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民盟江蘇省委接到了一通特殊的電話。

來電者是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的秘書。這位秘書轉達了丁仲禮主席的委托:希望民盟江蘇省委務必代表他和民盟中央,去民盟常州市委李公樸支部主委倪建春的家中看望,并鼓勵倪建春戰(zhàn)勝病魔,早日康復。

民盟中央主席在百忙之中如此關心一名普通的基層盟員,這不尋常的委托究竟是為了什么?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倪建春又是何許人也?

我們在上海東方醫(yī)院的住院部見到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倪建春主委。他躺在病床上,手背上插著的靜脈注射針正在滴注免疫療法針劑。一道長達60多厘米的手術刀口從左側耳下一直延伸到右側耳下,橫貫下頜。他的精神看上去很好,笑呵呵地指著刀口對我們說:“我這也算是鬼門關走了一遭啦!”

表情輕松的背后,是他抗擊癌癥三年的艱辛,這已經(jīng)是他第二次因為鼻咽癌接受手術治療。在此之前,他在抗癌路上,接受了四次化療、31次放療和兩次手術治療過程。最近一次歷時九個小時的手術影響到了進食,也使他的聲音變得有些含混。

“老倪”為民盟

熟悉倪建春的人都親切地稱他“老倪”。

“老倪”其實并不老。他就像個小伙子,做起盟務工作來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入盟之前,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yè)家,他創(chuàng)辦的圣安高分子科技是行業(yè)內(nèi)的佼佼者,但他總覺得一生從商似乎并非自己的真正追求。2008年,倪建春加入民盟,他感到自己終于找到了真正的興趣和生命的全新意義,甚至索性將企業(yè)交給職業(yè)經(jīng)理人打理,自己一頭撲進了盟務工作中。“我是個完美主義者,要干就要用心。”言出必行,倪建春不斷用成績實踐著自己的信念:2010年,他被任命為民盟常州市新階層人士聯(lián)誼會的首任會長,為擴大民盟影響,他通過自己的私人關系邀請娃哈哈集團創(chuàng)始人、當時的全國首富宗慶后到常州給大學生們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方面的講座;請外交部禮賓司資深外交官倪惠圭給中學生做禮儀方面的講座;作為常州市政協(xié)委員,他連續(xù)提交了十余份提案,有的還被市政協(xié)評為優(yōu)秀提案。

但這些工作并沒有滿足倪建春回報社會的初心。他不斷思索,作為繼承李公樸、聞一多等先賢精神的民盟組織的一員,還能做些什么。2014年,紀念李公樸先生的“學公樸、做摯友”活動在其故鄉(xiāng)常州舉行。李公樸先生為了中華民族進步事業(yè)與和平民主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70多年來他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民盟人。這啟發(fā)了同為常州人的倪建春,何不以李公樸先生之名成立民盟支部,以傳承先輩遺志,讓公樸精神在時代洪流中閃耀光芒、指引后人?他隨即將這個想法向民盟常州市委提出,并得到了當時的主委趙忠和的大力支持。同年10月,民盟常州市委直屬的李公樸支部成立,這是全國民主黨派中首個以先賢名字命名的基層組織,倪建春當選為支部主委。自此,如同夢想插上了翅膀,他自少年時就懷有的英雄情結與現(xiàn)實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他一心想為民盟作出更大貢獻的愿望也有了新的實現(xiàn)平臺。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英雄,這個國家不就沒有信仰了嗎?”談到這里,倪建春有些激動,“英雄”這個令人心生觸動的字眼,始終是他不變的情結,也成了指引李公樸支部不斷前行的關鍵詞。支部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走公樸路、構建支部魂的“追尋公樸足跡萬里行”活動。倪建春帶領支部盟員們擎著印有“中國民主同盟常州李公樸支部”的大旗,從李公樸家鄉(xiāng)江蘇武進出發(fā),跨越五省六市,到淮安、上海、臨汾、延安、昆明等地尋訪公樸先生遺跡。一路上,盟員們循著公樸先生的足跡,聆聽公樸先生的故事,體悟那種支持他拋擲生命為之奮斗的理想信念、那種支撐中華民族歷盡劫波浴火重生的精神力量。萬里行程走完,他們的靈魂仿佛受到一次洗禮,每位支部盟員都將一路的所思所感撰寫成文,最后結集為《追尋之旅》公開出版。這些平實質樸的文字背后是一個個誠摯的靈魂向共和國英雄深深的致敬,是受到先賢感召的家國情懷的自然流瀉。這次主題活動還被收錄進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和各民主黨派中央聯(lián)合編印的《大道》一書。

這次旅途拉近了盟員間的距離,讓成立不久的李公樸支部真正融為一個大家庭。“支部盟員許多都是我親自發(fā)展入盟的。”倪建春說起這個集體目光都變得溫暖起來,“一個集體就要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有了凝聚力,大家才能齊心協(xié)力。”他就像這個家的主心骨和大家長,無論支部成員誰有困難,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他都傾力相助。倪建春的真心付出,換來了盟員們的無私奉獻,每次搞活動,盟員都會主動掏錢為支部奉獻。支部每年還有特殊盟費,按照自愿的原則繳納,數(shù)目從幾千元到一萬元都有,很多盟員都自愿多繳,為這個大家庭貢獻一份力量。

憑著這份榮譽感和責任心,在倪建春的領導下,支部工作做得風生水起。盟員們用三年時間樹立起了“宣傳先賢、倡導公益、關注民生、繁榮文化”的支部宗旨,開創(chuàng)了“一面旗、一條路、一首歌、一本書、一幅像、一個家”的“六個一”支部特色文化。兩年后,在此基礎上又續(xù)寫了支部特色文化新篇章:從“一本書”續(xù)編為《追尋之旅》、《我們的支部我們的家》和正在制作的《支部微刊百期匯》三本書;從“追尋公樸足跡萬里行”的“一段路”延伸至“崇尚英雄、關愛英雄、攜手同行”這條新時代致敬英雄的大路;從盟員之家這“一個家”擴展到與兄弟支部“共建活動基地”;從支部旗幟的“一面旗”到引領全盟基層支部紅旗飄揚;從支部盟員自唱“一首歌”到激發(fā)其他支部盟員傳唱這首《公樸戰(zhàn)友在行動》;設計了支部徽章和支部馬甲;創(chuàng)設了完善支部自主品牌的“微刊自媒體”平臺;錄制了支部匯報片,展示支部風采……在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上,支部也作出了不菲的成績,多條社情民意被常州市領導批示,多份提案被評為優(yōu)秀提案并被常州數(shù)家媒體刊發(fā)。支部教師積極參與常州民盟的“燭光行動”,向李公樸小學等學校捐贈價值數(shù)萬元的物資等。

一心為盟,無怨無悔,倪建春從盟務工作中收獲了無盡的快樂,也收獲了響當當?shù)某煽?。如今,那?ldquo;中國民主同盟常州李公樸支部”的大旗上已經(jīng)有600多個簽名,這些簽名中既有民盟中央主席、副主席,也有中國駐外使節(jié)、外國友人,既有各級統(tǒng)戰(zhàn)部干部、中共黨員,也有民盟各級主委、各地盟員……它無聲地訴說著李公樸支部的影響力正變得越來越大。李公樸支部先后被民盟江蘇省委評為先進集體,被民盟中央授予突出貢獻獎,李公樸支部盟員之家被民盟中央授予“優(yōu)秀盟員之家”,批準為“中國民主同盟學習實踐基地”,在全盟予以表彰,連續(xù)三任民盟中央主席都曾為李公樸支部題詞。在李公樸支部的帶動下,全盟以先賢命名的支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倪建春毫不吝惜自己的經(jīng)驗,對前來參觀學習的兄弟支部傾囊相授。幾年過去,李公樸支部從一開始的“孤軍作戰(zhàn)”,逐漸與包括盟內(nèi)基層組織、其他民主黨派和中共黨支部在內(nèi)的十多個支部締結了友好關系,不斷開展交流活動,共同進步,支部工作搞得紅紅火火。倪建春傾注了全部心血的李公樸支部也成了全盟乃至全國民主黨派中的標桿和先進典型。

民盟為“老倪”

然而正當倪建春把全部心思都撲在民盟的事業(yè)上、打算施展拳腳大干一番時,命運卻跟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

2016年12月,倪建春發(fā)現(xiàn)自己脖子上長了一個硬包,去醫(yī)院一查,結果不啻晴天霹靂:竟然是鼻咽癌!

人皆有眷戀生命之心。剛知道自己患癌的時候,倪建春不能說不恐懼,用他自己的話說,幾乎是“談癌色變”。癌癥治療過程之痛苦非常人可想象,他除了要忍受放化療的折磨、手術刀口的疼痛、術后進食的艱難和癌癥帶來的各種癥狀,還經(jīng)歷著長時間的心理煎熬。

但正如倪建春在采訪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全國盟員是一家”,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刻,民盟組織向他伸出了援手。從北京到常州,從民盟中央到民盟江蘇省委、上海市委、常州市委再到李公樸支部,許多熟悉或陌生的人,都被這位普通盟員的經(jīng)歷牽動著心。最先得知倪建春患病消息的是民盟中央副主席張平和宣傳部部長曲偉。張平副主席和曲偉部長此前就一直十分關心李公樸支部的發(fā)展,多次到支部考察,張平副主席還曾為李公樸支部“盟員之家”揭牌。聽說倪建春生病后,張平副主席十分掛念,親自給臥病在床的“老倪”打電話,詳細詢問了解病情,囑咐他一定要安心養(yǎng)病,還常在微信中跟倪建春交流,鼓勵他戰(zhàn)勝病魔,為他打氣。而宣傳部部長曲偉受民盟中央領導委托,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民盟上海市委,積極幫他聯(lián)絡擁有全國領先醫(yī)療技術的醫(yī)院;民盟上海市委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從上到下都十分重視,盟市委領導和盟員醫(yī)務工作者先后聯(lián)絡了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醫(yī)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yī)院、上海東方醫(yī)院等知名醫(yī)院的民盟組織,安排最好的醫(yī)生為他治療,盡心竭力;民盟常州市委領導聞訊后也到家中看望慰問;民盟南京市委等兄弟市盟組織和盟員、李公樸支部的盟員及其他支部也紛紛以各種形式送來鼓勵與祝福。這給了倪建春無限的希望和勇氣,也令他深深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每每提起都不禁慨嘆:“民盟中央領導和民盟組織都這樣關懷我這個基層盟員,這是多高的待遇,我太幸福了!”他手機里保留著張平副主席發(fā)給他的所有信息,不時拿出來看一看,這些鼓勵的話語像是暗夜中的燭火,給了他莫大的鼓舞,讓他擺脫了恐懼,樹立起了戰(zhàn)勝疾病的強大信心。

最為可貴的是,即使是在癌癥治療期間,倪建春也沒有忘記他仍是李公樸支部主委,他肩上還挑著盟務工作的擔子。許多人都認為他的情況肯定不適合繼續(xù)做盟務工作了,但他卻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后,立刻重新投入了支部工作中。“做盟務工作讓我快樂,還可以抗癌哩!”病魔沒有摧折他的精神,經(jīng)歷過癌癥的倪建春仿佛獲得了新生,懷著對民盟中央領導和民盟組織的感激之情,他一心想讓來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發(fā)揮更大作用。

養(yǎng)病的日子很清靜,他有了大量的時間思考,這時“英雄”這個不斷激蕩他心扉的詞又開始浮現(xiàn)在腦海,經(jīng)歷過生死的人,會對這個詞有更深的理解,也會對人世有更多的悲憫。幾年前他在歐洲游歷時,發(fā)現(xiàn)許多歐洲人民對自己國家的英雄懷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崇敬,人們自發(fā)地紀念,英烈墓前永遠擺著鮮花和燭火,甚至有人將婚禮地點選在烈士陵園。反觀我們自己國家的革命先輩,卻仿佛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甚至在被漸漸遺忘。倪建春很受觸動,強烈地產(chǎn)生了要為烈士們做些什么的想法。2018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實施,倪建春覺得時機成熟了,他要搞個“大名堂”——聯(lián)合盟內(nèi)以先賢名字命名的支部共同向全盟發(fā)起倡議,開展“崇尚英雄、關愛英雄、攜手同行”專題行動。他的倡議得到了全國20多個基層支部的熱烈響應。盟員們分頭走訪先烈遺屬,送去慰問金和專門制作的繪有英烈頭像的烙畫,上面還印有習近平同志的話,“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這一活動得到民盟中央的大力支持,也引起了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的關注,同時,倪建春罹患癌癥卻不屈不撓、不懈奮斗的故事也為更多人所知。2018年7月,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曉光及副主席張平到訪常州李公樸支部“盟員之家”,參加“中國民主同盟學習實踐基地”揭牌儀式。陳曉光常務副主席關心地詢問他的治療情況,鼓勵他一定保持樂觀、保重身體。這令倪建春非常感動,他告訴陳曉光常務副主席和張平副主席,他還有個雄心壯志,就是計劃到2021年英雄烈士保護法實施三周年之際,要完成對100位英烈遺屬的關懷活動。

這正是倪建春心中的大愛。雖身在癌癥的痛苦中煎熬,他心中所想的卻是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對他人的痛苦,倪建春總抱有深深的同情。手術后他在上海接受放療時,看到民盟山西省委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了為山西一位患白血病的年輕盟員募捐的倡議書。同為病患,倪建春對那種困境感同身受,他忍耐著病痛,堅持給民盟山西省委寫了一封信:“她還很年輕,人生的道路剛剛啟程,身為民盟大家庭中的一員,她理應得到這個大家庭中家人的關愛與呵護……”同這封信一起送抵那位盟員手中的,還有李公樸支部的6000元善款。對這件令人感佩的善舉,倪建春只是淡淡地說,“我們是以先賢名字命名的支部,更應該走在其他支部前列”。那一刻他想到的依然是他人、是支部,而忘記了自己也同樣是個絕癥病人。

還有一次,他的病需要盡快接受手術切除和病理化驗,因為上海的大醫(yī)院床位極為緊張,隨時可能通知他入院,他必須在常州家中等待。未知的病情令人十分忐忑,但他之前已經(jīng)答應湖北黃岡的聞一多支部,要去給支部盟員宣講“我心中的民盟”,介紹支部工作經(jīng)驗。一邊是耽誤了就得再等很久的手術機會和拖延不起的癌癥,另一邊是兄弟支部翹首以盼的經(jīng)驗交流,倪建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守信。宣講結束他即匆忙離開會場,甚至連黃岡民盟準備好的午飯都來不及吃一口,就又乘火車輾轉幾百公里回到了常州,令人不得不感慨,這哪里是個虛弱的病人,分明是個意志如鋼鐵的戰(zhàn)士!

然而,雖然倪建春并不把自己當成癌癥患者,但癌癥畢竟是現(xiàn)代醫(yī)學無法解決的棘手難題,無情的病魔依舊潛伏在暗處,伺機給他第二次重擊。雖然經(jīng)過了漫長的治療,他的鼻咽癌還是在2019年7月復發(fā)了,這次癌細胞侵犯的范圍更大,甚至部分擴散到了下頜骨上,連他的主治醫(yī)生都對他說:“這次手術我沒有把握成功了。”

但是倪建春又一次挺過來了,癌變的組織被成功切除。與第一次發(fā)現(xiàn)癌癥相比,他的心情樂觀了許多,在給張平副主席的微信中,他戲稱自己“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闖關一定成功!”幸運的是,當下最先進的針對靶向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的癌癥免疫治療劑僅針對PD—1高表達(50%以上)的患者才有效,而倪建春竟然高達90%!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再一次戰(zhàn)勝病魔,繼續(xù)創(chuàng)造奇跡。

民盟中央宣傳部部長曲偉曾說:“倪主委為這個支部盡心盡力,任勞任怨,每一位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被他感染,為他感動,并不知不覺地去關注他,幫助他……”“老倪”的故事感動了太多人,他的赤誠,他的專注,令許多人愿意無怨無悔地信任他,更愿意無私無畏地幫助他。

不久前,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在黑龍江考察途中聽說了倪建春的事跡,在得知他不息的奮斗精神和曲折的抗癌歷程后,深為所動。為了鼓勵他,丁仲禮主席特地委托民盟江蘇省委代表他和民盟中央,專程赴常州看望倪建春。“太感動了,太光榮了!”倪建春在得知丁主席委派人來看望自己時,激動得近乎哽咽,他說,這一天自己將永遠銘記。民盟的領導人在百忙之中心系一位普通盟員的故事,令人深深感喟民盟組織的溫暖,同時更讓人不由得發(fā)出慨嘆:“老倪”,他真值得那么高的榮譽!

如同精鋼在烈火焚身中實現(xiàn)了崇高的價值,如同鉆石在歷盡打磨中獲得了萬般光華,倪建春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打動著人們,也使他收獲了支持自身不斷前行的強大力量。如今,“老倪”還在戰(zhàn)斗,為了抗擊癌癥,也為了李公樸支部的未來,為了那許許多多他還在計劃中的宏大夢想。我們祝福“老倪”,愿他重獲健康,愿他永遠心如赤子,意如堅鋼,高擎李公樸支部紅色的旗幟,把代表著民盟一心為公、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發(fā)揚光大,把民盟上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深厚情誼不斷續(xù)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