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到鄉(xiāng)下,我都喜歡在老屋的前前后后轉(zhuǎn)一轉(zhuǎn),希望看到童年時代的龍眼樹,重溫龍眼樹下的那段無憂無慮的生活。
粵東北的客家地區(qū),人們喜歡在門前屋后種上一些果樹,最常見的是龍眼樹和柚子樹。我記得走出我們村祖屋的左邊,是夾雜著種下的幾棵龍眼樹和柚子樹。這些樹都有10多米高,長勢很好,小小的我抬頭看樹,有點遮天蔽日的感覺。每逢龍眼花開或柚子花開,這里便是我們玩耍的地方。我喜歡潔白的柚子花,聞起來特別清香,調(diào)皮的我們總愛爬上柚子樹摘柚子花;如果遇上有刺的樹丫,我們就在樹下用竹竿敲落柚子花,然后用報紙包好帶去學(xué)校,上課時也偷偷地聞,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而龍眼花雖然沒有那么好看,但也一樣的清香怡人。我們不摘龍眼花,但喜歡在樹下玩耍;夏天還可以爬樹捉知了,或者捉彩色的象鼻蟲,特好玩。
柚子是客家人喜歡吃的水果,但種的人并不多,倒是種龍眼樹的人家特別多。即便是現(xiàn)在,人們也喜歡在自家房屋前后種上幾棵龍眼樹。每逢春夏之際,龍眼郁郁蔥蔥,零碎、淡綠的花并不引人矚目,但花香從枝葉間飄出來,也是沁人心脾。小時候,在我們村祖屋的右邊有一戶人家,是個獨居的老人,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龍眼樹似乎成了她生活的“伴”。她家門前是個小院子,院子里沒種什么其他植物,但幾棵龍眼樹長得特別茂盛。每當夏季結(jié)果的時候,望著那飽滿又飄著香甜味的果子,我們這群孩子就直咽口水。就像孫悟空望著鮮甜的蟠桃,貪吃的我們早已忍不住了,心里盤算著啥時候爬上樹大吃一頓。其實,從開花時節(jié),我們就惦記著龍眼啥時候成熟,因此,到了收成時節(jié),我們自然就會偷摘這里的龍眼。我們彎腰鉆過低矮的圍攏小院子的灌木叢,爬上龍眼樹,坐在結(jié)實的樹丫上,伸手就去折密密麻麻擠滿了龍眼果子的枝葉。我們一邊摘、一邊吃,直到吃飽了,才肯從樹上下來。當然,也有被老人發(fā)現(xiàn)的時候,但等她靠近時,我們早已跳下果樹一哄而散了。其實,我們最高興的時候便是大人們在樹上摘,我們就在樹下?lián)屩?,吃飽了,又在樹下追逐玩耍?o:p>
那時,家家戶戶摘下來的龍眼多是賣給鎮(zhèn)上的供銷社,或極少的個體商戶。也有些人家喜歡曬龍眼干,然后把龍眼肉剝下來自家吃,或等供銷社來收購。孩子們知道龍眼核是可以拿去廢品收購站賣錢的,于是我們便跑去龍眼樹下,拾撿地上的龍眼核,或者到村里隨處轉(zhuǎn)轉(zhuǎn),把大人丟棄的龍眼核洗干凈、曬干,再拿去賣錢。龍眼核并不值錢,我們就是覺得好玩而已。我記得當時是幾分錢一斤,辛辛苦苦積攢了一大袋,才賣了二三角錢。但我們已經(jīng)很高興了,畢竟自己也當了一回“有錢人”嘛。我們可以把這一點一滴的錢存積起來,然后拿著這些錢去買連環(huán)畫,或者買一些橡皮、鉛筆之類的學(xué)習(xí)用具。
那些年,龍眼樹并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進行細致周到的人工種植,人們往往任其自然地在房前屋后開花結(jié)果,卻也長得生機勃勃,花果茂密的時節(jié),龍眼樹成了家鄉(xiāng)的一大風(fēng)景。我慢慢知道,相比于柚子樹,龍眼樹似乎更容易隨遇而安,那些單薄、零碎的龍眼花的確不起眼,只是到了掛果的時候,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這些年來,老屋前后自然生長的龍眼樹、柚子樹等已經(jīng)不多見了,村里新栽種的龍眼樹也大多種在新建樓房的院子里,甚至成為綠化樹,被嚴密地呵護起來。因而,恐怕也不會再見到有野性的小孩子爬樹偷偷摘龍眼了吧?
我至今懷念那些龍眼樹,懷念龍眼樹下的那一段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