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與改革同行
瑯岐的改革開放路
白云山是瑯岐島最高處,它閱盡人間春色,經(jīng)歷瑯岐島的滄海桑田,見證著瑯岐道路的變遷!
過去,瑯岐島貧窮、落后、閉塞,瑯岐島的路簡陋難走。原本只有縱橫在田間的阡陌路,狹窄曲折,走在上面腳底生滑。上世紀60年代大搞“車子化”,田間小路變成了板車路,總是塵土飛揚,坑坑洼洼還真不少。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新時期。春風吹遍中國的大地,改革開放給瑯岐島帶來了無限生機!
要想富先修路,80年代,瑯岐島掀起了修路的高潮,構筑了村間公路網(wǎng),“板車路”被“馬路”替代,路面變寬了。新辟的進島路直通碼頭,碼頭方舟載車過渡,從此汽車在瑯岐島奔馳開了。
90年代,瑯岐建成通向長樂的大橋,橋通島興,瑯岐島再不閉塞了,制約瑯岐經(jīng)濟發(fā)展的瓶項被打破。接著又修建了環(huán)鎮(zhèn)路,并且全部村間“土路”換裝成“水泥路”,道路的兩旁還種植上了榕樹,為行人擋風、遮雨、避暑,成為名副其實的“公路”。
通和路是瑯岐交通主干道,連接著瑯岐進島路,環(huán)鎮(zhèn)路,直通向巍巍的白云山。“通和”取之“政通人和”寓意。“改革開放”——“政通人和”。“ 通和路”多么富有詩意的路名!
通和路寬敞、平坦,兩旁的榕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青翠欲滴。路上車水馬龍,自行車、摩托車穿梭如織;大小公交車輛忙碌地迎來送往;顏色各異的小轎車風馳電掣;大型運輸車滿載器械或建材奔馳向建設項目工地,好一幅昂揚熱烈的通衢景象。
傍晚,通和路暫停了白天的喧囂,在路上健身散步的村民三五成群。他們休閑踱步,舒緩輕盈的腳步聲,伴隨著歡聲笑語在路上蕩漾,奏出了美妙和諧的樂章。
老人經(jīng)常在通和路走了一會兒,就坐在路旁“休閑椅”上歇腳攀談。老者愛憶念,常嘮叨過去瑯岐人出行的經(jīng)歷,總是感慨地說:“過去瑯岐的道路多難走,現(xiàn)在走在路上多舒暢,以后瑯岐的路也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了!”
是啊,瑯岐的路越走越寬廣,瑯岐的道路越來越精彩!
黨的十八屆之后,瑯岐島迎來了大開發(fā)大建設新熱潮。 2014年元旦,壯美的瑯岐閩江大橋正式通車;2016年8月,多彩的海峽青年交流營地開始運營;2017年7月1日,靚麗的瑯岐紅光湖正式開園。這些都成為瑯岐標志性建筑,引人注目!
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邁進習近平新時代,2018年元旦,瑯岐環(huán)島路全線閉合了!
環(huán)島路,這是一條奇特的路,環(huán)繞瑯岐島江海沿岸,全長30多公里,雙向6車道,路面寬70米。這是一條濱江濱海景觀大道,烏黑光亮的柏油路面,白色的花崗巖界石,將路中央花圃、標準的六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隔離帶,劃分得清晰分明。中央花圃與綠化帶的奇花異草,人行道上的彩色地磚,路兩旁的秀美樹木,將這條道路打扮得花枝招展! 說這條路的奇特,還在于這條路的地下藏有市政“共同溝”。這“共同溝”又稱地下管道綜合走廊,將市政、電力、通訊、給排水等各種管線集于一體在地下設置。這可是福建省首創(chuàng),夠大氣、夠時尚、夠現(xiàn)代化了吧!
這條靚麗的道路串起了瑯岐島江海沿岸“蘆洲宿雁”、“ 甘棠絲路”、“鳳窩古渡”、“雙龜把口”、“長堤觀瀾”、“金雞報曉”等奇特的景觀。景觀大道,風光無限,怎么不讓人流連忘返!
這條道路將成為開辟瑯岐島生態(tài)旅游度假、健康養(yǎng)生、科技研發(fā)、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等綜合功能區(qū)的通道,將極大地促進瑯岐島的大開發(fā)大發(fā)展。這條道路將極大推進瑯岐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使瑯岐的民生發(fā)展水平大幅度提升,道路兩旁將出現(xiàn)時尚宜居的住宅樓房、學校、醫(yī)院,還有環(huán)境幽雅的濕地公園、游艇俱樂部、風情小鎮(zhèn)、美食廣場。 真不愧為發(fā)展之路,讓人們遐思無限,盡情憧憬家園的美好未來!
如今,人們置身于溫馨碧綠的家園,在這條多彩多姿的道路上悠閑漫步,呼吸著暗香浮動的清新空氣,感受一份別樣的清靜與浪漫,似乎在品嘗一杯芬芳馥郁、沁人心腑的茉莉花茶,聆聽一曲委婉幽雅、余音裊裊的《茉莉花》歌曲,真讓人的心陶醉??!
人們站在高高的白云山俯瞰,環(huán)島路就像一條彩色飄帶鑲嵌在瑯岐島的邊沿。陽光傾斜在大道上,道路像鍍上一層金光。這難道不是一條金光大道!這是一條改革開放之路,這是一條康莊之路、特色之路!這是一條建設富裕、和諧、文明、美麗新瑯岐的通衢大道!
(朱立儀,民盟盟員,原瑯岐中學教研室主任、民盟瑯岐中學支部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