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心得感悟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對于民盟成員而言,“五一口號”有著更加非同一般的意義。在抗戰(zhàn)勝利后中國社會面臨走向何方的重大歷史時刻,1948年的勞動節(jié)中國共產黨振臂一呼提出“五一口號”,指出了國家建設的必由之路和光明前途,動員全國各階層人民實現(xiàn)建立新中國的光榮使命,注定這一時刻在民主黨派發(fā)展史上、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多黨合作發(fā)展過程中、在民主政治建設發(fā)展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一號召立即得到了民盟與其他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1948年,民盟發(fā)表社論,認為政治協(xié)商和聯(lián)合政府的政治主張“是一切民主黨派和民主團體乃至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民盟“一貫的奮斗方針”,要求建立一個民主、和平、獨立統(tǒng)一的新中國。一時間一切積極進步力量都被調動起來,加速了新中國的成立。“五一口號”不但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公開、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堅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道路,更加表明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揭開了新篇章。
70年時光流轉,“五一口號”這一歷史時刻早已定格于歷史的長河中,然而它所承載的多黨合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風雨同舟的精神力量卻依然穿越時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的理論已經包涵于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理論之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而這一切都是由“五一口號”的發(fā)布所奠基的。
習近平總書記重提“五一口號”,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從中國土壤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就是希望各民主黨派“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始終保持同心同向同行,與中國共產黨一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領導下,落實深化改革,完善民主法治,豐富思想文化,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tài)文明,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成就突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新時代航船行穩(wěn)致遠,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仡櫄v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五一口號”發(fā)布70周年之際,我們作為民盟的一份子,重溫“五一口號”的歷史,對民盟70年來與中共風雨同舟,同心同行的歷程加深了解,也更深刻理解中國政治制度與政黨制度的優(yōu)越性與必然性。重讀舊口號,提出新感悟,70年前的口號對于新時代的今天依然有太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依然指引著更多參政議政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為中國民盟會員,本人今后將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做好自身建設,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職能,認真考察調研、踴躍建言獻策,積極主動參與會內活動、服務社會。從古城發(fā)展戰(zhàn)略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來想辦法,深入社會實踐,形成現(xiàn)實、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優(yōu)質提案。會更加積極主動參與更多社會服務,立足本職崗位,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多渠道開展服務工作,充分發(fā)揚民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歷史可以過往,但初心始終不變?;厥讈砺罚芍磥?,重溫口號,讓自身更加感動和鼓舞。作為民盟的新會員,相信在民盟組織的培育和熏陶下,逐漸成長,沿著先輩的足跡奮發(fā)圖強地向前行。(民盟西安市委灞橋工委 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