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盟員風采 > 八方才俊
用音樂的翅膀,幫助失足者飛出人生低谷——訪盟員、“特殊園丁”詹天來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11-05-18
詹天來,南京市第五中學退休音樂教師,原市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從1999年開始,詹天來一直堅持義務去監(jiān)獄幫教服刑人員,用音樂感化他們。
今年,詹天來被南京市統(tǒng)戰(zhàn)部評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十大先進人物之一。我們對他來進行了采訪,想要了解他十幾年如一日的義務幫教歷程,也希望了解他的感受和體會。
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何要進監(jiān)幫教呢?”
詹天來笑了笑,說,在義務幫教的十幾年當中,一直有人問他這個問題;還有人問:“你真的是義務的嗎?”每一次他都回答得很簡短。
這次為了準備接受我們的訪問,也因為獲得市統(tǒng)戰(zhàn)部給予的這個榮譽,他回顧了自己十幾年的義務幫教經歷,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他說,這些原因也許沒有那么崇高,但都發(fā)自他的內心,出乎他的真情。
“我是一位父親,一位祖父,進監(jiān)幫教是出于作為長輩的關心”
1999年,詹天來參加了一次監(jiān)獄參觀活動。在考察完監(jiān)獄的建設、服刑人員的訓練和學習之后,參觀團來到了嚴管中隊。這里關押著不服管教、打人、自殘和有越獄跡象的犯人,他們要接受更嚴格的改造。犯人們冷漠敵視的眼神讓他不寒而栗,嘶啞粗糲的聲音更讓身為音樂 老師的他擔心不已,從犯人的眼神和聲音中,詹天來察覺到了仇恨。他當時就問監(jiān)獄長:“他們能改造好嗎?出去后會不會報復社會?”監(jiān)獄長眉頭緊縮,承認他們之中有二進宮的,還有六進宮的,并表示很擔心他們以后的發(fā)展。
許多犯人的年紀,都與詹天來的兒子相仿;如果沒有曾經的一時糊涂,現(xiàn)在也會跟他的兒子一樣家庭美滿,事業(yè)有成。這樣想著想著,一種天生的關愛之情便油然而生。詹天來不假思索地對監(jiān)獄長說:“有沒有別的方式能改造他們呢?”那一刻,他并沒有想到音樂的教化作用,只是出于作為父親對晚輩的關心;卻是同行的盟市委領導接過詹天來的話,向監(jiān)獄長介紹他,并提議他發(fā)揮特長,用音樂教育服刑人員。這個提議成為詹天來進監(jiān)幫教的原點。
對待服刑人員,詹天來經常將他們想像成自己的晚輩,與他們通過書信等方式聊家常,談人生;詹天來還資助他們在獄中學習,出獄后實現(xiàn)理想。這讓在獄中難以享受親情的服刑人員,感受到來自長輩的關心與呵護。
而他們也真得將詹天來看成自己的長輩。不少服刑人員出獄后第一個就來拜訪他,逢年過節(jié)也總會打電話來問好;有的甚至帶著女朋友請他把關,或者抱著胖兒子來給他看“小孫子”。那個時刻,詹天來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積極向善,更感受到人間真情的美好。
進監(jiān)幫教的時間久了,詹天來也發(fā)現(xiàn)服刑人員有低齡化的趨勢。看著與他的孫子差不多大的年輕罪犯,詹天來憂心忡忡,也更堅定了堅持下去的決心。“他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一定要盡早的幫助他們。”詹天來說。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進監(jiān)幫教是出于教師的天職”
服刑人員之所以會犯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育的缺失。當詹天來看到他們渴望的眼神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出于職業(yè)責任感,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坐視他們繼續(xù)缺乏正確積極的指引。
詹天來1961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學院音樂系,之后一直在五中任音樂教師;獲得過全國優(yōu)秀教師、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第一批“名教師”等稱號;擔任過30多年的班主任,帶過所謂的“條子班”??梢哉f,教師已經不僅僅是他的職業(yè),更是他的靈魂。
那個“條子班”里的學生就是大家口中的“壞孩子”,不少都劣跡斑斑。詹天來通過自創(chuàng)的“六藝”教學法:唱、聽、寫、說、演、玩,用音樂貫穿其間;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一本“賬簿”,記錄他們行為和思想上的問題和點滴轉變。經過3年的灌溉、培育和施肥,這個班級在1994年的中考中,達到了百分之百的合格率和錄取率,并獲省級班集體稱號。
在詹天來看來,服刑人員只是比那些“壞孩子”犯了更大的錯誤,但仍然有扭轉過來的機會和條件。
他繼續(xù)運用“六藝”教學法。實際上,詹天來在獄中教授的《音樂與人生》課程,最初也是來源于他曾經的中學教學實踐。因為在監(jiān)獄上這門課的時間可以長至兩個小時,所以詹天來在課程中增加了不少內容,使之比學校里的更加深入與豐富。他綜合運用音樂、演唱、講故事和做游戲的方式,向服刑人員傳達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把握人生,走向光明的理念。
詹天來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在獄中上課的情景。當時服刑人員排著整齊的隊伍,眼神里卻透露出懷疑。他知道他們在懷疑這個課程也會是枯燥的說教,于是便采用了一個生理測試小游戲作為課程開頭。音樂的節(jié)奏源自心臟的律動。詹天來讓服刑人員用手感受心跳,在30秒的時間里數出心跳次數。有些犯人心跳正常,他告訴他們身體健康;有些犯人心跳略快,他讓他們放松,告訴他們要注重自己的身體。人只有先關心自己,才能樹立信心,才能關愛別人。通過這個方式,犯人們很快進入了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在接下來的音樂賞析和演唱環(huán)節(jié)中,他們都非常地投入與忘情。
詹天來前段時間去大西北旅游,回來之后進監(jiān)上的第一次課,就帶了一張中國地圖,在課上給服刑人員講旅游見聞,講大西北的風土人情和美麗風光,講西部大開發(fā)的成就。他在向服刑人員傳遞外界的信息,希望幫助他們對社會生活充滿憧憬,對自己未來進行思索。
去年,監(jiān)獄的內部刊物《特殊園丁》對詹天來做了一片專版報道。詹天來說:“所謂‘特殊’,只是指我以非監(jiān)獄干警的身份進監(jiān)幫教;但作為‘園丁’本身而言,我并不特殊。對服刑犯人來說,我就是一名教師;對于我來說,服刑犯人就是我的學生。只要更加努力,更加用心,服刑人員也一定能像“條子班“的學生一樣,達到百分之百的改造合格率和社會錄取率!”
“我是音樂教師,進監(jiān)幫教是出于音樂人的熱忱”
詹天來的進監(jiān)幫教最大的特色就是音樂,因為作為音樂教師,他知道,音樂除了愉悅心情、表達情感的功能之外,還可以起到教化作用。中國古人重禮樂,正是出于此。詹天來將音樂看作天使,他要借助天使的力量,把失足者從魔鬼的泥沼中拽上來。
在幫教過程中,詹天來充分發(fā)揮音樂的教化力量,選擇了60首經典的中外歌曲,匯集為《地球村采擷音樂花》系列課程,包括《道路》、《媽媽》、《故鄉(xiāng)》、《朋友》、《愛情》、《生活》、《自然》、《社會》、《家庭》、《命運》、《軍魂》、《國魂》這十二個樂章。
《道路》一篇中,孟加拉民歌《道路》唱著:“它將領我向哪里?什么命運在等待?”《無名的路》唱著:“誰數過世上有多少無名的路。問復蘇春草、問參天大樹,問山河歲月,問寂寞白骨,大地心中有多少領悟。”《敢問路在何方》唱著:“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是的,人生道路就在自己的腳下,要靠我們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走出來;人生道路也在自己的手中,要做自己的主人,走出一條正確光明的大道。
《媽媽》一篇中,美國黑人歌曲《搖籃曲》、印度尼西亞民歌《寶貝》和現(xiàn)代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安詳慈愛的旋律擊中了服刑人員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音樂結束后,詹天來讓服刑人員回憶母愛。有一位犯人說,自己小時候生病,媽媽抱著他跑去醫(yī)院時,摔倒了。說著說著,他留下了熱淚,其他的犯人也都眼眶濕潤。詹天來正是從最基本的親情入手,鼓勵服刑人員好好改造,早日回到母親身邊,盡一份孝心。
《朋友》一篇的設置也非常有針對性。據詹天來了解,服刑人員中不少人是因遇人不淑、交友不慎而走向歧途的。如何結交真正的朋友?這是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后也將面臨的問題。詹天來用墨西哥民歌《如果有時》告訴他們:“如果你一路順暢,得意洋洋,請把我遺忘;如果悲哀在胸中埋藏,痛苦襲向心房,請把我回想……” 這才是真正的朋友。巴爾扎克說過:“人倒霉后至少有一點好處,可以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詹天來用這句名言寬慰服刑人員。這一節(jié)課后,一些服刑人員對他表示:“很想跟您交朋友。”
上述十二個樂章,詹天來用了一年時間講完。之后他又編了“走進民族音樂的花園”系列,包括《歷史篇》、《鄉(xiāng)情篇》、《風光篇》、《愛情篇》、《民族篇》、《勞動篇》、《源泉篇》、《創(chuàng)作篇》。這個系列更多地傳授音樂知識和感受音樂之美。在教授音樂的同時,他還穿插講授了《中國書法鑒賞》,開了“中國書法與文學之關系”、“書法與繪畫之關系”等專題。詹天來說,他要用藝術的魅力感染服刑人員,使他們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
幾年前,詹天來認識了一個年僅19歲的死緩犯人。他來信給詹天來,說他自從聽了詹 老師在某次課上放的薩克斯音樂之后就著迷了,想要學習如何演奏。他請詹 老師用他隨信寄過來的錢幫忙買一個薩克斯。那個年輕犯人的錢遠遠不夠,詹天來墊資幫他買了一個,并說服他收下,好好練習。
年輕犯人的刑期從死緩改為無期,又從無期改為有期。在服刑日子里,他每天都認真練習演奏。再過三年,他就將刑滿釋放,而他現(xiàn)在的薩克斯演奏水平已經非常高。年輕犯人對詹天來說,出獄以后,他要當一名薩克斯老師。這讓詹天來感到由衷的欣慰,這不正是音樂的教化作用和藝術的感染力幫一位失足青年找到了正確的人生道路嗎?
“我是一名盟員,進監(jiān)幫教是履行盟員的職責”
1997年,詹天來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1998年,被推選為南京市政協(xié)委員。1999年恰逢建國五十周年,那一年國慶節(jié)前夕,民盟南京市委組織了一次大型的參觀活動,赴龍?zhí)侗O(jiān)獄慰問干警。詹天來作為市政協(xié)委員和民盟盟員,有幸參加。正是這一次考察,觸動了他的心靈,并受到盟市委領導的啟發(fā),從此開始了義務的幫教之路。
詹天來的事跡是南京民盟進監(jiān)幫教的一個亮點,他的進監(jiān)幫教一直得到民盟南京市委的大力支持。事實上,進監(jiān)幫教也是南京民盟社會服務的一個“招牌”。十余年來,盟市委一直堅持到江寧監(jiān)獄進行幫教工作,先后與江寧監(jiān)獄合作建起了法律援助站,幫助江寧監(jiān)獄建起了親情規(guī)勸委員會,多次組織盟員,通過法律咨詢、文藝演出、醫(yī)療服務等多種形式,將社會的溫暖帶到服刑人員的身邊,受到服刑人員和廣大干警的歡迎。
詹天來作為一名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時刻牢記著費孝通 先生的話:“做實事,做好事。”他每個月都要去監(jiān)獄進行義務幫教,從未間斷;這十幾年中,他跑遍了南京周邊各個監(jiān)獄,還去過河北、深圳、四川、重慶等地的監(jiān)獄進行幫教工作;為了提高音樂課程的教學水平,他先后為不同的監(jiān)獄捐贈過兩臺鋼琴;為了豐富服刑人員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他捐贈了許多勵志書籍;他還為監(jiān)獄幫扶基金捐款,為跳舞的服刑人員購買舞鞋,為志在學習深造的服刑人員購買輔導材料等等。
在這十幾年中的幫教工作,詹天來從未收過一分錢。有的監(jiān)獄提出過給他勞務費之類的酬勞,他都拒絕了。為什么?用詹天來自己的話說:“因為我是在履行民盟盟員的社會服務職責,是義務的。如果收了錢,不僅會玷污我的良心,也會給盟組織抹黑。”
詹天來一直在課上跟服刑人員講:“我作為一名退休教師,現(xiàn)在的退休工資比以前翻了一番,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國家每當遇到災難時,只要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小到我個人,大到整個國家,都是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我非常感謝黨。”
對于此次獲得市統(tǒng)戰(zhàn)部給予的榮譽,他說:“進監(jiān)幫教是我出于長輩的關愛,本著教師的責任,帶著音樂人的熱忱,履行民盟盟員的職責;只是盡一點綿薄之力,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的確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出一份力,但真的沒想到會被評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十大先進人物之一。這個光榮稱號,給予我榮譽的同時,也給了我更大的動力,我會繼續(xù)堅持,做好幫教工作。”
在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詹天來再次談到他這十幾年來一直關心幫助的特殊群體。他說,服刑人員也是一個社會群體,他們之前由于各種原因犯了罪,進了監(jiān),接受改造。但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大家都能伸手拉他們一把,他們一定能改造成功,回歸社會。他呼吁社會大眾能更多地關注這個群體,并積極地幫助他們。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樹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和體現(xiàn)。(民盟南京市委 江小舟)
責任編輯:馮鵬飛
用音樂的翅膀,幫助失足者飛出人生低谷——訪盟員、“特殊園丁”詹天來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11-05-18
詹天來,南京市第五中學退休音樂教師,原市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從1999年開始,詹天來一直堅持義務去監(jiān)獄幫教服刑人員,用音樂感化他們。
今年,詹天來被南京市統(tǒng)戰(zhàn)部評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十大先進人物之一。我們對他來進行了采訪,想要了解他十幾年如一日的義務幫教歷程,也希望了解他的感受和體會。
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何要進監(jiān)幫教呢?”
詹天來笑了笑,說,在義務幫教的十幾年當中,一直有人問他這個問題;還有人問:“你真的是義務的嗎?”每一次他都回答得很簡短。
這次為了準備接受我們的訪問,也因為獲得市統(tǒng)戰(zhàn)部給予的這個榮譽,他回顧了自己十幾年的義務幫教經歷,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他說,這些原因也許沒有那么崇高,但都發(fā)自他的內心,出乎他的真情。
“我是一位父親,一位祖父,進監(jiān)幫教是出于作為長輩的關心”
1999年,詹天來參加了一次監(jiān)獄參觀活動。在考察完監(jiān)獄的建設、服刑人員的訓練和學習之后,參觀團來到了嚴管中隊。這里關押著不服管教、打人、自殘和有越獄跡象的犯人,他們要接受更嚴格的改造。犯人們冷漠敵視的眼神讓他不寒而栗,嘶啞粗糲的聲音更讓身為音
許多犯人的年紀,都與詹天來的兒子相仿;如果沒有曾經的一時糊涂,現(xiàn)在也會跟他的兒子一樣家庭美滿,事業(yè)有成。這樣想著想著,一種天生的關愛之情便油然而生。詹天來不假思索地對監(jiān)獄長說:“有沒有別的方式能改造他們呢?”那一刻,他并沒有想到音樂的教化作用,只是出于作為父親對晚輩的關心;卻是同行的盟市委領導接過詹天來的話,向監(jiān)獄長介紹他,并提議他發(fā)揮特長,用音樂教育服刑人員。這個提議成為詹天來進監(jiān)幫教的原點。
對待服刑人員,詹天來經常將他們想像成自己的晚輩,與他們通過書信等方式聊家常,談人生;詹天來還資助他們在獄中學習,出獄后實現(xiàn)理想。這讓在獄中難以享受親情的服刑人員,感受到來自長輩的關心與呵護。
而他們也真得將詹天來看成自己的長輩。不少服刑人員出獄后第一個就來拜訪他,逢年過節(jié)也總會打電話來問好;有的甚至帶著女朋友請他把關,或者抱著胖兒子來給他看“小孫子”。那個時刻,詹天來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積極向善,更感受到人間真情的美好。
進監(jiān)幫教的時間久了,詹天來也發(fā)現(xiàn)服刑人員有低齡化的趨勢。看著與他的孫子差不多大的年輕罪犯,詹天來憂心忡忡,也更堅定了堅持下去的決心。“他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一定要盡早的幫助他們。”詹天來說。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進監(jiān)幫教是出于教師的天職”
服刑人員之所以會犯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育的缺失。當詹天來看到他們渴望的眼神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出于職業(yè)責任感,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坐視他們繼續(xù)缺乏正確積極的指引。
詹天來1961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學院音樂系,之后一直在五中任音樂教師;獲得過全國優(yōu)秀教師、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第一批“名教師”等稱號;擔任過30多年的班主任,帶過所謂的“條子班”??梢哉f,教師已經不僅僅是他的職業(yè),更是他的靈魂。
那個“條子班”里的學生就是大家口中的“壞孩子”,不少都劣跡斑斑。詹天來通過自創(chuàng)的“六藝”教學法:唱、聽、寫、說、演、玩,用音樂貫穿其間;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一本“賬簿”,記錄他們行為和思想上的問題和點滴轉變。經過3年的灌溉、培育和施肥,這個班級在1994年的中考中,達到了百分之百的合格率和錄取率,并獲省級班集體稱號。
在詹天來看來,服刑人員只是比那些“壞孩子”犯了更大的錯誤,但仍然有扭轉過來的機會和條件。
他繼續(xù)運用“六藝”教學法。實際上,詹天來在獄中教授的《音樂與人生》課程,最初也是來源于他曾經的中學教學實踐。因為在監(jiān)獄上這門課的時間可以長至兩個小時,所以詹天來在課程中增加了不少內容,使之比學校里的更加深入與豐富。他綜合運用音樂、演唱、講故事和做游戲的方式,向服刑人員傳達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把握人生,走向光明的理念。
詹天來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在獄中上課的情景。當時服刑人員排著整齊的隊伍,眼神里卻透露出懷疑。他知道他們在懷疑這個課程也會是枯燥的說教,于是便采用了一個生理測試小游戲作為課程開頭。音樂的節(jié)奏源自心臟的律動。詹天來讓服刑人員用手感受心跳,在30秒的時間里數出心跳次數。有些犯人心跳正常,他告訴他們身體健康;有些犯人心跳略快,他讓他們放松,告訴他們要注重自己的身體。人只有先關心自己,才能樹立信心,才能關愛別人。通過這個方式,犯人們很快進入了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在接下來的音樂賞析和演唱環(huán)節(jié)中,他們都非常地投入與忘情。
詹天來前段時間去大西北旅游,回來之后進監(jiān)上的第一次課,就帶了一張中國地圖,在課上給服刑人員講旅游見聞,講大西北的風土人情和美麗風光,講西部大開發(fā)的成就。他在向服刑人員傳遞外界的信息,希望幫助他們對社會生活充滿憧憬,對自己未來進行思索。
去年,監(jiān)獄的內部刊物《特殊園丁》對詹天來做了一片專版報道。詹天來說:“所謂‘特殊’,只是指我以非監(jiān)獄干警的身份進監(jiān)幫教;但作為‘園丁’本身而言,我并不特殊。對服刑犯人來說,我就是一名教師;對于我來說,服刑犯人就是我的學生。只要更加努力,更加用心,服刑人員也一定能像“條子班“的學生一樣,達到百分之百的改造合格率和社會錄取率!”
“我是音樂教師,進監(jiān)幫教是出于音樂人的熱忱”
詹天來的進監(jiān)幫教最大的特色就是音樂,因為作為音樂教師,他知道,音樂除了愉悅心情、表達情感的功能之外,還可以起到教化作用。中國古人重禮樂,正是出于此。詹天來將音樂看作天使,他要借助天使的力量,把失足者從魔鬼的泥沼中拽上來。
在幫教過程中,詹天來充分發(fā)揮音樂的教化力量,選擇了60首經典的中外歌曲,匯集為《地球村采擷音樂花》系列課程,包括《道路》、《媽媽》、《故鄉(xiāng)》、《朋友》、《愛情》、《生活》、《自然》、《社會》、《家庭》、《命運》、《軍魂》、《國魂》這十二個樂章。
《道路》一篇中,孟加拉民歌《道路》唱著:“它將領我向哪里?什么命運在等待?”《無名的路》唱著:“誰數過世上有多少無名的路。問復蘇春草、問參天大樹,問山河歲月,問寂寞白骨,大地心中有多少領悟。”《敢問路在何方》唱著:“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是的,人生道路就在自己的腳下,要靠我們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走出來;人生道路也在自己的手中,要做自己的主人,走出一條正確光明的大道。
《媽媽》一篇中,美國黑人歌曲《搖籃曲》、印度尼西亞民歌《寶貝》和現(xiàn)代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安詳慈愛的旋律擊中了服刑人員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音樂結束后,詹天來讓服刑人員回憶母愛。有一位犯人說,自己小時候生病,媽媽抱著他跑去醫(yī)院時,摔倒了。說著說著,他留下了熱淚,其他的犯人也都眼眶濕潤。詹天來正是從最基本的親情入手,鼓勵服刑人員好好改造,早日回到母親身邊,盡一份孝心。
《朋友》一篇的設置也非常有針對性。據詹天來了解,服刑人員中不少人是因遇人不淑、交友不慎而走向歧途的。如何結交真正的朋友?這是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后也將面臨的問題。詹天來用墨西哥民歌《如果有時》告訴他們:“如果你一路順暢,得意洋洋,請把我遺忘;如果悲哀在胸中埋藏,痛苦襲向心房,請把我回想……” 這才是真正的朋友。巴爾扎克說過:“人倒霉后至少有一點好處,可以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詹天來用這句名言寬慰服刑人員。這一節(jié)課后,一些服刑人員對他表示:“很想跟您交朋友。”
上述十二個樂章,詹天來用了一年時間講完。之后他又編了“走進民族音樂的花園”系列,包括《歷史篇》、《鄉(xiāng)情篇》、《風光篇》、《愛情篇》、《民族篇》、《勞動篇》、《源泉篇》、《創(chuàng)作篇》。這個系列更多地傳授音樂知識和感受音樂之美。在教授音樂的同時,他還穿插講授了《中國書法鑒賞》,開了“中國書法與文學之關系”、“書法與繪畫之關系”等專題。詹天來說,他要用藝術的魅力感染服刑人員,使他們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
幾年前,詹天來認識了一個年僅19歲的死緩犯人。他來信給詹天來,說他自從聽了
年輕犯人的刑期從死緩改為無期,又從無期改為有期。在服刑日子里,他每天都認真練習演奏。再過三年,他就將刑滿釋放,而他現(xiàn)在的薩克斯演奏水平已經非常高。年輕犯人對詹天來說,出獄以后,他要當一名薩克斯老師。這讓詹天來感到由衷的欣慰,這不正是音樂的教化作用和藝術的感染力幫一位失足青年找到了正確的人生道路嗎?
“我是一名盟員,進監(jiān)幫教是履行盟員的職責”
1997年,詹天來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1998年,被推選為南京市政協(xié)委員。1999年恰逢建國五十周年,那一年國慶節(jié)前夕,民盟南京市委組織了一次大型的參觀活動,赴龍?zhí)侗O(jiān)獄慰問干警。詹天來作為市政協(xié)委員和民盟盟員,有幸參加。正是這一次考察,觸動了他的心靈,并受到盟市委領導的啟發(fā),從此開始了義務的幫教之路。
詹天來的事跡是南京民盟進監(jiān)幫教的一個亮點,他的進監(jiān)幫教一直得到民盟南京市委的大力支持。事實上,進監(jiān)幫教也是南京民盟社會服務的一個“招牌”。十余年來,盟市委一直堅持到江寧監(jiān)獄進行幫教工作,先后與江寧監(jiān)獄合作建起了法律援助站,幫助江寧監(jiān)獄建起了親情規(guī)勸委員會,多次組織盟員,通過法律咨詢、文藝演出、醫(yī)療服務等多種形式,將社會的溫暖帶到服刑人員的身邊,受到服刑人員和廣大干警的歡迎。
詹天來作為一名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時刻牢記著
在這十幾年中的幫教工作,詹天來從未收過一分錢。有的監(jiān)獄提出過給他勞務費之類的酬勞,他都拒絕了。為什么?用詹天來自己的話說:“因為我是在履行民盟盟員的社會服務職責,是義務的。如果收了錢,不僅會玷污我的良心,也會給盟組織抹黑。”
詹天來一直在課上跟服刑人員講:“我作為一名退休教師,現(xiàn)在的退休工資比以前翻了一番,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國家每當遇到災難時,只要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小到我個人,大到整個國家,都是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我非常感謝黨。”
對于此次獲得市統(tǒng)戰(zhàn)部給予的榮譽,他說:“進監(jiān)幫教是我出于長輩的關愛,本著教師的責任,帶著音樂人的熱忱,履行民盟盟員的職責;只是盡一點綿薄之力,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的確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出一份力,但真的沒想到會被評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十大先進人物之一。這個光榮稱號,給予我榮譽的同時,也給了我更大的動力,我會繼續(xù)堅持,做好幫教工作。”
在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詹天來再次談到他這十幾年來一直關心幫助的特殊群體。他說,服刑人員也是一個社會群體,他們之前由于各種原因犯了罪,進了監(jiān),接受改造。但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大家都能伸手拉他們一把,他們一定能改造成功,回歸社會。他呼吁社會大眾能更多地關注這個群體,并積極地幫助他們。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樹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和體現(xiàn)。(民盟南京市委 江小舟)
責任編輯:馮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