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精神叫奉獻——記新任全國人大代表、江南大學副校長金征宇 |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他從最基層走來,走出了一路風采。 ----- 題記
金征宇,男,1960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江南大學副校長,食品科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食品科技學會理事長。分別于1982年1月、1988年7月、1992年7月獲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先后在英國糖業(yè)技術研究中心、荷蘭WAGENINGEN大學、
時間已經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
這樣面對面地采訪他回憶起來應該是第三次了。
每一次他的話都不多,有時甚至是匆匆的幾分鐘,看著他的簡歷和他多年來工作科研的成果列表,我知道足夠了。從一個學生成長為民盟無錫市委主委這幾十年的路程,踏實與執(zhí)著并存,責任與奉獻同在。
一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金征宇出生在肥沃的江淮大地,他是喝著滿含茉莉花香的長江水長大的。高中畢業(yè)后他進了工廠,但由一名普通工人而后成為高等學府的教授,卻是大多數(shù)同齡人所不可企及的。1978年,他考入無錫輕工業(yè)學院(現(xiàn)江南大學)糧油系,學術生涯就這樣同食品科學與工程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畢業(yè)后他在鄭州糧院當了三年教師,三年時間,他逐漸感受和理解了“民以食為天”所蘊含的深奧道理,萌發(fā)了進一步深造的渴望:再學習再充實再提高。
1985年,金征宇回到母校攻讀碩士博士,又到國外進行了博士后課題的研究,37歲那年他成了一名年輕的教授。以后國外多所著名大學食品專業(yè)的高訪,二十多年不斷充實積累,他的知識面不斷擴大,學術造詣不斷提高,成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食品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連續(xù)三年兩屆成為荷蘭皇家科學院博士生答辯四人評委組成員,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教師的榮譽稱號。進入新世紀,他又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次,是2010年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的指導教師,發(fā)表SCI論文110篇,主編出版教材和科技專著8部……
假如大學校園是一片草木茂盛的園林,那么當初初入食品界的金征宇只是園林中細細的幼苗,園林的泥土里有著各種適合幼苗生長的有機養(yǎng)分,陽光和甘霖又時時沐浴他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成長著成熟著。如今的他,已長成一株粗壯的大樹,透著正值壯年的勃勃生機。當人們祝賀金征宇取得的成績時,他總是那么謙謙一笑,認為他比別人的機遇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金征宇就是這樣從細小處做起的,學無止境是他的秘訣,探索新路是他的方向,幾十年過去了,他還是那么謙虛又那么自信,為了遠大的目標去從極細微極小處做起。
二
2006年,在中國民主同盟無錫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金征宇當選為民盟無錫市委主委,新的政治生命在一個學者身上展開。他的工作很忙,作為博士生導師,他要指導學生的科研方向,還要上講臺授課,手頭有很多科研,又是一個大學的副校長,當時還是省人大代表、市政協(xié)常委……把一天二十四小時掰碎了邊邊角角地利用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再擔任民盟的市委主委,何以承受如此重荷?民盟的事有時間管嗎?在我第三次采訪他時,就很直白地問了金主委這個問題。他說,“在民主黨派里工作,我們要本著一種責任感,要擺正本職工作和民盟工作的關系。不要只做學者,還要熱愛組織,說熱愛這個組織,就是絕不能存有謀取私利的私念,參政議政是要有一點奉獻精神的。”
在我的印象里,很多反映黨派領導的采訪稿,較多是談被采訪人士的專業(yè)工作業(yè)績,而我覺得工作業(yè)績可以談,但主要應在工作單位的總結時多談。對他們而言,更主要的是,如何處理好黨派工作與學術研究的關系,這是一個需要立足自身根本后,在思想上實現(xiàn)的升華。金征宇是學者,但在面對國家政治體制改革與發(fā)展的問題上,在黨派如何加強自身建設、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fā)展道路的問題上,他較好地處理了一些矛盾關系。
民盟的工作千頭萬緒,金征宇認為組織建設是第一位的,宣傳民盟很重要,倡導科學理念很重要。他說加強隊伍建設主要是要吸引有能力有思想熱愛民盟的人士加入民盟隊伍,高素質有特色是吸收新鮮血液的目標。在很繁忙的工作空隙里,他會抽時間到所在的基層委員會為大家做個講座,聽聽大家對盟組織發(fā)展和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有一次他所在的民盟委員會請他談談民盟換屆的精神和目前的形勢,剛一講完,他又驅車趕赴機場奔北京了。有位盟員發(fā)現(xiàn)學校的一位老師條件不錯想介紹她入盟,正好遇見金征宇,心想主委這么忙會來聽你說這事嗎?她沒想到主委非常認真地聽了,還鼓勵盟員就要這樣關心民盟的事,讓更多期盼了解民盟的優(yōu)秀教師早日加入民盟的隊伍。
在市政協(xié)全會和市委民主協(xié)商座談會上,作為學者、科技工作者,他代表盟市委積極建言獻策,認真準備提案,并不失時機地為與會者講解過物聯(lián)網的建設發(fā)展的一些新的科學技術的信息。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為大家講述食品安全的迫切問題。在參加盟內調研去農村考察時,他總是帶著探索的眼光觀察,帶回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在市委聽取制訂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時,提出了重視農業(yè)高端人才的引進問題。
在樹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中,在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各黨派與黨同心同行的活動中,在每年的主題思想教育中,金征宇都以自己真摯的情感,在多種場合交流體會感想。就是在妻子患重病和去世的那段艱難的日子里,他也是忍著疲憊與悲痛,關注民盟的事情。此時此刻體現(xiàn)出來的,真的就是他說的奉獻,一個學者為了他的信念而付出的對盟組織的忠誠。
金征宇身上的點點滴滴印證了我們民盟前輩身上所體現(xiàn)的立盟為公,以天下為己任;正直正派,學有專長,甘于奉獻;修德守身,淡泊名利,自尊自強的理念。這種理念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要做到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去做。九層之臺,起于壘土,金征宇就是這樣一個在用心用情用他的理念一步步夯實了壘土,構建起民盟結結實實的臺層的人。
金征宇腳下的路還很長很長,他想干和要他干的事還很多很多,身為一個城市的主委,他對民盟的特殊感情無法用深淺來形容;他為民盟付出的辛勞無法用多少來丈量,我們只知道他會為了民盟的工作而盡心竭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期待著更加自信更加有為的金征宇在為民盟作奉獻的道路之上,帶領無錫民盟走得穩(wěn)健,走出風采。
責任編輯:馮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