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海南民盟在行動(二十四)
同心戰(zhàn)疫,眾志成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全省各級盟組織和廣大盟員積極響應民盟海南省委的倡議和號召,以實際行動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醫(yī)者仁心。盟員白衣戰(zhàn)士迎難而上,舍己忘我,沖鋒陷陣,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民盟盟員同心戰(zhàn)疫的英雄贊歌。
民盟海南省人民醫(yī)院總支委員、海南省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管護理師莊雪玉,作為海南省人民醫(yī)院負壓隔離病房的“歷史見證者”,醫(yī)學隔離期間,她提筆回憶了在負壓監(jiān)護病房工作的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有人稱贊莊雪玉護士長為“ECMO”的護理公主,棒棒的!
負壓監(jiān)護病房那些不為人知的事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多的修飾,作為在新冠負壓病房工作最久的醫(yī)護人員之一,我見證了整個負壓病房的‘歷史’。在這里,我只想用最樸實的語言記錄在負壓隔離病房這段最艱難的時光,感謝您們同我一起走過。”——莊雪玉
2020年1月27日早晨,像往常一樣和風日麗,像往常一樣我整裝待發(fā)準備去科室上班,此時接到王護長的電話:“雪玉,接到護理部的通知需要你現在去負壓病房工作……”掛下電話,我知道該來的終究來了,盡管大年初二就已經到醫(yī)院參加院感防護的培訓,為抗戰(zhàn)一線時刻準備。但此時此刻,比起內心激動和滿腔熱血,我竟有點擔憂和恐懼。隱瞞家人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支援湖北醫(yī)療隊的事仿佛就在昨天。沒想到今天我竟然就要上戰(zhàn)場。簡短的幾句告別,簡單的收拾行囊,萬分欣慰的是全家上下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沒有分別時的眼淚,我就義無反顧的進入傳染科負壓病房工作。
新冠猖虐,海南出現首例重癥感染患者,作為我院重癥醫(yī)學科的護士長,我知道自己擔負著什么樣的使命,此次前去,披星戴月,舍我其誰!作為一位管理者,即要保證患者的安全,又要保證我們的護士們們不被感染,抗疫任務之重,我實難想象。剛到負壓病房時已有3位重癥患者,與上位護長完成交接班工作后,我立即投入工作。起初護士工作8小時制,護士們穿著三層衣服三層手套加上護目鏡和面屏持續(xù)工作8小時,忍受著饑餓和挑戰(zhàn)自己的生理極限,作為護長的我實在于心不忍,為緩解護士們的工作壓力,我每天上午查看完病人之后,一到飯點就主動去頂替內圍的護士們輪流出去外面休息吃飯,以至于我不得不在晚上才能吃上一口飯,有時累到連吃飯的力氣和胃口都沒有,水果變成了我的主餐替代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我已經晝夜顛倒,節(jié)律失常,同其他幾位護士長一樣,為了方便工作,吃睡都在病房,各種憂慮使原本就失眠的我更加難以入睡。
此次支援負壓監(jiān)護病房的護士們都是來自醫(yī)院各大ICU的新青年護士,面對需要做CRRT治療的患者時,由于術業(yè)專攻,只有原重癥醫(yī)學科的兩名護士會做血液濾過,因此除了照看自己所管的患者,他們還承擔了整個負壓隔離病房所有的血液濾過治療護理。我作為重癥醫(yī)學科的護士長,當他們休息的時候,患者需要做CRRT治療時,我就到床邊給患者做CRRT治療,替他們分擔一點工作任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還沒等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安排好,所有的人員都到位,所有的醫(yī)療設備都準備齊全,不到幾天的時間重癥患者增加到了8位,其中7個上有創(chuàng)呼吸機,1個上無創(chuàng)呼吸機,從原先的2位患者到現在的6位患者需要床邊血液濾過治療。原來的排班模式已經不適合護理這么多病人。于是我立即與護理部協(xié)商,在護理部的指導下將護士排班做了調整。根據當時情況立即重新修訂各班工作職責及流程等,護理部不斷的從我院各個ICU抽調重癥護士進來支援,由于各個科室的工作模式不同,再加上上崗支援時間不一致,有時白天,有時晚上,一來就被迫馬上進入負壓病房工作,對于我的管理工作,以及他們自己的責任制護理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為保證他們盡快適應負壓隔離病房的工作,不管什么時間,他們一來報道,我就立馬給他們進行培訓相關的內容,從工作要點到流程,從防控到醫(yī)囑藥物的執(zhí)行,從記錄單的書寫到每個病人的病情觀察要點,一切就緒后,我才放心他們進入負壓病房工作。時刻在外圍監(jiān)督他們工作,提醒他們做好個人防護。對于我的工作職責,一兩句實難概括,除上述以外,還與鄭少顏護長一起負責物質的準備、藥物的管理等等。有時指導外圍護士如何過CRRT的醫(yī)囑,配CRRT液體到負壓病房里等等,有時還要搬運液體等等,總之,我是一位管理者,也是一名臨床護士,是負壓監(jiān)護病房的生活委員,也是這里的清潔工。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經過一個星期左右的努力,終于將我們重癥醫(yī)學科的工作模式成功的運用于負壓病房,一切開始走上正軌。
我很開心,多年來積攢的ECMO護理知識,在負壓病房盡了我自己的一份力,在進入負壓病房第二個星期的某個晚上,護士呼叫“護長,護長,11床患者氧合不好了”,緊接著就接到專家組謝主任的指示:“這患者今晚必須做ECMO,否則過不了今晚”。不管白天有多累,我瞬間像打了雞血一樣突然滿血復活,作為負壓病房唯一一位熟悉ECMO機器及相關護理的護理人員,我便立馬又投入ECMO上機準備工作當中,用物準備齊全、獨自一人預沖完管道,同管床護士一同協(xié)助醫(yī)生置管,ECMO終于運轉起來了,病人的氧合慢慢的好起來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氣,一位一線醫(yī)生對我懇切的說:“莊護士長,還好有你在,ECMO上機才能如此順利”。我會心一笑:“這是我們大家的功勞”,上機后跟管床護士一起將管道固定好,整理好床單位,并告知和培訓護士們有關ECMO的注意事項及應急處理流程。處理完這一切已到深夜,仍不斷有工作電話打入,此時的我已經疲憊不堪,但心里滿滿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多年所學能派上用場,挽救一條生命,我覺得實在欣慰。
但也有事與愿違的時候,有一位患者經過我們的努力搶救仍沒能從死亡邊沿拉回來。患者體重很重,約200斤,加上還要對尸體消毒處理,一位護士無法獨立完成,于是在杜姍菱護理骨干的指導和韋超超醫(yī)生的幫助下,我與責任護士一起完成了這項艱巨的尸體體護理。
從進入負壓病房的第一天開始,我已經把負壓病房當成自己的家,一步未曾離開過,忙碌的工作讓我“不按時吃飯,深夜工作”都成為常態(tài)。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大部分患者轉危為安出院了,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對于此次支援工作,雖然沒能去湖北,心里有些遺憾,但哪里都是戰(zhàn)場,響應號召,不管是援鄂還是衛(wèi)瓊,我澎湃的心都是一樣的,我們只是在不同的城市同一崗位上做著同樣的事。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疫情傳播勢如破竹,倘若有人問我:怕嗎?我必然回答:我怕!但我不能退縮,不許退縮,絕不退縮!迎刃而上是作為一位醫(yī)護人員,作為一位重癥??谱o士,作為一名護士長唯一的選擇。我知道在這兒工作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堅強的,在家里,她們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孝順的兒子,而在這,他們就是堅不可摧的排頭兵!記得有一天上午到負壓病房里查房,發(fā)現一位護士蹲在病房里,我問她怎么了,因生理期肚子疼,我便扶著她到外走廊坐下對她說:“如果不舒服就回宿舍休息吧,我來上!”這位護士說:“護長,沒事,我一會就好了,護長您每日每夜的在這工作太辛苦了!”聽到這話時,我百感交集,心里特別感動,只要你們都好好的,病人也好好的,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連續(xù)工作了21個日日夜夜后,重癥病人都陸陸續(xù)續(xù)轉了出去,從最先收治的3例重癥到最多收治的8例重癥患者,直至到我出來隔離時,負壓病房僅剩2例重癥患者,我們一起走過了負壓監(jiān)護室最艱辛的時光,結束14天的醫(yī)學隔離期后,戰(zhàn)友們都健健康康的,直至這時,我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來了!
多年后,想起“衛(wèi)瓊”戰(zhàn)役的這段時光,我想依舊會讓我回味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