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民盟上海市委機關的青年志愿者,上了“學習強國”
近日,在“學習強國”上海學習平臺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新江灣城的優(yōu)秀青年防疫志愿者中,有一位深受居民好評的青年志愿者——民盟上海市委機關干部劉丹。
“哪里需要我們就去哪里幫忙”
參加防疫志愿服務,劉丹并沒有考慮太多。前些日子,她從同學那里得知社區(qū)需要防疫志愿者,她就開始通過網(wǎng)絡等渠道查詢報名志愿者的相關信息。“我之前做過志愿者,也曾在團委工作過,所以一直對這方面信息比較關注,我看到了招募防疫志愿者的信息,就立刻進行了報名。”不久,劉丹就收到了報名成功的通知,被安排協(xié)助國安路社區(qū)進行志愿者服務工作。
劉丹告訴我們,未復工前,她一般在工作日參加志愿者工作,逐漸復工后,她的志愿工作基本都在雙休日進行。“疫情期間,哪里需要我們就去哪里幫忙。” 志愿者們聽從安排,有的放矢,讓志愿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
長期以來,劉丹一直關注志愿者工作。2006年至2007年,她積極參與西部計劃的志愿者招募活動,成為西藏自治區(qū)團委中的一員。時隔多年,現(xiàn)在的她又變成了社區(qū)防疫志愿者中的一員。
劉丹說,自己在志愿服務中收獲了很多溫暖與感動。執(zhí)勤中聽到居民的一聲感謝;看到居民因為自己的幫忙,很快找到快遞時的喜悅;忙碌不停的居委會書記,在烈日和寒風中送來的一點慰問……點點滴滴,都讓她心里倍感溫暖。
“即使很辛苦,也值得了”
“我執(zhí)勤的小區(qū)有很多居民志愿者,其中一個小區(qū)幾乎都是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每天接力守在小區(qū)門口。”談及志愿者工作,劉丹不停地分享著身邊其他志愿者的故事。“我們這里有一個研究生,從2月到現(xiàn)在幾乎沒休息過,即便街道團委沒有排班他也堅持每天到崗打卡;還有一個90后志愿者為了給后來的志愿者參考,整理了一個志愿服務寶典……”
說到最感動的事,劉丹提起了在尚景園和保安師傅們一起檢查進出車輛。“保安師傅特別辛苦,風吹雨淋都要挨個檢查,每輛車都要打開后備廂。”想到當時工作場景,劉丹幽默地說:“那兩天可能是我這輩子打開后備廂次數(shù)最多的日子了,我還掌握了很多打開后備箱的技巧。”令人欣慰的是許多居民都很支持,每當車子臨近門口,后備廂門就自動打開了。
看到居民們的配合,大家都會對居民說一聲:“謝謝你們!”居民往往會回一句:“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說到這,劉丹表示:“即使很辛苦,也值得了。”疫情之下,他們生動地詮釋了“我們?nèi)κ刈o,你們溫柔以待”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