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洪成文

當下,師德師風問題愈演愈烈,原因十分復雜。既有教師的問題,也有行業(yè)的問題,還有社會的問題。師德師風問題不僅讓犯事者顏面掃地,也讓整個教育行業(yè)集體蒙羞。一名教師學術失范,往往損害一所學校的聲譽;幾起失德丑聞,毀掉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聲名。法律告訴我們:有人膽敢違反教育道德、侵害學生權益、剽竊他人成果、篡改實驗數(shù)據(jù),就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依法依規(guī)懲治他們,是法律的嚴肅性和道德的普遍性的體現(xiàn),無任何姑息和包庇的余地。然而退一步想,我們還是希望師風師德不出問題或少出問題。從這個角度看,為廣大教師建立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火墻”,不僅有價值,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解決師德師風問題的創(chuàng)意設想。

何謂“防火墻”?指的是為教師建立起某種有形或無形的墻,讓這道墻成為難以逾越的障礙,由此,可以大幅減少教師師德師風問題的出現(xiàn)。因為有了這堵墻,絕大多數(shù)教師會見而避之,除非思想有問題或走極端的人,才會對著“防火墻”橫沖直撞;有了這堵墻,即便少數(shù)教師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企圖翻越,也可能因為墻高,想翻也翻不過去,從而避免了師德師風問題的泛濫;極個別膽敢翻墻的亡命之徒,即便一時得逞,也會在“犯事”后受到巨大的心理折磨,承擔被懲罰的巨大代價。這與社會學的研究是相通的,一個社會再成熟,也難以杜絕全部犯罪。成熟的社會一定是能將犯罪比例降低到較低程度的社會。師德師風“防火墻”的建立顯然可以較大程度上阻止問題的大面積發(fā)生,從而起到凈化教育行業(yè)風氣的目的。

這面“防火墻”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予以建構:

首先,可以學習政法委經(jīng)驗,加強工作,讓更多教師理解作為教師的道德底線,透徹領會教師道德標準的內(nèi)涵和意義。知之越多,犯事者將越少。因此,有關單位應該在教師資格考試當中,強化師德師風的內(nèi)容,明確學術失范和違反道德的代價。與此同時,新教師入職培訓也應該融入相關內(nèi)容,使之認識到一走上三尺講臺,就要深諳講臺的神圣和教鞭的分量。教師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場所,也應該張貼教師的權利和倫理標準,起醒目之效。其次,行業(yè)組織也應積極主動做好對教師失范及懲戒的宣傳。比如,各級教育學會要根據(jù)師德師風的要求,細化教師道德標準指標體系,使其體現(xiàn)更多可操作性,警示更具有效性,從而達到阻止違規(guī)和違法的效果,讓問題教師望而生畏。最后,要與相關部門密切合作建立教師警示教育基地,通過觀看圖片展覽、參觀監(jiān)獄,讓受到法律懲罰的人給廣大教師現(xiàn)身說法,講述服刑人員的真實故事,反省他們給社會、給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自然可以收到良好的“防火墻”效果。如果單獨建立基地成本太高,也可以與政法系統(tǒng)聯(lián)合建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教育系統(tǒng)也要收集、整理和提煉系統(tǒng)內(nèi)的道德失范犯罪或違規(guī)案例,多準備活教材,以提高警示教育的針對性。

當然,有了“防火墻”并不意味著解決了師德師風問題的全部,“防火墻”也只是“一層紙”,如果有意為之,也沒有牢不可破的墻。“防火墻”的作用,還是要建立在以下三個方面:弘揚正氣、人人有責、持續(xù)維護。所謂弘揚正氣,就是要堅持習近平同志倡導的“四有”教師標準,不僅要有理想信念,而且要做仁愛之師。教師要堅持教育行業(yè)的道德標準,這一標準應高于其他行業(yè)。行業(yè)正氣得到普遍弘揚,師德師風建設“防火墻”的存在價值也就弱化了,所以建“防火墻”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使其失去作用。所謂人人有責,即“防火墻”的維護并不僅是某一個人的事,而應該是教育戰(zhàn)線全體教職工和主管領導的事。打個比方,如果有人膽敢翻越“防火墻”,任何教師都應主動制止,阻攔其鋌而走險的企圖。不能把道德失范者的行為看作“他人瓦上霜”,因為任何教師都不是孤立的,教師行業(yè)總是由一個個教師個體所組成的。所謂持續(xù)維護,是要注意在不同時期做好加固和維修的工作。護墻是長期的,持續(xù)維護是必要的,新形勢新情況下,也需要建設不同的墻,這樣,警示效果才能持續(xù)發(fā)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