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盟史縱覽 > 史筆春秋
做人做官當如張瀾——觀《民主之瀾》有感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10-03-22
張瀾先生作為民盟的先驅(qū)和精神領(lǐng)袖,他高尚的品德和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為我所敬仰,一直以來希望寫一點東西表達內(nèi)心的情懷,但唯恐不能完全表達這位偉人的精神和品質(zhì),有失偏頗,故而輟筆至今。這種情感抑郁在心,久久不能釋懷。適逢全國“兩會”之際,一部敘寫張瀾先生為民主、自由奮斗終生的電視劇《民主之瀾》開始熱播,我興奮不已,對老人家那種久違的情感伴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而四處彌漫,越來越濃,使我不得不寫一些東西,來表達一個晚輩民主人士對老人家的緬懷和思念。
28集電視劇《民主之瀾》以張瀾先生為追求民主、富強和民族獨立而頑強奮斗的一生為主線,濃縮了中國近百年波瀾壯闊歷史中的重大事件,真實地再現(xiàn)了以張瀾先生為代表的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民主思想、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zhì)和清正廉潔的作風,感人至深,寓意深刻。我不想用太多的筆墨來敘述劇本的故事情節(jié),評價這部電視劇,我認為這部電視劇很適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我國建國已走過60多年的今天,對于如今處在和平盛世中的人們,能夠懷念這些為民主、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是多么的重要,歷史沒有忘記那個紛亂的年代,人民沒能忘記那個有著錚錚鐵骨的民主斗士,我很感激!我很欣慰!
張瀾的一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在共和國的政府里,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中國,一路走來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數(shù),而在每個時代都能在政治舞臺上身居要職并且能力挽狂瀾的人,除了他老人家絕無僅有。他的一生,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當時這個千瘡百孔民不聊生的國家,他為新中國的締造和復(fù)興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世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是民盟的精神領(lǐng)袖,是做人的楷模,是為官者的典范,做人如此,做官亦如此,做人做官當如張瀾!
一、做人做官當以德為先,德才兼修。德者,為人之魂。張瀾先生德高望重,品格高貴,胸懷天下,心系蒼生,憂國憂民,生前被稱為“川北圣人”。古人把“勵志自強”、“自律改過”作為品德修養(yǎng)的基本態(tài)度,強調(diào)“吾日三省吾身”,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張瀾晚年時作《四勉·一戒》:“人不可以不自愛,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強,而斷不可以自欺。”這是其一生的立德準則,而且他用自己的一輩子去踐行。這不得不令人欽佩,難怪朱德、羅瑞卿等都以曾是張瀾先生的學(xué)生為其榮,會有毛澤東給予的極高評價:“表老啊,你的人好,德好,你是與日俱進??!”(張瀾字表方,大家習(xí)慣稱他為“表老”)。這種高貴的品德對我們很有教育意義,作為一個盟員,一定要很好地學(xué)習(xí)我們先驅(qū)的高貴品質(zhì),做到德才兼修,在這喧囂的社會中做一名道德典范。
二、做人做官當氣節(jié)長存,浩然正氣。張老剛正不阿,愛憎分明,有著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錚錚鐵骨。在保路運動中,為了民族的存亡,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張瀾先生以一介布衣知識分子振臂疾呼,英勇挺身于“保路”前列,槍口相向而面不改色,大刀橫頸而志不可奪。正像他說的“心里只想保路、保權(quán)、保國、保川,就沒想過保命”,這種革命氣勢能不讓敵人膽戰(zhàn)心寒嗎?有人稱之為“幸而未死的譚嗣同”不為過之。張瀾不為權(quán)貴所動,這種凜然正氣貫穿于整個劇情,體現(xiàn)在張老的一生,這種圣人之風范,人格之魅力,使封建權(quán)貴為之而敬畏,反對勢力為之而折服。蔣介石既佩服張瀾,也害怕張瀾,曾想拉攏張瀾,請他出任監(jiān)察院長,但遭到斷然拒絕,以至于敗逃臺灣時,也下了死命令,要將張瀾沉入黃浦江,不愿意把他留給共產(chǎn)黨。毛澤東敬佩張瀾,向他請教建國方略,曾有言“表老啊,你是一面旗幟,插到哪里都在那里飄揚”。
三、做人做官當理想遠大,要有作為。人活著,總要有志向,活得有價值。張瀾有著明確治國理念和政治理想,一生高舉和平民主大旗,踐行著教育救國的政治路線。他不僅是位偉大的愛國者和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在他青少年時,留學(xué)日本,注意對日本的考察,認為日本強盛,除政治實行民主維新外,還十分重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他本著教育救國的思想,在家鄉(xiāng)南充和成都主持學(xué)政,創(chuàng)辦新學(xué),重視職業(yè)教育,爭取民主斗爭??箲?zhàn)救國時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在參政議政,爭取民主斗爭的同時,仍致力于教育事業(yè)之發(fā)展。1938年,他根據(jù)周恩來的建議,在家鄉(xiāng)南充創(chuàng)辦了建華中學(xué)。一生都奔波在教育救國的路上,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辦小學(xué)、中學(xué)、女校和大學(xué)等,實行新式教育,尤其在任成都大學(xué)期間,他敢為天下先,大力提倡學(xué)術(shù)思想自由,信仰自由,兼容并蓄,禮賢下士,聘請各界人才到成都大學(xué)任教,以育天下英才為樂。自始至終堅持愛國民主辦學(xué)的方針,堅持用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學(xué)生,反對封建思想和國民黨黨化教育。這對于我們占盟員主體的教育界盟員來說無疑是做人做事的標桿。
四、做人做官當心系百姓,清正廉潔。張瀾高風亮節(jié),始終以人民和國家利益為重,忍辱負重,做人生活儉樸,做官亦公正清廉。他熱愛著自己的民族、深愛著土地上的黎民百姓,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偉大實踐者,他慷慨助人,資助學(xué)生,出錢辦學(xué)堂,幫窮苦人還債,自己卻生活拮據(jù),讓抄他老家的人空手而歸、打劫他的空歡喜一場。張瀾任四川嘉陵道道尹,主持川北庶政。在職兩年,勵精圖治,懲治貪官污吏,廢除苛捐雜稅,舉廉能,除惡霸,革陋規(guī),去稗政。蔡鍔將軍稱其為:“今日之管仲”。張先生一生高官不斷,但貧困如故。其老母和夫人劉慧征一生務(wù)農(nóng)稼穡,清貧度日。盡管如此,張瀾先生心系蒼生,權(quán)不為私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些所作所為,讓人想起如今的貪官污吏,不由得汗顏滿面。當前,我們的領(lǐng)導(dǎo)干部要學(xué)習(xí)張瀾的那種品質(zhì),學(xué)習(xí)那種為人民、清廉的品質(zhì)。如果我們像張瀾那樣去傾聽人民的呼聲,去解決人民的困難,現(xiàn)在的許多問題就會有辦法,就會有政策,就會得到解決。這種精神,對我們很有現(xiàn)實意義。當今的官員們要是都像張瀾先生這樣,我們的社會會更美好。
張先生一生沒能盡到孝子責任,他以天下蒼生為父母;一生沒能照顧好自己的家,他以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為家;一生沒能留給后輩財富,他以自己的精神和品質(zhì)為財富。2009年,我有幸接待了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即張先生之孫女張梅穎女士,在陪伴的幾天里,她的直言不諱,愛憎分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如今看完《民主之瀾》,這種印象更加熟悉、清晰和厚重,我知道,這就是張家的家風,他的后輩們正繼承著張先生的一種精神努力前行著,于是,我作為一個民盟成員更有必要整理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這也是撰寫此文的又一緣由。
《民主之瀾》首播已接近尾聲,老一輩革命家光輝形象卻已鐫刻到觀眾心中,張瀾和張瀾精神也已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中。張先生的一生教會了人該如何做,官該如何做當,偉人斯去,精神永存,讓我們秉承老人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沿著張瀾先生所走過的道路,緊密依靠共產(chǎn)黨、擁護共產(chǎn)黨,立足本職,為黨、為國、為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奮斗! (民盟寶雞市委主委 寶雞市政府副秘書長 富 君)
責任編輯:馮鵬飛
做人做官當如張瀾——觀《民主之瀾》有感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10-03-22
張瀾先生作為民盟的先驅(qū)和精神領(lǐng)袖,他高尚的品德和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為我所敬仰,一直以來希望寫一點東西表達內(nèi)心的情懷,但唯恐不能完全表達這位偉人的精神和品質(zhì),有失偏頗,故而輟筆至今。這種情感抑郁在心,久久不能釋懷。適逢全國“兩會”之際,一部敘寫張瀾先生為民主、自由奮斗終生的電視劇《民主之瀾》開始熱播,我興奮不已,對老人家那種久違的情感伴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而四處彌漫,越來越濃,使我不得不寫一些東西,來表達一個晚輩民主人士對老人家的緬懷和思念。
28集電視劇《民主之瀾》以張瀾先生為追求民主、富強和民族獨立而頑強奮斗的一生為主線,濃縮了中國近百年波瀾壯闊歷史中的重大事件,真實地再現(xiàn)了以張瀾先生為代表的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民主思想、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zhì)和清正廉潔的作風,感人至深,寓意深刻。我不想用太多的筆墨來敘述劇本的故事情節(jié),評價這部電視劇,我認為這部電視劇很適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我國建國已走過60多年的今天,對于如今處在和平盛世中的人們,能夠懷念這些為民主、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是多么的重要,歷史沒有忘記那個紛亂的年代,人民沒能忘記那個有著錚錚鐵骨的民主斗士,我很感激!我很欣慰!
張瀾的一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在共和國的政府里,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中國,一路走來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數(shù),而在每個時代都能在政治舞臺上身居要職并且能力挽狂瀾的人,除了他老人家絕無僅有。他的一生,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當時這個千瘡百孔民不聊生的國家,他為新中國的締造和復(fù)興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世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是民盟的精神領(lǐng)袖,是做人的楷模,是為官者的典范,做人如此,做官亦如此,做人做官當如張瀾!
一、做人做官當以德為先,德才兼修。德者,為人之魂。張瀾先生德高望重,品格高貴,胸懷天下,心系蒼生,憂國憂民,生前被稱為“川北圣人”。古人把“勵志自強”、“自律改過”作為品德修養(yǎng)的基本態(tài)度,強調(diào)“吾日三省吾身”,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張瀾晚年時作《四勉·一戒》:“人不可以不自愛,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強,而斷不可以自欺。”這是其一生的立德準則,而且他用自己的一輩子去踐行。這不得不令人欽佩,難怪朱德、羅瑞卿等都以曾是張瀾先生的學(xué)生為其榮,會有毛澤東給予的極高評價:“表老啊,你的人好,德好,你是與日俱進??!”(張瀾字表方,大家習(xí)慣稱他為“表老”)。這種高貴的品德對我們很有教育意義,作為一個盟員,一定要很好地學(xué)習(xí)我們先驅(qū)的高貴品質(zhì),做到德才兼修,在這喧囂的社會中做一名道德典范。
二、做人做官當氣節(jié)長存,浩然正氣。張老剛正不阿,愛憎分明,有著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錚錚鐵骨。在保路運動中,為了民族的存亡,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張瀾先生以一介布衣知識分子振臂疾呼,英勇挺身于“保路”前列,槍口相向而面不改色,大刀橫頸而志不可奪。正像他說的“心里只想保路、保權(quán)、保國、保川,就沒想過保命”,這種革命氣勢能不讓敵人膽戰(zhàn)心寒嗎?有人稱之為“幸而未死的譚嗣同”不為過之。張瀾不為權(quán)貴所動,這種凜然正氣貫穿于整個劇情,體現(xiàn)在張老的一生,這種圣人之風范,人格之魅力,使封建權(quán)貴為之而敬畏,反對勢力為之而折服。蔣介石既佩服張瀾,也害怕張瀾,曾想拉攏張瀾,請他出任監(jiān)察院長,但遭到斷然拒絕,以至于敗逃臺灣時,也下了死命令,要將張瀾沉入黃浦江,不愿意把他留給共產(chǎn)黨。毛澤東敬佩張瀾,向他請教建國方略,曾有言“表老啊,你是一面旗幟,插到哪里都在那里飄揚”。
三、做人做官當理想遠大,要有作為。人活著,總要有志向,活得有價值。張瀾有著明確治國理念和政治理想,一生高舉和平民主大旗,踐行著教育救國的政治路線。他不僅是位偉大的愛國者和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在他青少年時,留學(xué)日本,注意對日本的考察,認為日本強盛,除政治實行民主維新外,還十分重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他本著教育救國的思想,在家鄉(xiāng)南充和成都主持學(xué)政,創(chuàng)辦新學(xué),重視職業(yè)教育,爭取民主斗爭??箲?zhàn)救國時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在參政議政,爭取民主斗爭的同時,仍致力于教育事業(yè)之發(fā)展。1938年,他根據(jù)周恩來的建議,在家鄉(xiāng)南充創(chuàng)辦了建華中學(xué)。一生都奔波在教育救國的路上,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辦小學(xué)、中學(xué)、女校和大學(xué)等,實行新式教育,尤其在任成都大學(xué)期間,他敢為天下先,大力提倡學(xué)術(shù)思想自由,信仰自由,兼容并蓄,禮賢下士,聘請各界人才到成都大學(xué)任教,以育天下英才為樂。自始至終堅持愛國民主辦學(xué)的方針,堅持用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學(xué)生,反對封建思想和國民黨黨化教育。這對于我們占盟員主體的教育界盟員來說無疑是做人做事的標桿。
四、做人做官當心系百姓,清正廉潔。張瀾高風亮節(jié),始終以人民和國家利益為重,忍辱負重,做人生活儉樸,做官亦公正清廉。他熱愛著自己的民族、深愛著土地上的黎民百姓,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偉大實踐者,他慷慨助人,資助學(xué)生,出錢辦學(xué)堂,幫窮苦人還債,自己卻生活拮據(jù),讓抄他老家的人空手而歸、打劫他的空歡喜一場。張瀾任四川嘉陵道道尹,主持川北庶政。在職兩年,勵精圖治,懲治貪官污吏,廢除苛捐雜稅,舉廉能,除惡霸,革陋規(guī),去稗政。蔡鍔將軍稱其為:“今日之管仲”。張先生一生高官不斷,但貧困如故。其老母和夫人劉慧征一生務(wù)農(nóng)稼穡,清貧度日。盡管如此,張瀾先生心系蒼生,權(quán)不為私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些所作所為,讓人想起如今的貪官污吏,不由得汗顏滿面。當前,我們的領(lǐng)導(dǎo)干部要學(xué)習(xí)張瀾的那種品質(zhì),學(xué)習(xí)那種為人民、清廉的品質(zhì)。如果我們像張瀾那樣去傾聽人民的呼聲,去解決人民的困難,現(xiàn)在的許多問題就會有辦法,就會有政策,就會得到解決。這種精神,對我們很有現(xiàn)實意義。當今的官員們要是都像張瀾先生這樣,我們的社會會更美好。
張先生一生沒能盡到孝子責任,他以天下蒼生為父母;一生沒能照顧好自己的家,他以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為家;一生沒能留給后輩財富,他以自己的精神和品質(zhì)為財富。2009年,我有幸接待了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即張先生之孫女張梅穎女士,在陪伴的幾天里,她的直言不諱,愛憎分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如今看完《民主之瀾》,這種印象更加熟悉、清晰和厚重,我知道,這就是張家的家風,他的后輩們正繼承著張先生的一種精神努力前行著,于是,我作為一個民盟成員更有必要整理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這也是撰寫此文的又一緣由。
《民主之瀾》首播已接近尾聲,老一輩革命家光輝形象卻已鐫刻到觀眾心中,張瀾和張瀾精神也已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中。張先生的一生教會了人該如何做,官該如何做當,偉人斯去,精神永存,讓我們秉承老人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沿著張瀾先生所走過的道路,緊密依靠共產(chǎn)黨、擁護共產(chǎn)黨,立足本職,為黨、為國、為人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奮斗! (民盟寶雞市委主委 寶雞市政府副秘書長
責任編輯:馮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