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與改革同行
夢想的平臺永不變——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選登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日期:2018-12-03
“哪有這樣麻煩?當年我們參加高考,考完連成績都不公布,在家等通知就是。”父親在旁邊聽到我給我今年高三畢業(yè)的幾個學生解釋了半天如何填報高考志愿,忍不住插起了話。父親是經(jīng)歷過文革,上山下鄉(xiāng)當過知青的那批人,也是77年恢復高考后參加高考的“50后”。而我的學生是今年參加高考的第一批“00后”。隨著我和學生們的談話被打斷,老爺子借著學生投向他的目光,開始追憶起他的高考年代。
1977年10月21日,新聞里傳出了恢復高考的消息。那是一條改變千萬人命運,乃至改變一個大國命運的消息。國務院批轉(zhuǎn)了教育部《關(guān)于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文件規(guī)定:凡是工人、農(nóng)民、上山下鄉(xiāng)和回鄉(xiāng)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畢業(yè)生,符合條件均可報考。從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中招收的人數(shù)占招生總數(shù)的20%至30%??忌哂懈咧挟厴I(yè)或與之相當?shù)奈幕?。招生辦法是自愿報名,統(tǒng)一考試,地(市)初選,學校錄取。錄取原則是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恢復統(tǒng)一考試,由省級命題。招生考試在冬季進行,新生春季入學。“如果不是高考,我當時也許會一輩子因為成分不好而抬不起頭來。”父親講到,“是時代、是歷史、是政策給了我們那代人的機會!而我們后來為了報效祖國,任勞任怨,辛勤工作在建設祖國的第一線!”
父親那年的高考,開始于11月28日,結(jié)束于12月25日,歷時近一個月。招生考試由各省單獨命題。分文、理兩大類,文科類考政治、語文、數(shù)學、史地;理科類考政治、語文、數(shù)學、理化。各科滿分100分。據(jù)統(tǒng)計,當時報名要求參加高考的中國青年多達1000余萬人,年齡也參差不齊,最小的只有十三四歲,最大的則有三十六七歲。這一年共有570萬人報考,錄取人數(shù)是27.297萬人,高考錄取比例29:1。父親也是當中的一名考生,念完大學后參加工作一直從事教育工作,桃李天下。他們這一代大學生畢業(yè)后,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學識科學投身到各行各業(yè)的改革開放時代浪潮中!也是從那時起,泱泱大國又開始了科學強國、教育興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又逐漸形成了風氣。父親繼續(xù)侃侃談著當年恢復高考帶來的好處,甚至將今天祖國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都歸功于那年的政策。
“這么說來,當時高考推遲恢復一年,大家的思想進步就推遲一年,我們國家的偉大復興也就推遲一年。”我那幾個學理科的“00后”學生似乎還聽得津津有味。這幾個“00后”學生今年剛參加完高考,平時學習成績只能說過得去,但都有那種年輕人的陽光自信。孩子們分別報考了機械自動化、師范和人工智能專業(yè),并且后來都被錄取了。“我進大學以后要認真學好專業(yè),以后爭取考研讀博。”“我以后想留學,學國外先進的技術(shù)回來發(fā)展我們的機械制造業(yè)。”“我想跟老師和爺爺一樣,當一名教師,教更多學生的知識。”……孩子們還帶著一股稚氣憧憬著他們的未來。今天的他們是幸福的,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也是四十年前前輩們?yōu)橹畩^斗的夢想。
“老師,是我們現(xiàn)在的高考難還是以前爺爺他們的高考難?”學生的問題我無法回答。今年單四川省就有62萬考生報名參加高考,最終錄取51.98萬,錄取率達到83.84%。這個錄取率比當年的1:29高了很多,似乎今天的高考比起以前變得容易了。但是,他們今天面臨的新時代,比起四十年前卻更富有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曾表示:“中國改革的領(lǐng)域?qū)⒏鼜V、舉措將更多、力度將更強”、“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guān)閉,只會越開越大”。今天的中國,正不斷加大創(chuàng)新投入,轉(zhuǎn)變發(fā)展方式,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今天的大學生們更應該成為國家建設的主力軍,肩膀上更應該肩負起新時代改革的重任!父親望著孩子們說道:“不管是我們哪一代人,高考就是我們老百姓普通人家的筑夢臺。四十年前的我也好,今天的你們也好,站上去了,就要努力飛、勇敢飛!”
沒有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便不會有今天的高考,而通過高考成才的一批又一批青年大學生,又為祖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做出了卓越貢獻!2018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大,在場的莘莘學子再次喊出“團結(jié)起來,振興中華”,聲音持久而響亮。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在場學子時講到:“今天我們?nèi)匀灰许戇@個口號,萬眾一心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四十個年頭,足以見證一個大國的復興。因為我們有著夢想,所以我們不負這四十年的光陰,更因為我們有著許許多多讓夢想飛翔的平臺,所以我們一定會開創(chuàng)新的時代!
(張瀚,民盟瀘州外國語學校支部盟員)
責任編輯:趙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