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盟員風采 > 八方才俊
終生的舞者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4-10-20

戴愛蓮舞蹈藝術家。1916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曾三次榮獲國際獎。1996年被香港演藝學院授予“高級院士”稱號,2001年獲美國俄亥俄舞蹈協(xié)會“終生成就獎”,2002年文化部授予她“造型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成就獎”。
那是一個美麗、安詳、幽靜的院落。鮮花搖曳,樹影婆娑,就仿佛一組組美人盤旋起舞在陽光下;鳥兒輕盈地游戲于花前樹下,它們生怕驚擾了居住在這里的主人——我悄然走入這神話般的意境:四壁上懸掛有名人字畫,大廳里擺放著線條優(yōu)美、造型獨特、花紋細致的鋼琴,還有色澤雖已斑駁但質地依舊光潤的地板,這都表明著居所主人的不同凡響。不錯,這里居住著中國舞蹈的創(chuàng)始人,拉班舞譜的引進與繼承者,中國中央芭蕾舞團藝術顧問,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戴愛蓮先生。
戴愛蓮先生雖已88歲高齡,但她的臉上依然洋溢著不倦的神采和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她嬌小且輕盈的身材、柳葉般的彎眉和月牙似的笑眼透著仁慈與純真的魅力,這魅力也為我們的談話營造出了一個輕松而美好的氛圍。
戴愛蓮出生于三代華商之家,自幼學習芭蕾舞和鋼琴。1931年隨母親定居倫敦,在著名舞蹈家安東·道林、瑪格利特·克拉斯和瑪利·蘭伯特等名流的指導下學習古典芭蕾舞。1936年考入萊斯里主辦的舞蹈工作室研習現(xiàn)代舞;又系統(tǒng)學習了舞蹈理論家拉班的感情表現(xiàn)方法、舞蹈技術理論和拉班舞譜。
1937年,戴愛蓮參加了英國援華委員會組織的義演,為中國抗日集資。1940年春天回到了祖國,在抗日戰(zhàn)爭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她不僅對中國舞蹈進行研究,還教授舞蹈,登臺演出。隨后又深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習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歌舞,成為整理民族民間舞并將其加工為舞臺藝術的先驅者。她創(chuàng)作了《思鄉(xiāng)曲》、《空襲》、《游擊隊的故事》、《瑤人之鼓》等舞蹈作品,和她的學生以及少數(shù)民族朋友一道在重慶舉行了“邊疆舞蹈大會”,并在上海舉辦了“綜合舞蹈晚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由于政治運動的干擾和牽連,戴愛蓮先生曾中斷了對舞蹈的研究。1954年,她被任命為北京舞蹈學校校長,重又繼續(xù)研究古典芭蕾。在她的倡導下,學校除了對學生們進行芭蕾舞和中國舞蹈的教學外,還創(chuàng)辦了傳授亞洲舞蹈的東方舞班。她認為,不能光從書本上學習舞蹈理論,藝術還應該從生活中來。藝術是沒有第一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藝術沒有標準,尤其是民族舞蹈,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
戴愛蓮先生集眾家之所長,善于吸收各藝術門類的優(yōu)點。她學習安徽花鼓燈,看過梅蘭芳所有的演出劇目。在她的家里,展示著著名畫家吳作人、黃永玉和葉淺予的美術作品。她的藝術境界里融匯著多種藝術形式:古典、現(xiàn)代、東方、西方、高雅、通俗、宮廷、民間……
戴愛蓮先生說:“如果音樂沒有樂譜,貝多芬、肖邦的音樂就不可能傳下來,舞譜的作用也是如此?!彼Q舞蹈理論之父拉班為外公,因為她是拉班舞譜的第三代傳人,并將之引進中國。1959年,她被任命為中央芭蕾舞團團長后創(chuàng)立了拉班舞譜委員會,利用拉班舞譜記錄中國的民族舞蹈,并以拉班理論指導工作。明年,她將被邀請赴倫敦參觀皇家芭蕾舞團、參加藝術研討會。還有一項使命,就是準備出版以拉班舞譜記錄的《八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精選》一書。
戴愛蓮先生在舞蹈界享有很高的威望,經(jīng)常擔任國內和國際性芭蕾舞比賽的評委工作。她的舞蹈作品《春游》、《荷花舞》、《飛天》先后在國際上獲獎。她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第一個舞蹈團團長、第一任全國舞協(xié)主席、第一任舞蹈學校校長、第一任中國芭蕾舞團團長。1939年,英國皇家院士威利·蘇考普為戴愛蓮雕塑的頭像,被分別放置在倫敦的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大廳和瑞典舞蹈博物館里。
采訪結束后我為她拍照,希望她笑一笑,因為我覺得她笑起來特別迷人。而她卻說:“不一定要笑,自然也是一種美。
梁賓賓
責任編輯:管理員
終生的舞者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4-10-20
戴愛蓮舞蹈藝術家。1916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曾三次榮獲國際獎。1996年被香港演藝學院授予“高級院士”稱號,2001年獲美國俄亥俄舞蹈協(xié)會“終生成就獎”,2002年文化部授予她“造型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成就獎”。
那是一個美麗、安詳、幽靜的院落。鮮花搖曳,樹影婆娑,就仿佛一組組美人盤旋起舞在陽光下;鳥兒輕盈地游戲于花前樹下,它們生怕驚擾了居住在這里的主人——我悄然走入這神話般的意境:四壁上懸掛有名人字畫,大廳里擺放著線條優(yōu)美、造型獨特、花紋細致的鋼琴,還有色澤雖已斑駁但質地依舊光潤的地板,這都表明著居所主人的不同凡響。不錯,這里居住著中國舞蹈的創(chuàng)始人,拉班舞譜的引進與繼承者,中國中央芭蕾舞團藝術顧問,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戴愛蓮先生。
戴愛蓮先生雖已88歲高齡,但她的臉上依然洋溢著不倦的神采和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她嬌小且輕盈的身材、柳葉般的彎眉和月牙似的笑眼透著仁慈與純真的魅力,這魅力也為我們的談話營造出了一個輕松而美好的氛圍。
戴愛蓮出生于三代華商之家,自幼學習芭蕾舞和鋼琴。1931年隨母親定居倫敦,在著名舞蹈家安東·道林、瑪格利特·克拉斯和瑪利·蘭伯特等名流的指導下學習古典芭蕾舞。1936年考入萊斯里主辦的舞蹈工作室研習現(xiàn)代舞;又系統(tǒng)學習了舞蹈理論家拉班的感情表現(xiàn)方法、舞蹈技術理論和拉班舞譜。
1937年,戴愛蓮參加了英國援華委員會組織的義演,為中國抗日集資。1940年春天回到了祖國,在抗日戰(zhàn)爭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她不僅對中國舞蹈進行研究,還教授舞蹈,登臺演出。隨后又深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習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歌舞,成為整理民族民間舞并將其加工為舞臺藝術的先驅者。她創(chuàng)作了《思鄉(xiāng)曲》、《空襲》、《游擊隊的故事》、《瑤人之鼓》等舞蹈作品,和她的學生以及少數(shù)民族朋友一道在重慶舉行了“邊疆舞蹈大會”,并在上海舉辦了“綜合舞蹈晚會”,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由于政治運動的干擾和牽連,戴愛蓮先生曾中斷了對舞蹈的研究。1954年,她被任命為北京舞蹈學校校長,重又繼續(xù)研究古典芭蕾。在她的倡導下,學校除了對學生們進行芭蕾舞和中國舞蹈的教學外,還創(chuàng)辦了傳授亞洲舞蹈的東方舞班。她認為,不能光從書本上學習舞蹈理論,藝術還應該從生活中來。藝術是沒有第一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藝術沒有標準,尤其是民族舞蹈,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
戴愛蓮先生集眾家之所長,善于吸收各藝術門類的優(yōu)點。她學習安徽花鼓燈,看過梅蘭芳所有的演出劇目。在她的家里,展示著著名畫家吳作人、黃永玉和葉淺予的美術作品。她的藝術境界里融匯著多種藝術形式:古典、現(xiàn)代、東方、西方、高雅、通俗、宮廷、民間……
戴愛蓮先生說:“如果音樂沒有樂譜,貝多芬、肖邦的音樂就不可能傳下來,舞譜的作用也是如此?!彼Q舞蹈理論之父拉班為外公,因為她是拉班舞譜的第三代傳人,并將之引進中國。1959年,她被任命為中央芭蕾舞團團長后創(chuàng)立了拉班舞譜委員會,利用拉班舞譜記錄中國的民族舞蹈,并以拉班理論指導工作。明年,她將被邀請赴倫敦參觀皇家芭蕾舞團、參加藝術研討會。還有一項使命,就是準備出版以拉班舞譜記錄的《八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精選》一書。
戴愛蓮先生在舞蹈界享有很高的威望,經(jīng)常擔任國內和國際性芭蕾舞比賽的評委工作。她的舞蹈作品《春游》、《荷花舞》、《飛天》先后在國際上獲獎。她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第一個舞蹈團團長、第一任全國舞協(xié)主席、第一任舞蹈學校校長、第一任中國芭蕾舞團團長。1939年,英國皇家院士威利·蘇考普為戴愛蓮雕塑的頭像,被分別放置在倫敦的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大廳和瑞典舞蹈博物館里。
采訪結束后我為她拍照,希望她笑一笑,因為我覺得她笑起來特別迷人。而她卻說:“不一定要笑,自然也是一種美。
梁賓賓
責任編輯: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