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與改革同行
磕磕碰碰、跌跌撞撞40年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日期:2018-12-14
乘著改革開飯的春風,大海和海嫂忙著家里、山里、地里、田里的農(nóng)活和隨四季輪換著的小買賣,過著賣力氣、靠心思的小打小鬧的生活,含辛茹苦養(yǎng)育了四個兒女?;厥走^去40的風雨兼程,可謂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40年了,也正是國家改革開放大好時期的40年。
20世紀80年代
本著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的老觀念、老傳統(tǒng),大海和海嫂 “傾家蕩產(chǎn)”有了四個寶貝兒女。
夏天酷熱的晚飯時光,是他們一大家子最難熬的時候。在四面漏風的房子的灶臺上,一盞煤油燈冒著左搖右擺,忽大忽小的黑黃的火苗和淡淡青煙;燥熱的空氣里,一家人和著蚊子、蒼蠅、飛蛾圍繞在灶臺前,圍繞在那閃爍不定的燈前,圍繞在那僅有的一道菜前;大兒子和大女兒吵吵鬧鬧、爭執(zhí)不休,小兒子和小女兒被蚊子叮到直哭直叫;痱子炸著,汗水流著,蚊子叮著,脾氣漲著,大海和海嫂焦頭爛額,喝著大的,哄著小的,一家人氣鼓鼓的狼吞虎咽。
那段日子里,讓著孩子吃喝的海嫂老啃著干米飯,她難以忘記兒子抱著黑黑的飯鍋刮鍋巴;難以忘記大女兒嘟起嘴巴,恨恨的說,怎么就沒菜了呢;難以忘記小女兒拖著哭腔說,我還沒有吃飽呢??墒?,大海和海嫂何嘗不是辛勤勞作,勤勤懇懇呢?家里、山里、地里、田里,樣樣精耕細作!
首說,家里。豬欄里常年是母豬、小豬、肉豬給養(yǎng)著,每日上午和下午該到豬用食時,“嗷嗷嗷”叫個不停不休,吵得人心煩意亂,忙得海嫂手忙腳亂……
次說,山里。春暖花開之時,海嫂頂著太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喝水,專注于采茶;秋天茶樹籽成熟之時,一家人興高采烈的采摘茶樹籽榨油,并寄望能賣個好價錢;深秋之時,大海和海嫂穿梭在雜草和樹木之間砍柴,一捆又一捆……
再說,地里。為著紅薯、黃豆、綠豆、黑豆、花生等的挖土、播種、施肥、除草、殺蟲、收割,樣樣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活,樣樣和著汗水和泥土……
最后說,田里。一年兩季的水稻生產(chǎn),關(guān)系到全家人是否能填飽肚子。犁田、播種、插秧、施肥、除草、收割,樣樣艱辛,樣樣伴著蚊子、螞蟥等蚊蟲的侵襲,這是年年復年年的腰酸背痛、年年復年年的筋疲力盡。
不分春夏秋冬,不分嚴寒酷暑,大海和海嫂靠著家里、山里、地里、田里的活,零零碎碎的補貼家用,過著緊巴巴的生活。
20世紀90年代早中期
孩子們都上學了,家里入不敷出,青黃不接。一家之主的大海,難以忘記大兒子說,爸,老師說,我這筆尖帶鉤的鋼筆必須舍棄了;難以忘記大女兒委屈不已的傾訴,爸,今天幾個高年級女生笑話我,說我袖子上的補丁足以當袖套用了;難以忘記小兒子決絕的眼神,道一聲,爸爸,看看我的褲腿吧,都吊到腳踝上了;難以忘記可愛的小女兒哭哭啼啼,爸爸,老師說我的雨鞋太小了,我的腳長大了……
農(nóng)忙之余,大海和海嫂做起了小本買賣。他們常常挑著竹簍,挨家挨戶,收購蛋、雞、鴨、鵝;積累到滿滿兩擔之時,他們就凌晨一兩點起床,和著米和糠,一個勁地往雞鴨鵝嗓子眼里又塞又填;天蒙蒙亮之時,倆人挑著擔,摸著鄉(xiāng)村小路,走至村口,擠上去縣城的客巴……
這其中的艱辛,海嫂體會尤為深刻,先不說雞鴨的意外悶死憋死,以及路遇的被坑被騙,就說說人身安全,海嫂是做夢也會從狗吠中驚醒。挨家挨戶收購,面臨著農(nóng)家狗的狂吠和偷襲。她被狗咬過多次,最嚴重的一次要屬小腿肚子仍留著深深疤痕的那次了。那個冬天,海嫂被狗咬之后,傷口發(fā)炎,在家臥床近一個月。冰天雪地,大海背著海嫂頂著瑟瑟寒風,趕著崎嶇山路,頭上冒著白霧,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地去鎮(zhèn)上打針……
憑著幾年打拼的積蓄,以及農(nóng)村信用社的一分利息的貸款,大海家翻蓋了一棟兩層樓房。
20世界90年代后期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眼看著大女兒上大學,小兒子和小女兒也是初中生了,再添上所欠的貸款,家里一貧如洗。大海心急如焚,累彎了腰、愁白了頭。
大海拜師學藝,學習制作皮蛋,搗鼓搗鼓,開始了小作坊生產(chǎn)。這其中,面臨幾個難點:一、資金問題。大海反反復復承諾與保證,總算是勉勉強強從親戚朋友那“搜刮”到了血汗錢,另外求爺爺告奶奶,又以兩分的利息從農(nóng)村信用社貸了款。二、生產(chǎn)技術(shù)問題。雖說學了技術(shù),但理論還需和實踐結(jié)合,大海終究擔當不起萬一產(chǎn)品嚴重不合格的風險。三、銷售問題。產(chǎn)品生產(chǎn)出來之后,大海該往哪銷呢?他一介農(nóng)民,知識匱乏,連一個“你好”也會說成“嗯好”的農(nóng)民,他的銷售網(wǎng)又該如何打開呢?基于以上幾點,注定了大海做的是小本經(jīng)營,小打小鬧,賺點小錢。
農(nóng)忙之外,每年春茶上市時,通過購茶賣茶獲取利潤。那約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每天凌晨三點多,起床,頂著春寒料峭,騎著摩托車,五點不到,趕到鎮(zhèn)上,收購農(nóng)家茶葉,談價、稱稱、算賬、結(jié)賬,嘰嘰喳喳,好不熱鬧,但也頭昏腦脹。六點多,天剛亮,擠上去縣城的早班車。晚上回來之時,盡是隔日了,核算核算利潤,美美地但草草地瞇上幾眼,就又得起床了。
嚴重的睡眠不足,嚴重的體力腦力消耗,過度勞累,海嫂還真就出了件大事,有她緊靠小腿脛骨的那條長長的傷疤為證。那天,在縣城轉(zhuǎn)公交車的時候,師傅催得急,瘦弱的海嫂挑著那擔重重的茶葉本已勉為其難,上公車的那幾級梯子,怎么也用不上力。一著急,連人帶擔整個就扣在了梯子上。上車后,挽起褲腿,腿已是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21世紀初
2000年后,隨著競爭日趨激烈,以及鴨蛋物價上漲,大海深感他那小作坊似的皮蛋生意無以為繼了。正值小女兒剛上大學,費用成了大問題。當他對女兒說“你就拿著這些錢去報到吧,通知書上不是說學校有勤工儉學嘛,生活費就自己解決了”的時候,大海忘不了女兒一臉的迷茫與恐懼。畢業(yè)幾年的大女兒和女婿剛和別人合伙開了家股份公司,于是,在這燃眉之急,大海和海嫂毅然決然去女兒公司的車間工作,過起了正常上下班的生活,總算可以拿著穩(wěn)定工資,供小女兒上學了。
今天
近年來,大海和海嫂的生活好了,古稀之年重建了大房子,通了自來水,燒起了天然氣,有著自己的老年車,家門口就是水泥大馬路。那山、那水、那路、那空氣、那生活就是好!
而今,孩子們都長大了,成家了,也均能自力更生了,大海夫婦感受著兒孫繞膝的歡樂,享受著兒女的反哺之情。他們懂不了、說不了那黨、那人民的大事情、大道理,他們僅是知道,改革開放的40年里,日子越過越舒心了。(岳玉娟)
(民盟宣武醫(yī)療支部)
責任編輯:民盟北京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