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盟史縱覽 > 史筆春秋
觀《民主之瀾》有感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10-05-25
電視劇《民主之瀾》講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半個多世紀了。上個世紀的1955年,當他以83歲高齡在首都北京的一家醫(yī)院里安然辭世的時候,他的身份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
今天的年輕人也許不再知道他的名字,然而,提起開國大典上站在毛澤東身后那位身穿長衫、銀髯飄拂的老者,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印象。他就是張瀾。開國大典上身著打補丁的長袍,正是這個匪夷所思的獨特形象把張瀾留在了中國歷史瞬間,留在了迅速稀釋的集體記憶里。也許這并非一個偶然,描述這位老人一生的際遇,乃至種種言談行狀,匪夷所思將是一個常被提及的詞匯。然而,在共和國的政要里,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中國,一路走來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數(shù),而關鍵時刻在政治舞臺上起舉足輕重作用的,張瀾是有代表性的人物。
張瀾的大半生,都處于政治斗爭的漩渦之中,他和各個時代當權者的關系曾被后人猜測不已。若論國共兩黨領袖人物對張瀾的態(tài)度亦是異常鮮明。蔣介石佩服張瀾,卻很害怕他,乃至逃往臺灣的時候也斷不能把他留給共產(chǎn)黨,下了死命令要將張瀾沉入黃浦江。毛澤東發(fā)自內(nèi)心敬佩張瀾,向他請教建國方略。毛澤東說:“表老啊,你是一面旗幟,插到哪里都在那里飄揚”。
1946年留給中國人的注定將是無限的遺憾和悲哀。蔣介石在談判桌上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jié)果,于是再一次試圖武力奪取。3月,國民黨的六屆二中全會徹底推翻了政協(xié)會議的各項決議。10月11日 ,在攻占中共解放區(qū)張家口后,認為共產(chǎn)黨大勢已去的蔣介石宣布,將于11月12日 召開國民大會。當天,周恩來宣布中共拒絕參加國民黨違反政協(xié)決議召開的偽國大。作為國共之間的第三種力量,此時此刻,民盟是否承認和參加國大便顯得至關重要。在國民黨無孔不入的欺騙拉攏和分化瓦解下,南京的民盟中央一時人心浮動,關鍵時刻周恩來出現(xiàn)在民盟總部,他向黃炎培和羅隆基建議,對民盟是否參加國大這樣的重大問題,應向主席張瀾請示。周恩來站在電話機旁,急切地等待著張瀾從成都打來電話,等待著張瀾的表態(tài)。張瀾在電話里說:民盟絕對不參加國大。他聲音很洪亮啊。在電話機旁的周恩來聽到“決不參加國大”這個答復,流下了感激的眼淚。這個答復讓中共放心了。
張瀾先生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chuàng)始人,是民盟的驕傲。作為民盟盟員要學習張瀾先生等廣大知識分子的愛國民主思想、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zhì)和清正廉潔的作風。作為政協(xié)委員更要以張瀾先生為榜樣,積極履職,為民謀事,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風雨同舟,肝膽相照,共創(chuàng)祖國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馮鵬飛
觀《民主之瀾》有感
來源:中國民主同盟網(wǎng)站 http://www.itjx.net [大] [小] 2010-05-25
電視劇《民主之瀾》講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半個多世紀了。上個世紀的1955年,當他以83歲高齡在首都北京的一家醫(yī)院里安然辭世的時候,他的身份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
今天的年輕人也許不再知道他的名字,然而,提起開國大典上站在毛澤東身后那位身穿長衫、銀髯飄拂的老者,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印象。他就是張瀾。開國大典上身著打補丁的長袍,正是這個匪夷所思的獨特形象把張瀾留在了中國歷史瞬間,留在了迅速稀釋的集體記憶里。也許這并非一個偶然,描述這位老人一生的際遇,乃至種種言談行狀,匪夷所思將是一個常被提及的詞匯。然而,在共和國的政要里,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新中國,一路走來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數(shù),而關鍵時刻在政治舞臺上起舉足輕重作用的,張瀾是有代表性的人物。
張瀾的大半生,都處于政治斗爭的漩渦之中,他和各個時代當權者的關系曾被后人猜測不已。若論國共兩黨領袖人物對張瀾的態(tài)度亦是異常鮮明。蔣介石佩服張瀾,卻很害怕他,乃至逃往臺灣的時候也斷不能把他留給共產(chǎn)黨,下了死命令要將張瀾沉入黃浦江。毛澤東發(fā)自內(nèi)心敬佩張瀾,向他請教建國方略。毛澤東說:“表老啊,你是一面旗幟,插到哪里都在那里飄揚”。
1946年留給中國人的注定將是無限的遺憾和悲哀。蔣介石在談判桌上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jié)果,于是再一次試圖武力奪取。3月,國民黨的六屆二中全會徹底推翻了政協(xié)會議的各項決議。
張瀾先生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chuàng)始人,是民盟的驕傲。作為民盟盟員要學習張瀾先生等廣大知識分子的愛國民主思想、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zhì)和清正廉潔的作風。作為政協(xié)委員更要以張瀾先生為榜樣,積極履職,為民謀事,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風雨同舟,肝膽相照,共創(chuàng)祖國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馮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