他還是我行我素,照買不誤。1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有了書的地兒,就沒了人的地兒。家里的桌椅板凳上是書,走廊過道是書,4間屋里全是書,堆得寫字臺僅剩一尺見方的空地,飯桌僅夠擺放兩個人的碗筷,雙人床也變成了單人床。他說:“離了這些書,我就睡不著;不睡在書堆里,我就沒法活下去。”現(xiàn)在,他的惟一煩惱就是買了書沒地方放。
一些畫家,年紀輕輕就買了房子買了車,丁聰畫了70年,所有的稿費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就夠買幾扇門和窗,令他非常感傷,他一叫窮,朋友、書商和畫商就鼓動他:“你畫我賣,你畫一張我就賣一張,包你發(fā)財?!倍÷?shù)哪X子里毫無市場經(jīng)濟,任憑別人說破嘴皮,他就是無動于衷:在藝術品和商品之間,他無法等量齊觀,寧肯睡在書堆里,也不肯賣畫求房。說他迂就迂,改了就不是他丁聰了。
自學成材的丁聰從不收學生,也不把自己當名人。80歲沒做手術前,他去哪兒都是擠公共汽車,見著抱小孩的婦女,年輕人不讓座,他站起來讓座。他和老百姓有感情,所思所想所畫的都是他們關心的需要表達的事。所以,他到哪兒辦畫展都不要開幕式,不要送花籃,不要官員出面捧場,只需在當?shù)氐膱蠹埳习l(fā)條消息足矣。在成都,主辦方從沒辦過這樣的畫展,心里直打鼓:這樣毫無動靜的畫展,有人來看嗎?丁聰夫婦說:“老百姓愛我們的畫,自然會來;他們不愛,就不勉強。在哪兒我們都這樣?!背鋈艘饬系氖牵嬚谷松饺撕?,辦了一個多星期結束不了。主辦方動員了許多退休教師幫助維護秩序,才使畫展按期閉了館。
全國各地,丁聰?shù)漠嬚苟际沁@樣辦的,他不事張揚,可每次都是人頭攢動,把展廳擠得滿滿的。愛好漫畫的人都發(fā)自內心地喜歡他,尊他為布衣漫畫家。
責任編輯:管理員
布衣畫家丁聰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4-10-15
丁聰屬龍,今年86歲,別人稱之為丁老,他卻自稱小丁。小丁者,小人物之意思也。
人到40才結婚
丁聰?shù)母赣H丁悚是畫家,上世紀的30年代,上海文藝界的風云人物經(jīng)常在他家聚會,嬉笑怒罵自由評說,葉淺予、聶耳、周璇、金焰經(jīng)常到丁家,給年少的丁聰留下過許多美好的回憶。丁悚不讓兒子學畫畫,但在家庭氛圍的熏陶下,丁聰自學了畫畫,十六七歲就開始發(fā)表漫畫,很快成了美術界的又一新銳。
丁聰是老大,下邊有兄弟姐妹十來號人,家里供不起他上大學,中學畢業(yè)就自己找事做,幫著父親養(yǎng)家。不到20歲,丁聰就走南闖北,有錢大家用,有飯大家吃,朋友的家就是他的家,身上一個子兒沒有,照樣開心,既不憂也不愁。1943年夏天,丁聰和吳祖光隨劇團到了成都,在《華西日報》館內,倆人在一個涼亭里住了下來。涼亭坐落在水池邊上,倆人把劇團的舊布景抬來遮風擋雨,一床一桌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家。白天會會朋友,找點事兒做,晚上吳祖光在桌上寫劇本,丁聰在床上畫畫?!胺孔印彪m然四面透風、八方漏氣,但也有個天大的好處:晚上不用跑廁所,關在“屋里”對準池子就能“方便”。夏天睡涼床,秋天睡稻草,冬天裹床毯子,兩個快樂的單身漢在此度過了一段金不換的神仙日子。吳祖光在此寫下了《少年游》、《二杰傳》,丁聰在此畫了魯迅的《阿Q正傳》漫畫,倆人的作品流傳至今,可謂藝術精品。
丁聰?shù)娜司壓?,朋友遍天下。但他自我感覺長得矮小,心里很自卑,怕碰釘子,從不敢接觸女人,人到40還是光棍一條。朋友們都笑他:“人家是老婆換了一個又一個,你是一個沒找著?!毕难馨l(fā)話了:“小丁要結婚,一切費用由我包了?!逼扔谂笥褌兊膲毫?,丁聰才想到了找夫人。她是他小妹妹的同學,倆人大學畢業(yè)同時來到了北京,妹妹帶她到哥哥這兒來玩,見丁聰?shù)竭@時還“沒人要”,就“克服困難”她要了。倆人是1956年年底結的婚,第二年,丁聰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走的時候,兒子剛出生,母子倆還沒出醫(yī)院。之后的20余年,丁聰都是在接受教育、挨批斗和勞動改造中度過的。偶爾回家一次,她又下了干校,倆人就是碰不上面。等到1979年年底,倆人真正安定下來時,兒子已經(jīng)大學快畢業(yè)了。可以說,直到晚年,丁聰才過上了有家的日子。
離了老伴生活幾近不能自理
落實政策時,丁聰已是年過花甲之人,也就不去上班了,晚年幾乎都是在家度過的。在家里,他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除了畫畫,什么都不會做的人。老伴承包了他的一切:他沒在銀行取過一次錢;他的書稿、畫稿由她編由她出,他的畫由她收揀由她辦展覽。她的大包大攬為他贏得了很多的畫畫時間。至今,他每周要為《今晚報》畫一張畫,每月要為《讀書》雜志畫兩張畫,耄耋之年還要承擔這么繁重的任務,多虧家里有個賢內助——丁聰稱她為除了畫畫不會,別的什么都會。
老伴精力充沛,辦事麻利,退休之后很想趁機到處玩玩,可丁聰哪兒都不想去,兒子定居美國已近20年,叫他去玩已有10余年,可他至今未成行。老伴想去,可離了她,他飯都吃不上。年前,老伴到單位聚餐,丁聰一個人打不燃煤氣爐,幾近煤氣中毒也煮不了一碗方便面。別人說他是大智若愚,他說自己是大愚若智:在家里,不要說現(xiàn)代文明——手機、電腦不會使,就是“古代文明”——開電視、接傳真也時常犯糊涂,老伴離開半步也不行。他的眼睛里就那點畫,腦子里就那點書,別的都渾然不知。
老伴是“家長”,家里的大小事兒她說了算,朋友們都知道他家的這檔事兒。1996年,丁聰80華誕,美術館給他辦了個人畫展。可他動了大手術,正在住醫(yī)院。老伴既要盯在畫展上,代表他接待觀眾,又要跑醫(yī)院為他熬甲魚湯。老伴不無幽默地說:“結婚幾十年,這個時候,他才覺得我有點兒愛他。我說:‘你這才想明白,是不是遲了點兒?不過有你這句話,我已很滿足了。’”
老叫窮,又不肯賣畫
以前,丁聰見著東西就想買,買些箱子,買些包,買些鍋、碗、瓢、盆,買些工藝品,不問價錢不問用處,只要喜歡就往家里搬,堆得到處都是,收不勝收撿不勝撿。他的工資、稿費都用于買書。老伴笑他:“現(xiàn)在是我在養(yǎng)活你,你的錢都買書了。”丁聰聽了,老大不高興,覺得被老伴說得沒面子了。但他還是我行我素,照買不誤。1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有了書的地兒,就沒了人的地兒。家里的桌椅板凳上是書,走廊過道是書,4間屋里全是書,堆得寫字臺僅剩一尺見方的空地,飯桌僅夠擺放兩個人的碗筷,雙人床也變成了單人床。他說:“離了這些書,我就睡不著;不睡在書堆里,我就沒法活下去。”現(xiàn)在,他的惟一煩惱就是買了書沒地方放。
一些畫家,年紀輕輕就買了房子買了車,丁聰畫了70年,所有的稿費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就夠買幾扇門和窗,令他非常感傷,他一叫窮,朋友、書商和畫商就鼓動他:“你畫我賣,你畫一張我就賣一張,包你發(fā)財?!倍÷?shù)哪X子里毫無市場經(jīng)濟,任憑別人說破嘴皮,他就是無動于衷:在藝術品和商品之間,他無法等量齊觀,寧肯睡在書堆里,也不肯賣畫求房。說他迂就迂,改了就不是他丁聰了。
自學成材的丁聰從不收學生,也不把自己當名人。80歲沒做手術前,他去哪兒都是擠公共汽車,見著抱小孩的婦女,年輕人不讓座,他站起來讓座。他和老百姓有感情,所思所想所畫的都是他們關心的需要表達的事。所以,他到哪兒辦畫展都不要開幕式,不要送花籃,不要官員出面捧場,只需在當?shù)氐膱蠹埳习l(fā)條消息足矣。在成都,主辦方從沒辦過這樣的畫展,心里直打鼓:這樣毫無動靜的畫展,有人來看嗎?丁聰夫婦說:“老百姓愛我們的畫,自然會來;他們不愛,就不勉強。在哪兒我們都這樣?!背鋈艘饬系氖牵嬚谷松饺撕?,辦了一個多星期結束不了。主辦方動員了許多退休教師幫助維護秩序,才使畫展按期閉了館。
全國各地,丁聰?shù)漠嬚苟际沁@樣辦的,他不事張揚,可每次都是人頭攢動,把展廳擠得滿滿的。愛好漫畫的人都發(fā)自內心地喜歡他,尊他為布衣漫畫家。
責任編輯: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