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4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站 http://www.itjx.net
鄭永飛主委在民盟安徽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閉幕式上講話
鄭永飛,1959年10月出生,安徽省長豐縣人。1994年10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F(xiàn)任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員、民盟安徽省委主委、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掛職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2005年當選美國礦物學會會士,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曾是中國科學院首批“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首批獲得者。先后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長江學者成就獎”等。
矢志科研攀高峰
在人生旅途上,鄭永飛勤奮學習,不斷進取,努力“做一個有才能的人,做一個有品位的人,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他1991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1-1993年在德國圖賓根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雖然身在國外,但鄭永飛的內心深處始終渴望早日學成歸來、報效祖國。1993年秋天,他結束七年的德國留學生涯,毅然回國,開始一段嶄新的人生歷程。他在決定回國工作前寫下一首飽含愛國之情的詩作:“歲增惟益壯,秋至當還家。澆得東園樹,來年也作花。”
回國后,鄭永飛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任教。他長期從事地球化學基礎研究,帶領助手和學生們克服困難,不斷創(chuàng)新,開展高水平研究工作,始終走在國際學術前沿。他主持完成若干國家級重點項目,現(xiàn)為國家973項目“深俯沖地殼的化學變化與差異折返”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創(chuàng)新群體負責人。他以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在國際SCI檢索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160多篇,部分論文受到Nature和Science等SCI刊物論文他人引用4400多次,連續(xù)五年名列全球地球科學家前50名。
在步入科學研究道路的初期,鄭永飛抓住礦物穩(wěn)定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的確定——這個涉及地球化學、量子統(tǒng)計力學和固體化學物理等交叉學科的重大前沿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同時進行研究。經過近15年的研究積累,他們所有計算的分餾系數(shù)不僅與當時的實驗測定和自然觀察相吻合,而且不斷地被后續(xù)的實驗測定和自然觀察所證實,因此顯著增進了人們對固體礦物之間氧同位素配分行為的定量科學認識,實現(xiàn)了給地球“量體溫”的目的。漫步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鄭永飛深深地體會到,對已經公布的原理或定理,要敢于懷疑,要善于跳出習慣思維的框框,開拓新的思維,探索新的工作途徑,才會在科學認識上取得質的飛躍和升華。二十世紀末,對大陸板塊深俯沖和超高壓變質的研究,已成為國際上地球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他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油炸冰淇淋”模型,即超高壓巖石形成后在地幔中的滯留時間很短,像“油炸冰淇淋”一樣,冷的大陸地殼在熱的地幔深度只能“短暫居留”,否則就會“融掉”,并且大陸板塊的俯沖/折返過程為“快進/快出”過程。就這個“油炸冰淇淋”模型來說,在當時只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推測,屬于科學假說。要使科學假說上升成為科學理論,必須經過科學驗證和時間檢驗。從此,鄭永飛開始了長達10年的艱苦理論探索與技術攻堅。他把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傾注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上。除了出差在外,幾乎每天都“泡”在實驗室里,設計實驗、分析數(shù)據(jù)、閱讀文獻。正如
談到20多年的科研實踐,鄭永飛感慨萬千地說:只有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廣博的學科知識、創(chuàng)新的學術見解和科學思想,才能在科學研究工作中針對特定現(xiàn)象進行深刻剖析,從中找出內在規(guī)律。正是這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研態(tài)度使得他能夠在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化學地球動力學領域取得一系列具有開拓性的重大科研成就,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地球科學家。
言傳身教育人才
在認真完成科研的同時,鄭永飛也非常注重教書育人工作,始終秉持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為師之道,以“教書育人”的樸素信念作為立身之本。他由衷地感慨,自己對于教師工作的熱愛來源于當年恩師們的言傳身教。他曾說過:“教書育人是教授的天職,一個稱職的教授至少要給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上一門課。”無論科研、行政任務多么繁忙,他始終堅持在教書育人第一線。深入淺出、融會貫通的課堂教學效果來源于他多年如一日的精心備課。課堂教學不僅需要備好課,還需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他深諳國外雙向互動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循序漸進,在教學實踐中注意與學生交流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狀況。鄭永飛還非常重視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在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事科學研究的同時,注意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他們及時了解國內外同領域研究動態(tài),密切關注國際科學前沿最近進展。
鄭永飛對所帶的學生要求嚴格,既重育才,更重育人。他認為導師不是“老板”,學生也不是“雇員”,教師的言傳身教具有獨特的育人效果。教師應該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影響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致力于將學生塑造成為一個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在日益浮躁的學術環(huán)境中,他以身作則,將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貫穿在日??蒲薪虒W活動之中。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從指導研究閱讀專業(yè)文獻,到帶領研究生進行野外地質考察,設計室內地球化學分析項目,直至研究生對自己獲得第一手資料的總結和解釋,他都一絲不茍,嚴謹認真,不允許半點馬虎。他帶的博士生滿懷崇敬之情說:“
作為學院領導,鄭永飛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積極培養(yǎng)年輕教師,推動學科教育發(fā)展,保證教學事業(yè)后續(xù)有人。對于剛剛進入教學科研崗位的青年教師,鄭永飛在科研上當他們的參謀,鼓勵他們開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努力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教學上與他們共同探討,協(xié)助他們選好教學參考書,從教學大綱出發(fā)提出切實的教學要求。在鄭永飛的鼓勵和支持下,這些青年教師協(xié)調好科研工作和教學任務,不斷取得科研成果,更贏得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牢記使命履職責
1998年,鄭永飛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并且連任三屆至今。作為科教戰(zhàn)線上的一名代表,他始終關注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積極參政議政,努力以科學家的思維,從戰(zhàn)略層面、從全社會的角度看事情想問題提建議,充分發(fā)揮院士在政府決策中的咨詢作用。他表示,科學家不僅要從事科學研究,拿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回報社會,還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服務工作。2010年,他應邀在黃山大講堂作了題為“科學研究與企業(yè)生產之比較”的專題報告;2012年,他在中共蕪湖市委中心組舉行的理論學習專家報告會上以《錢學森之問與中國教育科技》為題作院士報告。聽取報告的黃山和蕪湖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這兩場報告深入淺出,內容豐富,對于如何應對當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更好地推動當?shù)亟洕鐣】党掷m(xù)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鄭永飛自1997年起連續(xù)擔任三屆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2007年起分管民盟安徽省委思想建設和科教委員會工作。盡管科研任務繁重、教學工作繁忙,但他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以突出的工作業(yè)績?yōu)槊衩私M織爭光的同時,積極參與民盟安徽省委的各項決策、調研、座談等盟務活動,并在其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以一顆誠摯之心,認真履行著參政黨領導干部的政治職責。他說過一句讓很多盟內同志深為感動的話:“只要我人在合肥,我就努力克服困難,保證參加盟務活動并積極建言獻策。”鄭永飛說到了,也做到了!他對所分管的民盟安徽省委思想建設工作和科教委員會工作認真負責,既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又信任支持、放手培養(yǎng)。他高度重視民盟安徽省委的品牌論壇——基礎教育研討會暨 “興盟杯”基礎教育論壇,每次都組織科教委員會提前謀劃、精心準備,踴躍開展調研,積極撰寫論文。在他的直接領導和大力支持下,2009年6月民盟安徽省委與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民盟北京市委聯(lián)合在清華大學舉辦民盟教育論壇,2011年8月民盟安徽省委還與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民盟河南省委、河南大學聯(lián)合舉辦民盟教育論壇。這兩次論壇均以“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討”為主題,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科學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鄭永飛認為,參政黨的思想建設應寓于各項盟務工作之中,使之與各項盟務工作服務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以增強廣大盟員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全省各級民盟組織及廣大盟員的政治把握、參政議政、組織協(xié)調和合作共事能力,為加強自身建設和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提供思想保障。
鄭永飛對于民盟組織的滿腔熱愛,對于民盟工作的真誠投入,對于民盟發(fā)展的遠見卓識,得到了全省盟員的一致好評和衷心認可。在
就任伊始,鄭永飛就頂著高溫酷暑趕赴安徽民盟“同心示范工程”幫扶村金寨縣吳家店鎮(zhèn)吳畈村實地調研。他走訪了吳畈村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參觀了吳畈村美國山核桃苗培育基地、包畈光彩中心小學,并與當?shù)攸h委政府負責人座談商討對吳畈村的各項幫扶事宜。他表示,做好“同心示范工程”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和教育意義,民盟將發(fā)揮界別優(yōu)勢,積極支持吳畈村發(fā)展,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吳家店鎮(zhèn)黨委書記李龍佳對鄭永飛在上任之初就親臨吳畈村調研的高效務實作風表示由衷的敬佩。在省統(tǒng)一戰(zhàn)線“同心示范工程”一周年總結會上,鄭永飛提出民盟安徽省委將在前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基礎上,按照農科教結合的方式,切實推進幫扶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將為包畈中心小學援建一棟“同心·燭光教學樓”;舉辦“安徽民盟攜手新東方暑期責任行走進金寨”活動;推動現(xiàn)代鄉(xiāng)村農業(yè)產業(yè)示范園項目;積極協(xié)助吳畈村實施包畈小街改造等項目的實施,努力實現(xiàn)在小村莊做大文章,在小天地有大作為。目前,這些幫扶方案都在鄭永飛的統(tǒng)籌領導下有條不紊地落實。作為安徽民盟新的領路人,鄭永飛對進一步推進安徽民盟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將民盟前輩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不斷發(fā)揚光大滿懷信心。鄭永飛表示,“民盟是以文化教育界、科學技術界中高級知識分子為主體的參政黨,教育與科技是我們的界別特色與優(yōu)勢,人才濟濟、智力密集是我們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將與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帶領全省盟員團結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保持民盟的政治方向不變、優(yōu)良傳統(tǒng)不變、優(yōu)勢和特色不變,持之以恒地圍繞‘同心’主線,認真抓好‘同心’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民盟的人才和智力優(yōu)勢,參政議政、服務社會,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鄭永飛這一路走來,看似一帆風順、水到渠成,可收獲成果的同時,他又何嘗不曾面對困難和挫折。但他在科研、育人、履職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學術優(yōu)先不動搖,追求卓越不懈怠,以人為本不折騰,質量優(yōu)異不忽悠。正是這種嚴于律己的態(tài)度、勇攀高峰的追求和履職盡責的精神讓他在人生旅途中得以披荊斬棘、展翅高飛!我們堅信,在鄭永飛這位出色舵手的帶領下,安徽民盟必將能夠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一定會為促進新時期多黨合作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建設經濟繁榮、生態(tài)良好、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馮鵬飛
中國民主同盟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
地址:北京東城區(qū)東廠胡同北巷1號 傳真:010-65232852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