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民盟浙江傳媒學院支部召開全體盟員學習十九大精神的專題會議。本次會議由民盟浙江傳媒學院支部主委葛繼宏主持,學院黨委統戰(zhàn)部應邀參加會議。

支部主委葛繼宏與副主委瞿有甜首先組織全體盟員重點學習了十九大報告中有關“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內容,以及由學院黨委宣傳部編印的《政治理論學習參考——十九大精神學習專輯一》。

葛繼宏表示,文化自信絕不是一個口號,應當是有深厚根基、能夠真正踐行的事。作為一個傳媒人,我們要學會講好中國故事,要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育人工作高于一切,要培養(yǎng)好講故事的能力,以傳媒學子的滿意為宗旨,讓學生真正得到了引領和提升,也將學校美譽度傳播出去。塑造好自身的文化,才會有真正的自信。

瞿有甜表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在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要理解“四個偉大”的內在邏輯,真正做到準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科學理論,深刻理解和把握十九大報告的要義。

盟員何仁富教授分享了他對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體會。他談到,我們生活在一個獨特的偉大的時代是幸運的,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我們要具有文化自信、民族文化復興的使命感。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傳統文化做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如何將其與當下每一個生命成長發(fā)展連接起來是自己甚至學校要思考的課題。要將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落地扎根在中國文化的塑造上。

幾位青年教師分別談了個人切身體會,王艷清老師談到了自己家鄉(xiāng)陜北近年來的生態(tài)、教育環(huán)境變化,風沙少了、環(huán)境好了、村子里不再有孩子因為貧窮而沒有書讀,這些都反映了一個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十九大展示的藍圖是我們真正看得到的。袁媛老師談到“要讓孩子堅定自己的方向”,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應不忘初心,從自身做起,做好本職工作,授業(yè)解惑,讓學生能堅定理想信念,明確發(fā)展方向,為未來的人生打好堅定的基礎。 

會上,盟員教師們還結合日常的授課經驗進行發(fā)言。楚艷芳老師認為作為一名古漢語教育者,應不忘本來,吸收未來,面向未來。陳景娥老師當前正在進行浙江當代“村歌”研究,她認為村歌的興盛說明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也反映了老百姓對生活、祖國和黨的熱愛。所以新時代要發(fā)出新的聲音,謳歌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唱響主旋律。金艷老師談到了學校藝術團精神文化建設,作為指導老師,她總是讓學生進行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要學生發(fā)現身邊的好人好事,弘揚平凡中的不平凡,這就是當下主旋律主題內容。通過自己的跨界知識去引導學生,有很多思政元素值得大家思考。石蓓老師更是從自身錄音教學工作出發(fā),提出如何將錄音技術工具與文化相結合,引發(fā)了在場盟員的共鳴與熱烈討論。

支部在會上還進行了一系列相關校園藝術文化、文化扶貧等工作探討,鼓勵盟員為校干實事、敢發(fā)聲,與民盟工作相結合,共同為推動學校文化發(fā)展建設做貢獻。

責任編輯:葛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