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qū)W成語,有一個印象很深的詞叫做“曇花一現(xiàn)”。聽了老師的解釋,我就開始在小小的心靈里猜度這曇花到底有多可憐——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它所有的卻只是轉(zhuǎn)瞬即逝的剎那芳華,緊接著的就是凋靡、萎敗。這感覺一直持續(xù)著,直到多年以后我第一次見到盛放的曇花。

一位詩人朋友家里養(yǎng)了一盆曇花,近10年的光陰里他從未提及,時常拜訪的朋友一去就扎進書房也不曾留意,很少上門叨擾的朋友更是無從知曉。某一天,他忽然一通神秘的電話將三五好友全部約到家中。朋友們到了,詩人才說,根據(jù)他多年的經(jīng)驗,家里的曇花必于是夜綻放,這是請大家賞花來了。座中人對曇花都是只有耳聞卻從不曾目睹,一個個不免逸興遄飛、摩拳擦掌,卻不知到底要做些什么。

被特意擺放到客廳中央的曇花很知道體諒眾人急切的心情,并沒有讓我們等到夜深之時。晚上八點剛過,閑談中的人們忽然不約而同地感到滿室生香,性急的人便大叫:“開了!開了!曇花開了!”大家一窩蜂似地沖過去,連平日穩(wěn)重澹定的人都未能免俗??磿一ㄒ粚訉訜o比羞澀地打開它的花瓣,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徐徐綻放”;看曇花安靜雅致地持守自己并不長久的美,我才真正懂得古人為什么要為它“秉燭夜游”。

七八朵曇花相繼由花蕾變成花朵,屋子里除了甜甜的沁香再沒有別的氣息。有人專注拍照,有人靜靜賞花,更有人縮到角落伏幾揮毫賦起詩來。那一夜恰逢七夕,頗有靈性的曇花成就了一場意外的文人雅集。

我輕輕繞著這一人多高的植株,旁若無人般只管細細地看。曇花的花形呈漏斗狀,花色玉白。但那白卻不是平展展的白,湊近看去,竟像有著細膩花紋的素錦,上面有凹凸也有線條。曇花連花蕊都是一色的白,雌蕊纖長向外舒展舞如飛天,兩列雄蕊細密如流蘇,錯落有致,上面的花藥是一派嬌艷的嫩黃,不染微塵。曇花的花萼或青或紫,也都自然散落舒卷有態(tài)。從花朵的前端透過花蕊望向花萼的方向,一望無際的幽遠之感頓生于心。

除了這種無比幽遠的意境之美,曇花的奇異之處還在于它的花蕾不在莖上而在葉緣,由一根十幾二十厘米長的蔓懸吊著。雖是懸吊,那綻開的花兒卻不向下,而是朵朵向前,直撲賞花人的面目。還有,花朵雖是向前的,里面的花蕊卻一例向上,且纖毫分明,如同寄居在深窈仙洞中時刻打量外物的絕塵高士。這一切,都讓人只能嘆服造化的神奇。

這一晚,所有賞花人都驚奇地發(fā)現(xiàn),曇花從展露艷質(zhì)到收斂芳姿并不如此前傳說中的那樣匆遽,整個過程要持續(xù)三四個小時。善解人意的曇花讓我們在這個小小的時段里感受了一種特別璨然的美,旁觀了一朵花的“人生”全部,也更多了一份打造絢美、珍重芳華的靜默感悟。

曇花是沒有刺的仙人掌科植物,因為是木本,所以不用擔心它有今年沒明年。曇花一到夏秋之季就會在枝頭綴滿花蕾,你只需在有意無意之間候著某一個夜晚的清香暗度就是了。所以,曇花從不是“一現(xiàn)”,而是“屢現(xiàn)”的。它用一年甚至數(shù)年漫長的等待,換來一個必將如期而至的花期,那是它蘊蓄了力量、醞釀了情感之后總會得到的必然結果。正因如此,在沒有開花的日子里,它依舊以飽滿的狀態(tài)讓自己綠意盎然,綠意悠然。這是一種平靜而澹然的心態(tài),因為它知道所有力量的積蓄終有回報,它只用一襲素雅的剎那芳華便完勝了世間姹然絢麗的萬紫千紅!

人生不會永在聚光燈下,有長久的沉潛持守,方有一瞬的華美綻放。而當今季曇花令人眩目的璀璨悄然謝幕時,我們?nèi)耘f可以平靜期待下一輪次的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