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義什么樣
費孝通曾經在他討論中國鄉(xiāng)土社會人際關系的著作里談到,中國人特別看重兄弟情義。李銀河則說,有時這種兄弟情義超過夫妻關系。
那兄弟情義又是什么樣的呢?如此讓人眷戀不舍的兄弟靠一種什么樣的情義去厚重彼此的關系呢?
兄弟情義是互相不背叛,如果誰先背叛了兄弟,將是終身可恥的一件事。但兄弟情義決不是無原則遷就,而是在清醒的意識里做出的被人看重的選擇。從心里應許給兄弟的東西,就要去實現(xiàn)去完成,盡管誰也看不見,但承諾會讓人共鳴出靈魂深處的需要。生活不知什么時候讓我們人與人之間開始了懷疑,許多心里層面的內容被支解了,沒有了原來的模樣。而我們真正想抓住的,是烏托邦式的,是不能達到的理想。我們在現(xiàn)實中,能看到的是兄弟的樸素感情,當這種兄弟情義以一種非常實際的合力吸引我們時,一切仿佛都不是虛擬的,我們擁抱住兄弟,卻分明擁抱住了很多人的夢想與渴望。
兄弟,不只是一個詞匯。是以新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浮雕。兄弟情深,兄弟義重,兄弟兩肋插刀,兄弟義無反顧……那些最美最痛最能讓人流淚的故事和傳奇,就完全變成了兄弟的真實寫照。
我希望有一天能在時代的路途上,拾到這樣的故事,不只是讓它變成獨特的社會文化裝飾景觀,而是想堅定一種信仰,完成一種秉承。在“錢”占據(jù)市場的時候,“精神”總不能潰敗。我們不希望兄弟的詞匯里包裹著蒼白和貧困,所以,我們繼而上升兄弟的情感,從感情中恢復兄弟當年的記憶。這種樸實善良的努力,是挖掘兄弟的主旋律。
兄弟的解讀,沒有代溝,沒有時代的局限,但有一種殘酷的美。兄弟的命運是貫穿在人生旅途中的,沒有輕視、沒有嫌棄、沒有關鍵時刻的舍棄,兄弟間的情義不是演戲,不是給別人看的,是留在各自心底里的大片,精彩的大片?;蛟S我們誰都做不到沒有心理負擔,但活生生的人之間的豐富多彩的情感是我們付出后才能得到的。那種得到,很有魅力,過目不忘。
兄弟之間的情義是協(xié)作精神,厚重卻又很脆弱。我們小心翼翼地望著時,其實已經站在了維護的行列。兄弟就是兄弟,決不是騙局。我們要讓更多的人相信兄弟情義,首先我們自己要相信,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和溫暖,兄弟的詞匯里都有。
地域文化或許詮釋出若干個兄弟的版本,有時候,說兄弟情義,不只是說這個事兒,而是在說一種人生。
看看別人是怎樣思索的
“談人之善,澤于膏沐;暴人之惡,痛于戈矛。”其意是:稱贊別人的善行,對方所受的恩澤有如沐浴般舒適;暴露他人的惡行,對方所受的痛苦甚于刀槍。
這是賢人的思想。今天我們學習,反復品味著這些話,仍然會被一種敏捷的思維、中肯的言辭所打動。談及此話題,我想說,在我們想不明白、看不明白現(xiàn)實中的一些事情時,不妨看看別人是怎樣看待問題的,看看別人是怎樣思索問題的。
生活中,我們一直匆忙行走在各自的軌跡上,停不下腳步,也放不開步伐,矛盾而又無奈的因素總是不斷地去而復返,不解和一點點的感傷讓我們困惑。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都試圖給自己總結出一片童話世界來。然而,沒有,也不可能有。于是,羨慕的目光投向那些成功人士:他們怎么沒有煩惱呢?
成功的人們站在街頭,感覺著整個城市的喧囂,同樣把目光投向那些天真的、糖果紙一樣簡單的孩子:我永遠在這個年齡有多好啊。而孩子們是怎么想的呢?他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的媽媽:我什么時候才能長大?。?/p>
這都是沉浮不定的人生話題,是隨著情緒和感受起落的東西。我們不知道別人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認知世界的時間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有限的,連接美好與希望的心愿是共通的。從我們踏進這個社會的那一天開始,我們的夢想就被圈定在看不見的“明天”了,我們看不到“明天”的模樣,卻始終能聞到它的芳香。當我們一次次地被“明天”推在門外時,卻在別人眼里已經成為了景觀。我們看別人時,有時候也一樣。別人的發(fā)展雖然看上去如平靜的湖面并無波瀾。然而,他們的失敗和沮喪都埋藏在了漫天彩虹之外,那一頁滄桑經歷被他們輕松地抽了出來。
看看別人是怎樣思索問題的,看看別人是怎樣做事情的。我們會說服自己換一種角度換一種思維看世界。拉開別人思索的大幕,我們會看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會在別人的故事里發(fā)現(xiàn)自己的節(jié)拍,也會在閱讀別人時沉醉于那種“適者生存”的環(huán)境里。
因為“明天”是一張試卷,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補充自己的能量——來自各個方面的能量。我們無法趕上和超越別人時,我們可以憑借他們看世界的眼光和思想,對照著雕塑自己?;蛟S,他們身上的某種神韻,會呼喚出我們內在的力量。
路上,我們看別人,別人也在看我們。
風雨中,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