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澄:期待“鄉(xiāng)村小劇場”回歸讓幸福生活看得見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日期:2022-03-07
出生淮劇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唱念做打樣樣在行,《祥林嫂》《小城》《趙五娘》《太陽花》等代表作廣受歡迎,她是江蘇省淮劇團一級演員陳澄,同時也是全國人大代表,這次全國兩會她帶去了建設“鄉(xiāng)村小劇場”的建議,她希望人民群眾有幸福可追、有戲可聽、有演員可看。
壓腿、水袖功、跑圓場、反復打磨某一個動作細節(jié)……練功房里青年演員們認真排練著,陳澄在一旁邊看邊時不時走上前指導一二,“這是我的二徒弟、三徒弟、四徒弟,這是我大徒弟,名師帶徒的徒弟。”陳澄的徒弟們各年齡段都有,藝術(shù)一代一代傳承著??粗贻p一代,陳澄也有自己的擔憂:“大劇院觀眾大部分認名角兒,盡管這些年通過中帶青,一場戲名師演一半,青年演員演一半的形式,盡可能多地讓觀眾認識他們,但這遠遠不夠,年輕演員需要不斷地演出才能成長。”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今的陳澄作為淮劇名家,廣受觀眾喜愛,很多喜歡陳澄的觀眾會到她抖音上留言,希望有更多的機會看她的演出,看到接地氣的地方戲種。一邊是青年演員亟待更多的演出機會錘煉,一邊是觀眾對文化藝術(shù)的熱切期盼,怎樣讓觀眾能夠欣賞到更多的文藝演出,年輕演員有更多的演出機會呢?
2019年5月,江蘇省淮劇團在南京博物院連演7場,小而精的劇場,場場爆滿,這給陳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將藝術(shù)和惠民連在一起的平臺載體不正是演員與觀眾之間的通道嗎?陳澄給這種小而精,受眾300-500人,扎根并服務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小劇場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鄉(xiāng)村小劇場”。相對于大劇院而言,這種小劇場規(guī)模小、投入小,運營靈活,功能多樣,既可以承載公益類演出,也可以承擔成本小、票價低廉的小型商業(yè)演出。這樣的形式可以讓青年演員得以歷練,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得到滿足,還能促進各種文藝樣式交流互動,于是陳澄開始走訪調(diào)研。
通過走訪,陳澄發(fā)現(xiàn)除了一部分近年來新建的鄉(xiāng)村小劇場功能較為配套之外,大部分鄉(xiāng)村小劇場存在設備陳舊、活動力差、疏于管理、配套不全等方面的問題,部分還存在安全隱患。一部分小劇場燈光、音響條件不夠,不能滿足正常演出需求;一部分小劇場被搞成“多功能活動室”、“一站式服務廳”,演出功能基本喪失;一部分小劇場設施設備具備演出條件,但是配套、維護人員缺乏,經(jīng)常是“關(guān)門大吉”。這些都影響了小劇場功能的正常發(fā)揮。
“通過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來推動‘鄉(xiāng)村小劇場’建設。”談及如何實現(xiàn)“鄉(xiāng)村小劇場”,陳澄信心滿滿,希望這次帶去的這個建議能夠讓人民群眾有幸??勺贰⒂袘蚩陕?、有演員可看!
責任編輯:曹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