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多次出現(xiàn)對不同人物饋贈衣服的描寫,分別是饋贈下人、窮親戚和寵兒。小說中饋贈衣服并非一個普通的舉動,其中蘊(yùn)含著深刻的潛臺詞,也對刻畫人物性格有烘云托月、明心見性的作用。
第一類是饋贈下人,可分為新舊兩種。王熙鳳饋贈的衣服一般是半舊的,或者是風(fēng)毛出得不好的,也就是自己不是很滿意的衣服。與此類似的有王夫人,比如王夫人賞過衣服給奉寶玉之命送花的秋紋,“太太越發(fā)喜歡了,現(xiàn)成的衣裳,就賞了我兩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橫豎也得,卻不想這個彩頭”。這是王夫人年輕時的衣裳,即也為舊物。王夫人和王熙鳳還曾經(jīng)都對同一個丫鬟襲人饋贈過衣服。王夫人贈給她“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子,蔥綠盤金彩繡綿裙”“青緞灰鼠褂”,王熙鳳贈給她“石青刻絲八團(tuán)天馬皮褂子”和“半舊大紅猩猩氈”。由于王夫人和王熙鳳都心知肚明,已經(jīng)確定了襲人未來會成為寶玉的姨娘,所以在這次襲人回娘家的時候特意把自己的衣服饋贈給襲人,讓她穿上超越身份的衣服,來顯示對她的重視以及侯門的氣派。然而這些衣服雖然頗為貴重,卻都是舊的,揭示了王夫人和王熙鳳一脈相承的對下人的簡傲和輕慢。
再看饋贈下人新衣服,這里為人處世的差別就更加明顯了。賈母讓王熙鳳把庫房里的軟煙羅“添上里子,做些夾背心子給丫頭們穿”。賈母饋贈下人新衣服的質(zhì)料不僅非常美麗,“有各樣折枝花樣的,也有流云卍福花樣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樣的,顏色又鮮,紗又輕軟”,而且極為名貴,連王熙鳳和薛姨媽等人都不認(rèn)識。賈母的軟煙羅,銀紅色的給林黛玉糊窗子,綠色的做一個帳子自己掛,并且也贈送給劉姥姥兩匹,其他的給丫鬟做背心。賈母并不因為有階級差別就存有分別心。同樣是饋贈下人新衣服,王夫人饋贈金釧新衣服反而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虧心。因為她把金釧趕出賈府導(dǎo)致金釧跳井,這對王夫人的社會形象造成一次嚴(yán)重的危機(jī)。所以給她的妹妹玉釧雙份的月錢,以及饋贈兩身上好的衣服作為棺材里的妝裹,就成了王夫人挽回形象的一種手段。
第二類是饋贈窮親戚。王熙鳳和賈母曾經(jīng)分別饋贈過邢岫煙和劉姥姥。王熙鳳饋贈給邢岫煙大紅羽紗,雖然這是出于平兒的倡議,但也是了解鳳姐的心,因為“鳳姐兒冷眼敁敠岫煙心性為人,竟不象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溫厚可疼的人。因此鳳姐兒又憐他家貧命苦,比別的姊妹多疼他些”。王熙鳳還曾經(jīng)送給劉姥姥一匹青紗,另一匹實(shí)地子月白紗作里子,兩個繭綢作襖兒裙子,還有兩匹綢子年下做衣裳穿。而賈母贈給劉姥姥的是別人送給她做壽的衣服,自己從來沒有穿過的。鴛鴦告訴劉姥姥說:“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服,都是往年間生日節(jié)下眾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收著也可惜,卻是一次也沒穿過的。昨日叫我拿出兩套兒送你帶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里穿罷,別見笑。”雖然同樣都出于惜老憐貧之心,對于王熙鳳來說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可是賈母更加難得,她沒有將自己穿過的舊衣服贈送給劉姥姥,而是饋贈了自己從沒穿過的新衣服,可見賈母對人的尊重。
第三類是饋贈寵兒,比如賈母曾經(jīng)分別饋贈給寶琴和寶玉鳧靨裘和雀金裘。饋贈寵兒的衣服不僅新,而且是特別罕見貴重的。鳧靨裘是用繁育期間的公鴨頭上才有的綠毛織成,可以想見要使用多少只野鴨才能做成一裘。清代秦福亭《聞見瓣香錄》曾記載,“鴨頭裘:熟鴨頭綠毛皮縫為裘,翠光閃爍,艷麗異常,達(dá)官多為馬褂,于馬上衣之,遇雨不濡”。北京故宮博物院至今保存著一件清代鳧靨裘褂,為圓領(lǐng)、對襟、平袖、后開裾式,身長145.5cm、裘片長9.5 cm、寬6.2 cm。全衣由約720塊裘塊疊壓縫制而成,這件鳧靨裘褂在移動時,隨著方向變換,閃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有時是藍(lán)綠色,有時泛出紫色,光彩奪目。雀金裘品質(zhì)更高,《南齊書·文惠太子傳》云,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織孔雀毛為裘,光彩金翠,過于雉頭遠(yuǎn)矣”。吳世昌先生在《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羽毛貼花絹”到<紅樓夢>中的“雀金呢”》一文中對雀金呢考之甚詳,并引吳梅村的詞為證:“江南好,機(jī)杼奪天工。孔翠裝花支錦爛,冰蠶吐鳳霧綃空,新樣小團(tuán)龍。”說明孔雀毛織物在清初確實(shí)存在。周肇祥先生在《國學(xué)叢刊》第四冊《故宮陳列所紀(jì)略》一文中也說:“乾隆時孔雀毛織成蟒衣……皆罕見之品。”價格更是相當(dāng)高昂,清初葉夢珠《閱世編》卷八記載:“昔年花緞惟絲織成華者加以錦繡,而所織之錦大率皆金鏤為之,取其光耀而已。今有孔雀毛織入緞內(nèi),名曰毛錦,花更華麗,每匹不過十二尺,值銀五十余兩。”寶玉的雀金裘還明確說是俄羅斯國出產(chǎn)的,可知更為珍貴。鳧靨裘和雀金裘材料相似,都是用比較罕見難得的羽毛制成。它們的外觀也很相似,皆為金碧閃爍。賈母先饋贈了寶琴鳧靨裘,又饋贈了寶玉雀金裘。賈母問寶琴的生辰八字,薛姨媽猜出賈母是希望與寶玉求配,但因?qū)毲僭缫言S給梅翰林的兒子,這件事情未能達(dá)成。然而,賈母先是賜給了寶琴鳧靨裘,帶眾人賞雪之際,“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后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賈母正在感嘆比仇十洲的《艷雪圖》畫上的還好,突然寶琴身后轉(zhuǎn)出寶玉,就在這一幕之后,賈母賜給了寶玉雀金裘。當(dāng)他們兩人披著材料、顏色都相似的兩件金翠輝煌的斗篷站在一起,真令人感慨是一對璧人。從這兩件衣服來看,賈母確實(shí)有撮合兩人的想法。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xué)饒宗頤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