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妇搡bbbb搡bbbb,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床上开车疼痛有声音,综合久久高清免费,黄色片在线播放,六姊妹在线阅读,把冰棍放b里会怎么样,久久中文字幕在线播放,老爹很强小说

當前位置:首頁 > 盟史縱覽 > 史筆春秋

百感交集送亦代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05-03-03

   

                                                                李景端

    馮亦代走了,盡管早有思想準備,但噩耗傳來,仍難以自制。追思亡友,頓時往事翻騰,百感交集。


    一感萬分悲痛。亦代于我,既是長輩,又是摯友。1979年冬我初創(chuàng)《譯林》雜志,因譯載英國偵探小說《尼羅河上的慘案》一文,挨了當時一位外國文學權(quán)威"一棍",被指貴 "趨時媚俗","倒退墮落","不知把社會主義飄到哪里去了",使《譯林》和我面臨極大的政治與組織壓力;那肘,在全國文學期刊編輯工作會議上第一個為《譯林》伸張衛(wèi)義的就是馮亦
代。這次風波過去以后,亦代以他豐富的文學修養(yǎng)和翻譯知識,熱心地給了我多;方面的幫助,使我從拭個門外波;轉(zhuǎn)變?yōu)?,翻譯出版界的』名基層領(lǐng)導。'回首這個歷程,我真必感激亦代這位引領(lǐng)我成長的引路人。如今,師長仙游,摯友永別,寧不痛感哀悲呼!
                                 
   二感無奈的寬慰。亦代曾九次中風,病情時好時羞,1999年我那次去醫(yī)院看他時,他雖不能走路,但還能用上海話與我對話,對我?guī)Ыo他的南京鹽水鴨還挺高興??上]多久,身體日趨衰落,在神志不清的這幾年,不僅對亦代是一種折磨,而且也招致宗英大姐及亦代子女們無盡的焦慮?,F(xiàn)在,亦代終于高壽仙游,對他對親人均可謂是解脫,面對這樣的"喜喪",我難免產(chǎn)生一種無奈的寬慰。


     三感好人一生不平坦。亦代1913年生于杭州,1936年從上海滬江大學畢業(yè)后,一輩子同文化結(jié)下難解之緣??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在香港、重慶積極投身左翼戲劇運動,特別是1941年后,他利用時任國民黨政府造幣廠副廠長的身份,幫助和支持了許多抗日進步的文化界人士,那時淪陷區(qū)來的文人,誰沒飯吃沒地住,多找?guī)n代想辦法,難怪:趙丹說,若不是馮亦代,重慶左翼戲劇運動很難生存。解放后,亦代作為民盟的骨干成員,編書辦報寫文章,為新中國的文化建設(shè)做了不少好事??删褪沁@樣一位好人,后來竟以"為胡風伸冤"為由被打成"右派"。其后的遭遇可想而知。平反以后,亦代因為沒當宮,不過一介文人,仍不時碰到冷遇、另眼,乃至不公平的事,對此亦代始終笑對坎坷。難能可貴,此情可堪。


    四感高尚風范留人必。亦代寫過一本散文集,取名《龍?zhí)准?,自?跑一輩子龍?zhí)??!ひ啻簧鷲壑耍?愛管閑事",乍看的確是區(qū)區(qū)跑龍?zhí)?的小事,但從中透出的卻是克己利他、崇尚真情的高尚風格。僅就我所知,董樂山也因被錯劃"右派"而很長時間想不通,即使平反后也一度郁郁寡樂,亦代就幫他做了許多思想工作。1981年夏,我邀請亦代南下參加連云港筆會,那時我還不認識樂山,亦代為使樂山散散心,要我也向樂山發(fā)去邀請,由此促成了我與樂山、鼎山兄弟的友誼。樂山曾對我說過,亦代的散文,字不多,也不算華麗,但讀后久久有余味;亦代為人也跟他的散文一樣,做的雖是小事雜事,但有時常給人幫了大忙。宗英大姐對我講過,喬冠華平反后,曾特意請馮亦代喝茅臺酒。這不僅因為在香港、重慶時,亦代幫過喬冠華許多"小事"的忙,還因為亦代夫婦曾是喬冠華與龔澎婚姻的媒人,何況這后一件事還不能算小事呢。亦代以"龍?zhí)?自居自得,而這種"龍?zhí)拙?,正是一種高尚風范,將永留人心。


     五感回首生平堪告慰。綜觀亦代一生,最值得告慰的,不是民盟中央常委的頭銜,不是既光榮又坎坷的歷史,甚至也不是那多卷本文集;我認為,應該是他留在眾多人心中的好口碑。亦代一生喜歡交朋友,大凡影劇,文藝,翻譯、出版、民主黨派等各界、都有他的好友,至今看到聽到的,幾乎都是對亦代的稱贊和欣賞。對外開放早期,香港與內(nèi)地有些文化活動,常通過亦代來聯(lián)絡(luò)促成,以至香港一些朋友呢稱亦代為"文化大使"。特別要說一句,亦代晚年最堪欣慰的,那就是與宗英大姐喜結(jié)連理。這一對浪漫的黃昏戀,既是文壇的一樁佳話,更使這一對老人煥發(fā)出遲到的青春。自從安娜去世后,亦代一直郁郁不樂,以至鼎山有次問我,亦代是否得了老年癡呆癥。可是,打自亦代新婚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亦代與宗英二人不僅筆耕不止,而且琴瑟相諧,相糯以沫。有次我笑問宗英,亦代都快得老年癡呆癥了,你怎么想起嫁他?大姐答,二哥(指亦代)一向愛幫人,好人應有好報,為了表示"臨終關(guān)懷",我才嫁給他。聽此戲言,亦代得意地在旁傻笑。目睹此情此景,我真替亦代高興。近日又聽亦代之子馮浩對我說:"感謝宗英媽媽,是她來了,才使我爸多活了十幾牢。"講得好!這話不僅為亦代告慰,也足以讓宗英大姐告慰。戀情也好親情也好,能讓人多活十幾年,都值了。

    也許還有六感七感------行了,就留在心里與天上的亦代慢慢敘舊吧!亦代,請走好!


                                                                                 轉(zhuǎn)自 中華讀書報

責任編輯: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