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年,冬末春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fā),殘酷的疫魔在制造罪惡的同時,也讓無情的瘟疫教育了人民。昨天是今天的往昔,今天是明天的歷史,這場全民參與的戰(zhàn)“疫”,必將成為一本厚重的歷史教科書。讀它,就好似在人生的旅途中行走,有人喜歡回頭看著堆積如山的成就,也有人鐘情遙望嶄新的路。誠然,還有人希望從深思后的細細咀嚼中,更多地品味出一些深邃的哲理。
災難的塵埃,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時代的腳步始終在匆匆地行走,停不下來,歇不下去。緊伴著時代的行進,卻有災難不斷地跟隨,不經(jīng)意間惡魔一旦發(fā)作,齜牙咧嘴、張牙舞爪,災難揚起的每一顆灰塵落在世人的頭上,都足以把整個人壓垮。新冠病毒就是這樣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塵埃粒子”,它來勢洶洶、猝不及防,置人于厄運甚至奪去人的性命,并給更多的人帶來深深的痛苦和創(chuàng)傷。
當我們一邊擦拭著眼角的淚水,一邊讀著這樣的文字或看到這樣的畫面:那個在冷風颼颼的黑夜里,凄厲地喊著“我要媽媽”的孩子;那個跌跌撞撞追趕著丈夫的靈車,撕心裂肺大哭的妻子;那個相繼送走被病毒奪走的父母,自己在街頭失聲嚎啕“我該怎么辦”的漢子;那個白發(fā)人送走黑發(fā)人,卻又要接著撫養(yǎng)幼小孫兒的無奈老人……多少生命從此隕落,多少家庭分崩離析,人類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顯得那樣渺小、那樣脆弱、那樣無力。
痛定思痛,我們是否還記得恩格斯的那句警世之語:“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的確,我們曾滿足于對野生動物饕餮的口欲,滿足于對人類生命共同體擄掠的快感,然而恰恰忽視了同與我們爭奪地球的小小病毒進行過多少次較量的嚴重教訓。無疑,我們在這場戰(zhàn)“疫”中終將必勝,但是,還有沒有下一次以及再下一次的疫情呢?“以后的日子該怎么辦?”我們都不能忘卻,戰(zhàn)“疫”永遠在路上。
雪山崩塌,飛濺的每一片雪花都不是無辜的。有一則外國寓言是這樣說的:正當高聳入云的雪山是一道潔白的風景線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在那兒撒嬌似地爭享著那份美麗;而當雪山轟然坍塌,每一片飛濺起來的雪花又都會說與自己無關。寓意表達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對此,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經(jīng)意味深長地發(fā)出感慨:“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雪山崩塌的時刻,每一片雪花都不是無辜的,都要負起自己的那份責任。
瘟疫襲來,黑云壓城,本應是舉國歡樂祥和的日子,為了守住生命之神,你我他中的每一個人都主動承擔了應負的責任。該宅家的宅家、該巡邏的巡邏,該前進的前進、該“逆行”的“逆行”……聽從指揮、行動有序,決不能退卻,也不能越矩。畏縮者是“蟑螂屎”,自暴者就是“爆米花”,老百姓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有國才有家?;蛟S,有些人在單位原本沒有多少存在感,然而在這次疫情中,每個人都處于事件的中心,都沒有“打醬油”,都積極扮演了自己擔當?shù)慕巧?o:p>
責任重于泰山。疫情伊始,西南的一位醫(yī)生帶著一張支援證明和三袋“尿不濕”獨自駕車1300公里,歷經(jīng)17個小時到達武漢。出門前11歲的兒子問道,能不去嗎?他回答:“你是希望爸爸當一個懦夫,還是迎難而上?”擔任消殺工作的物業(yè)經(jīng)理每天爬兩棟33層的高樓忙著消殺,家人不理解,她的回答是,“人要有一份責任心”。待到疫情結束,他們可以繼續(xù)回歸原來的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更多的人會像“硬核”醫(yī)生張文宏那樣,“疫情過了,我自然會安靜地走開”。責任,原本就是這樣一種境界。
大海洶涌,浪濤中的每一滴水珠都蘊藏著能量。大海的能量有多大,只須看那一排排洶涌奔騰的浪濤,氣勢磅礴,一往無前。那是因為大海時時刻刻能夠容納百川,無窮的力量源于大海中每一滴水珠、每一片浪花的凝聚,它“讓生命永遠激昂,讓世界充滿博愛,讓有情者牽手徘徊,讓有志者展現(xiàn)風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從院士到護士、從軍人到民警、從干部到市民,各行各業(yè)、條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出數(shù)不清的散發(fā)正能量的英雄和勇士。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選擇了那些在勇敢和退縮之間挺身而出、敢說真話的人們,他們成為真正值得尊敬的英雄豪杰!鐘南山在一線日夜奮戰(zhàn),言之鑿鑿,鐵骨錚錚,方顯英雄本色,卻情到深處哽咽落淚;李蘭娟在病區(qū)接連工作十多個小時,那張仍然帶著微笑的臉龐,被口罩勒出了一道道血印,讓無數(shù)人為之動容;張笑春一句“多大的事情能有人命大”,振聾發(fā)聵的聲音,讓萬名患者化險為夷、“笑迎春天”。
此外,還出現(xiàn)一大批不知名的幕后英雄。身為檢驗技師的小姑娘,靠著一部手機導航,騎自行車、搭順風車,四天三夜跨越300多公里,趕回戰(zhàn)“疫”一線,只為“我不能后退”的信念;山東大漢自帶生活用品驅車趕往武漢,加入到為醫(yī)院裝卸、運送物資的志愿者隊伍,立志“疫情不結束不回家”;甘肅大哥驅車30多個小時,送25噸蘋果到武漢,只是為了感謝醫(yī)務人員,“要來盡一份心意”。太多最美的時代“逆行者”,從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形成了大海般的力量,共同撐起了疫區(qū)那片天。
明媚的春天里,綻放的每朵小花都構成春光春色。“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一片片小小的樹葉、一朵朵小小的花兒,多么微不足道,平時也許不會惹人太多的注意,但它們寄托著春的生機、夏的茂繁、秋的收獲、冬的追求。在戰(zhàn)“疫”中,就有許許多多普通人物,護士、服務員、環(huán)衛(wèi)工人、售貨員、快遞小哥等,表現(xiàn)出了一種愛而無私的大格局、大氣概,而他們往往只是淡淡地說一句,“換成你也會這樣做”。
疫情檢視了每一個人的靈魂,戰(zhàn)“疫”中,多少普通人心靈是那么純潔、心地是那么善良。一對醫(yī)生夫妻,丈夫不幸感染,妻子含淚強忍著整整一周沒去看望,原因很讓人心酸心疼:防護服緊張,舍不得浪費一件;一群環(huán)衛(wèi)工人在醫(yī)院做完保潔后,被要求隔離14天,退房時賓館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她們把所住的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一對剛剛訂婚的護士,推遲婚期同奔前線,立下了“生死相依,回來就結婚”的誓言,相互緊緊擁抱舍不得松手;13歲女孩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陸續(xù)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在定點醫(yī)院接受治療,社區(qū)女民警得知情況后,主動承擔起照料女孩生活的任務。
還有,丈夫朝著奔赴疫區(qū)的妻子呼喊著,“親愛的,聽到嗎,記得平安歸來!你平安回來我包做一年的家務”;外公和母親都在抗疫前線的16歲女孩,眼眶通紅地給一位肺炎患者寫信,加油打氣:“哥們兒,你要挺住,我把我的外公還有媽媽都借給你了!”3歲的小患者出院時,彎下小小的身板,向在隔離病房精心照顧自己的“護士媽媽”深深鞠躬;4歲弟弟哭著想見在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工作的媽媽,6歲哥哥“霸氣”開導:“媽媽不治病,人不就死了嗎?”舍小家為大家,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多少人在默默奉獻,傳承著中華民族的仁愛美德。正是那份極致的真愛,令人不由得潸然淚下!
在中華巨輪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2017年12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著重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在這艘巨輪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疫情來得迅速猛烈,防控部署極其嚴密,我國從上到下、從城到鄉(xiāng),億萬人參加了這場嚴峻的國家大考,“疫考”中所有人都是考生。社會的方方面面紛紛行動起來,表現(xiàn)出大愛無疆、全民戰(zhàn)“疫”的中國風貌,詮釋了新時代“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價值。
戰(zhàn)“疫”險象環(huán)生,“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一份份摁著鮮紅手印的請戰(zhàn)書,一個個緊急集結的堅毅身影,共產(chǎn)黨員站了出來。先鋒突擊,千軍萬馬援疫區(qū);舉國動員,人民利益高于天。有的共產(chǎn)黨員光榮地倒在抗疫一線的工作崗位上。庚子戰(zhàn)“疫”,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悟到: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
在榜樣無窮的力量感召下,風雨同舟、患難與共,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積極行動起來,他們通過捐款、捐物、建言、參戰(zhàn)等多種方式,以實際行動彰顯了貫徹始終的合作初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階層人士緊急組織起來,他們復工復產(chǎn),盡己所能,第一時間向疫區(qū)前線輸送愛心暖意;守望相助,同袍戰(zhàn)“疫”,海外僑胞人士自發(fā)聯(lián)合起來,他們心系祖國、心系家鄉(xiāng),利用各自的資源向國內輸送緊缺的醫(yī)療物資和用品;扶危濟困,共克時艱,民族宗教人士自覺動員起來,石榴緊抱、愛國愛教,共同唱響了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眾志成城團結奮進的時代強音。
“春天就要來,杜鵑就要開”,幸福的憧憬在未來,美好的生活在期待。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尚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容不得半點放松。勝利的曙光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眼前,同心勠力,堅決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讓我們一起譜寫出全民抗疫的新篇章,給后人留下2020大國戰(zhàn)“疫”這本厚重的書。
(作者單位:江西省政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