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盟員風采 > 八方才俊
人生如歌——記滿族作曲家雷蕾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4-10-15
當“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歌聲在神州傳遍的時候,雷蕾的名字也漸漸被人們所熟悉。盡管她從沒有像歌星那樣手捧一束鮮花,站在繽紛的舞臺上向觀眾點頭致意、向成千上萬的歌迷們說聲:“謝謝”以換來大家的掌聲,但是,隨著《渴望》的悠悠旋律,聽著《編輯部的故事》、《便衣警察》的錄音磁帶……雷蕾感到欣慰。
一、
7歲時,雷蕾在父親作曲的電影《達吉和她的父親》一片中出演小達吉,給觀眾留下了最初的印象。她的愛好極為廣泛:芭蕾、體操、游泳、滑冰,至今癡心不改。她曾是長春市少年體?;踊膶W員,也曾是通化礦務局文工團的“臺柱子”。她曾演過芭蕾舞劇《白毛女》選場中的喜兒和京劇《杜鵑山》選場中的黨代表……盡管父親執(zhí)意要陪她在鋼琴旁打坐一個時辰,但她卻認為“多來咪”與她無緣。事實上,她“對音樂旋律遠不及對形體藝術的領悟性強”。如果不是命運的陰差陽錯,人們或許會在璀璨的舞臺上看到她的倩影,或許會在體育的領獎臺上看到她的英姿和風彩。
是“文革”的浩劫改變了雷蕾的生活道路。正在她處于少女浪漫的夢幻中時,她從人們羨慕的“白雪公主”,一夜之間而成為“狗崽子”。大作曲家雷振邦的“弦”斷了。盡管,他能作出證明自己無罪的“正義之歌”,但這一切在人妖難分的年代,無非是對牛彈琴。
1968年,雷蕾的父母被發(fā)配到吉林東豐縣“勞動改造”。雷蕾也同時被分配到九臺縣的集體戶去插隊落戶,那年雷蕾16歲。4年黃土地的生活,她比別的知青付出的更多的是勤勞。她被列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階級斗爭需要她干更苦、更累的活來洗刷和磨練自己的“烙印”。許多同學陸續(xù)調(diào)去工廠做工人,而活兒干得最多的雷蕾則沒有這個緣分。當時,她已顯露才華,也確有幾家文工團打過她的主意,但至關重要的“政審”使得她最終還是住在那間空曠的集體戶里。
1971年,為排演“樣板戲”而苦覓人才的通化礦務局文工團,網(wǎng)開一面地吸收了她。從此,雷蕾在礦山中與文藝結(jié)緣6年,如魚得水。
二、
一夜春風,仿佛吹活了無數(shù)的心靈。陰霾掃盡,天宇重開,看著高等學府重新打開的大門,她欣喜若狂又望而生畏。因為她只有初一的學歷,難以在10年積累的考生大軍中占得優(yōu)勢。于是,她避實就虛,一雙明亮清澈的大眼睛,盯住父親的鋼琴和父親桌子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音符”。
那些“音符”活起來了,同時撥響了雷蕾的心弦。她頭一揚,下定決心,向藝術院校發(fā)起沖擊。
拼搏,還是拼搏!一番苦學后,她居然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是命運的注定?還是禍兮福之所依?在音樂的門外轉(zhuǎn)了一圈后,這位作曲家的女兒,還是走進了音樂的圣殿。
然而,雷蕾并沒有天命論的觀點。她比別人更加明白:音樂家的后代,不一定就是音樂家,即便天才的莫扎特、貝多芬,一生也離不開“流血流汗”這幾個字。進入大學的雷蕾日夜不停地翱游音樂的海洋,4年的苦學后,她邁步走進了長春電影制片廠。
不久,因雷蕾獨立創(chuàng)作竹笛協(xié)奏曲《月光下的探戈》而榮獲吉林省器樂作品比賽一等獎,又在電視劇《五個半月廠長》、《情血恩仇》的譜曲中顯露才華。1986年,曾在長影工作過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女導演林汝為北上請雷家父婦,為她執(zhí)導的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作曲。雷老先生任總指導,雷蕾與溫中甲共同譜寫全劇音樂,并由雷蕾執(zhí)筆創(chuàng)作主題歌。幾許徹夜冥想,幾番心血鑄就,這才有了一曲蒼涼悲壯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在九州大地震撼。激起聽眾心中層層漣漪。
在雷氏父女倆之間并不存在“技術轉(zhuǎn)讓”。因為他們有一條座右銘是: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雷振邦有傲岸的風骨,雷蕾也有清高的品格。
當《重整河山待后生》正令人擊節(jié)贊嘆時,完全出自于雷蕾手中的《少年壯志不言愁》又震撼人心。的確沒有想到這位秀雅、恬淡、具有東方古典風度的女性,一反自己的風格,創(chuàng)造出了令男子漢們百聽不厭的、具有陽剛之美的作品。無數(shù)的“便衣警察”心花怒放,劉歡因此而聲譽崛起。這首歌曲被評為新時期十年金曲獎第一名并獲改革十年優(yōu)秀作曲獎。雷蕾的芳名也被寫進了《1988年風云人物鑒》。
三、
正如一支最美麗的歌曲,有它的高亢,也有它的低緩一樣。雷蕾創(chuàng)造了一種陽剛美之后,便開始了陰柔美的創(chuàng)造。
哼著《少年壯志不言愁》的北京電視劇制作中心導演魯曉威,在長春又叩開了雷蕾的門,把她拉進了《渴望》的劇組。幾個月的日夜熬戰(zhàn),《渴望》中那一首首纏綿悱惻、柔情萬般的歌曲,便飛進了千家萬戶。
霜欺雪壓的花蕾綻放后更馨香,更艷麗,更生機勃勃,更群芳吐艷。她先后創(chuàng)作了3部器樂作品、兩部話劇音樂、18部電影音樂和上千部(集)電視劇音樂,出版了4種個人音像專輯。她付出了辛苦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歌壇上一個又一個的輝煌。雷蕾告訴我:“有人講,你們作曲的每天生活在纏綿悱惻、柔情萬般的旋律中,定是輕松而浪漫的。其實不然。我自己就從來沒有因此而有過一刻的輕松。理解劇本、理解編劇、理解劇中人物的坎坷生活和心理語言,有了這一切,創(chuàng)作才有基礎,我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使我對社會有了了解,但這還不夠。要想形成自己的風格,寫出我們民族雅俗共賞的曲子,我要做的還很多很多?!笔堑模桌儆盟那趭^與才華,譜寫了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歌頌新時代,歌頌新生活,為人民帶來了歡樂。
生活中的雷蕾是一個典型的“四二一”家庭:雷振邦和老伴已在北京定居4年了(雷振邦老人已于1999辭世),公公是1937年赤腳上延安的老革命,婆婆是人民文學出版社退休的編輯,丈夫李南岡(筆名“易茗”)才華橫溢,搞過劇本,寫過小說,有時夫妻合作,一人作詞一人譜曲,那首《好人一生平安》便是他們夫妻合作的結(jié)晶,真是舉案齊眉。
四、
雷蕾對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非常尊重。她的父親雷振邦在五六十年代曾經(jīng)改編、整理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歌曲,如《劉三姐》(壯族)、《五朵金花》(白族)、《冰山上的來客》(塔吉克族)、《蘆笙戀歌》(拉祜族)、《景頗姑娘》(景頗族)、《達吉和她的父親》(彝族)、《鴻雁》和《金玉姬》(朝鮮族)等,雷蕾認為,這些作品中含有各民族音樂藝術中的精華,應該在新時期大放異彩。她為這些歌曲重新編輯、配器并組織人演唱,出版了盒式錄音帶及激光唱盤。不僅如此,在長影工作期間,雷蕾還用景頗族的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了表現(xiàn)景頗族文化風俗的器樂作品。這是一首竹笛協(xié)奏曲,一經(jīng)問世即受到好評。不久,雷蕾又創(chuàng)作了以滿、蒙音樂素材為主的電視劇音樂《依爾哈格格》。雷蕾創(chuàng)作的歌曲《傣家女》剛剛脫稿,又滿懷激情地投入到一部新的根據(jù)民族民間傳說而改編的系列電視劇的音樂創(chuàng)作之中。雷蕾決心繼承她父親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在少數(shù)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中不斷做出新貢獻。
雷蕾的不少作品先后30多次在國內(nèi)獲得大獎。如:廣電部第十一屆“飛天優(yōu)秀音樂獎”、公安部首屆“金盾獎”、“最佳作曲獎”、“新時期十年金曲獎”(名列榜首)、“中國首屆影視歌曲大獎”(名列榜首)、“建國四十周年‘令人難忘的歌’優(yōu)秀獎”、“改革開放十年優(yōu)秀歌曲獎”一等獎、第二屆“當代青年所喜愛的歌”一等獎……
作為優(yōu)秀劇組的主創(chuàng)人員之一,雷蕾曾獲廣電部頒發(fā)的特別獎榮譽證書,并兩次獲得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fā)的榮譽證書。
五、
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雷蕾有很多社會活動,她說:“一個作曲(在這里她有意識不用那個‘家’字)如果能成為人民的知音,我感到這是最高的獎賞。這是由于通過自己的作品使人民了解了我,信任了我,是人民委托我去參與國家大事。我是繼父親之后的這個家庭的又一個政協(xié)委員。作為一個作曲能夠成為人民的知音,有什么能比這獎賞更高呢?”
她為超越自己、超越別人,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辛勤地追求著。她的作品,既有女性如怨如訴的細膩,又有男性大刀闊斧的雄渾。像多年的陳釀,美而醇又耐人尋味,如同一把神奇的無形的鑰匙,打開人們記憶的大門。
雷蕾為人謙慎,她曾多次婉言拒絕了新聞采訪報道和錄像拍片的宣傳。“我做出的太少,這僅僅的一點點正是我心靈的奉獻。我不愿每天疲于知名度的提高,我喜歡腳踏實地地做事,那怕是一點事也好,千萬別成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人?!彼缡钦f。
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雷蕾先后為長篇電視劇《神廚》、《魯迅與許廣平》、《澳門的故事》、《一級恐懼》、《月落長江》、《風塵歲月》、《靜靜的葉爾羌河》創(chuàng)作了歌曲、音樂。日前,她由于連續(xù)兩個月?lián)沃醒腚娨暸_“步步高”青年歌手大獎賽評委,手頭的兩部電視劇音樂都要在九月份前趕寫出來。她下午還要錄音,我匆匆結(jié)束了采訪,望著她室中那副唐代文學家韓愈:“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的自警條幅,我想:她人生的道路還漫長,她仍需努力、謙慎、拼搏。
責任編輯:管理員
人生如歌——記滿族作曲家雷蕾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4-10-15
當“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歌聲在神州傳遍的時候,雷蕾的名字也漸漸被人們所熟悉。盡管她從沒有像歌星那樣手捧一束鮮花,站在繽紛的舞臺上向觀眾點頭致意、向成千上萬的歌迷們說聲:“謝謝”以換來大家的掌聲,但是,隨著《渴望》的悠悠旋律,聽著《編輯部的故事》、《便衣警察》的錄音磁帶……雷蕾感到欣慰。
一、
7歲時,雷蕾在父親作曲的電影《達吉和她的父親》一片中出演小達吉,給觀眾留下了最初的印象。她的愛好極為廣泛:芭蕾、體操、游泳、滑冰,至今癡心不改。她曾是長春市少年體?;踊膶W員,也曾是通化礦務局文工團的“臺柱子”。她曾演過芭蕾舞劇《白毛女》選場中的喜兒和京劇《杜鵑山》選場中的黨代表……盡管父親執(zhí)意要陪她在鋼琴旁打坐一個時辰,但她卻認為“多來咪”與她無緣。事實上,她“對音樂旋律遠不及對形體藝術的領悟性強”。如果不是命運的陰差陽錯,人們或許會在璀璨的舞臺上看到她的倩影,或許會在體育的領獎臺上看到她的英姿和風彩。
是“文革”的浩劫改變了雷蕾的生活道路。正在她處于少女浪漫的夢幻中時,她從人們羨慕的“白雪公主”,一夜之間而成為“狗崽子”。大作曲家雷振邦的“弦”斷了。盡管,他能作出證明自己無罪的“正義之歌”,但這一切在人妖難分的年代,無非是對牛彈琴。
1968年,雷蕾的父母被發(fā)配到吉林東豐縣“勞動改造”。雷蕾也同時被分配到九臺縣的集體戶去插隊落戶,那年雷蕾16歲。4年黃土地的生活,她比別的知青付出的更多的是勤勞。她被列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階級斗爭需要她干更苦、更累的活來洗刷和磨練自己的“烙印”。許多同學陸續(xù)調(diào)去工廠做工人,而活兒干得最多的雷蕾則沒有這個緣分。當時,她已顯露才華,也確有幾家文工團打過她的主意,但至關重要的“政審”使得她最終還是住在那間空曠的集體戶里。
1971年,為排演“樣板戲”而苦覓人才的通化礦務局文工團,網(wǎng)開一面地吸收了她。從此,雷蕾在礦山中與文藝結(jié)緣6年,如魚得水。
二、
一夜春風,仿佛吹活了無數(shù)的心靈。陰霾掃盡,天宇重開,看著高等學府重新打開的大門,她欣喜若狂又望而生畏。因為她只有初一的學歷,難以在10年積累的考生大軍中占得優(yōu)勢。于是,她避實就虛,一雙明亮清澈的大眼睛,盯住父親的鋼琴和父親桌子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音符”。
那些“音符”活起來了,同時撥響了雷蕾的心弦。她頭一揚,下定決心,向藝術院校發(fā)起沖擊。
拼搏,還是拼搏!一番苦學后,她居然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是命運的注定?還是禍兮福之所依?在音樂的門外轉(zhuǎn)了一圈后,這位作曲家的女兒,還是走進了音樂的圣殿。
然而,雷蕾并沒有天命論的觀點。她比別人更加明白:音樂家的后代,不一定就是音樂家,即便天才的莫扎特、貝多芬,一生也離不開“流血流汗”這幾個字。進入大學的雷蕾日夜不停地翱游音樂的海洋,4年的苦學后,她邁步走進了長春電影制片廠。
不久,因雷蕾獨立創(chuàng)作竹笛協(xié)奏曲《月光下的探戈》而榮獲吉林省器樂作品比賽一等獎,又在電視劇《五個半月廠長》、《情血恩仇》的譜曲中顯露才華。1986年,曾在長影工作過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女導演林汝為北上請雷家父婦,為她執(zhí)導的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作曲。雷老先生任總指導,雷蕾與溫中甲共同譜寫全劇音樂,并由雷蕾執(zhí)筆創(chuàng)作主題歌。幾許徹夜冥想,幾番心血鑄就,這才有了一曲蒼涼悲壯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在九州大地震撼。激起聽眾心中層層漣漪。
在雷氏父女倆之間并不存在“技術轉(zhuǎn)讓”。因為他們有一條座右銘是: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雷振邦有傲岸的風骨,雷蕾也有清高的品格。
當《重整河山待后生》正令人擊節(jié)贊嘆時,完全出自于雷蕾手中的《少年壯志不言愁》又震撼人心。的確沒有想到這位秀雅、恬淡、具有東方古典風度的女性,一反自己的風格,創(chuàng)造出了令男子漢們百聽不厭的、具有陽剛之美的作品。無數(shù)的“便衣警察”心花怒放,劉歡因此而聲譽崛起。這首歌曲被評為新時期十年金曲獎第一名并獲改革十年優(yōu)秀作曲獎。雷蕾的芳名也被寫進了《1988年風云人物鑒》。
三、
正如一支最美麗的歌曲,有它的高亢,也有它的低緩一樣。雷蕾創(chuàng)造了一種陽剛美之后,便開始了陰柔美的創(chuàng)造。
哼著《少年壯志不言愁》的北京電視劇制作中心導演魯曉威,在長春又叩開了雷蕾的門,把她拉進了《渴望》的劇組。幾個月的日夜熬戰(zhàn),《渴望》中那一首首纏綿悱惻、柔情萬般的歌曲,便飛進了千家萬戶。
霜欺雪壓的花蕾綻放后更馨香,更艷麗,更生機勃勃,更群芳吐艷。她先后創(chuàng)作了3部器樂作品、兩部話劇音樂、18部電影音樂和上千部(集)電視劇音樂,出版了4種個人音像專輯。她付出了辛苦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歌壇上一個又一個的輝煌。雷蕾告訴我:“有人講,你們作曲的每天生活在纏綿悱惻、柔情萬般的旋律中,定是輕松而浪漫的。其實不然。我自己就從來沒有因此而有過一刻的輕松。理解劇本、理解編劇、理解劇中人物的坎坷生活和心理語言,有了這一切,創(chuàng)作才有基礎,我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使我對社會有了了解,但這還不夠。要想形成自己的風格,寫出我們民族雅俗共賞的曲子,我要做的還很多很多?!笔堑模桌儆盟那趭^與才華,譜寫了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歌頌新時代,歌頌新生活,為人民帶來了歡樂。
生活中的雷蕾是一個典型的“四二一”家庭:雷振邦和老伴已在北京定居4年了(雷振邦老人已于1999辭世),公公是1937年赤腳上延安的老革命,婆婆是人民文學出版社退休的編輯,丈夫李南岡(筆名“易茗”)才華橫溢,搞過劇本,寫過小說,有時夫妻合作,一人作詞一人譜曲,那首《好人一生平安》便是他們夫妻合作的結(jié)晶,真是舉案齊眉。
四、
雷蕾對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非常尊重。她的父親雷振邦在五六十年代曾經(jīng)改編、整理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歌曲,如《劉三姐》(壯族)、《五朵金花》(白族)、《冰山上的來客》(塔吉克族)、《蘆笙戀歌》(拉祜族)、《景頗姑娘》(景頗族)、《達吉和她的父親》(彝族)、《鴻雁》和《金玉姬》(朝鮮族)等,雷蕾認為,這些作品中含有各民族音樂藝術中的精華,應該在新時期大放異彩。她為這些歌曲重新編輯、配器并組織人演唱,出版了盒式錄音帶及激光唱盤。不僅如此,在長影工作期間,雷蕾還用景頗族的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了表現(xiàn)景頗族文化風俗的器樂作品。這是一首竹笛協(xié)奏曲,一經(jīng)問世即受到好評。不久,雷蕾又創(chuàng)作了以滿、蒙音樂素材為主的電視劇音樂《依爾哈格格》。雷蕾創(chuàng)作的歌曲《傣家女》剛剛脫稿,又滿懷激情地投入到一部新的根據(jù)民族民間傳說而改編的系列電視劇的音樂創(chuàng)作之中。雷蕾決心繼承她父親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在少數(shù)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中不斷做出新貢獻。
雷蕾的不少作品先后30多次在國內(nèi)獲得大獎。如:廣電部第十一屆“飛天優(yōu)秀音樂獎”、公安部首屆“金盾獎”、“最佳作曲獎”、“新時期十年金曲獎”(名列榜首)、“中國首屆影視歌曲大獎”(名列榜首)、“建國四十周年‘令人難忘的歌’優(yōu)秀獎”、“改革開放十年優(yōu)秀歌曲獎”一等獎、第二屆“當代青年所喜愛的歌”一等獎……
作為優(yōu)秀劇組的主創(chuàng)人員之一,雷蕾曾獲廣電部頒發(fā)的特別獎榮譽證書,并兩次獲得北京市委、市政府頒發(fā)的榮譽證書。
五、
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雷蕾有很多社會活動,她說:“一個作曲(在這里她有意識不用那個‘家’字)如果能成為人民的知音,我感到這是最高的獎賞。這是由于通過自己的作品使人民了解了我,信任了我,是人民委托我去參與國家大事。我是繼父親之后的這個家庭的又一個政協(xié)委員。作為一個作曲能夠成為人民的知音,有什么能比這獎賞更高呢?”
她為超越自己、超越別人,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而辛勤地追求著。她的作品,既有女性如怨如訴的細膩,又有男性大刀闊斧的雄渾。像多年的陳釀,美而醇又耐人尋味,如同一把神奇的無形的鑰匙,打開人們記憶的大門。
雷蕾為人謙慎,她曾多次婉言拒絕了新聞采訪報道和錄像拍片的宣傳。“我做出的太少,這僅僅的一點點正是我心靈的奉獻。我不愿每天疲于知名度的提高,我喜歡腳踏實地地做事,那怕是一點事也好,千萬別成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人?!彼缡钦f。
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雷蕾先后為長篇電視劇《神廚》、《魯迅與許廣平》、《澳門的故事》、《一級恐懼》、《月落長江》、《風塵歲月》、《靜靜的葉爾羌河》創(chuàng)作了歌曲、音樂。日前,她由于連續(xù)兩個月?lián)沃醒腚娨暸_“步步高”青年歌手大獎賽評委,手頭的兩部電視劇音樂都要在九月份前趕寫出來。她下午還要錄音,我匆匆結(jié)束了采訪,望著她室中那副唐代文學家韓愈:“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的自警條幅,我想:她人生的道路還漫長,她仍需努力、謙慎、拼搏。
責任編輯: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