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們確實應(yīng)該贊美土地!

初到嶺南,最使我驚訝的是土地竟是紅色的。那是讓人心跳的紅色,藍的天空下,紅的土地、紅的山裸露著,驚得我只會“啊啊”亂叫,竟失了語言。那是一種怎樣的紅呢?鐵紅?銹紅?黃紅?哎呀呀,反正是顛覆了我之前對土地是黑色的唯一認(rèn)知。

嶺南的土地不僅是紅色的,還不種糧食和蔬菜,目及之處皆是花草樹木和樓房。驚訝之際問朋友,這土地就種花花草草多可惜啊,如果種上麥子、稻谷、蔬菜,春來綠油油、秋來黃燦燦,既可以當(dāng)景看,又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多好?。∨笥研ξ彝晾厦?,不懂什么叫經(jīng)濟金融之城。

在紅色的土地上,我看到的是堅硬的水泥鋼筋在較著勁地長高變寬。雖不能給種子以生機,卻讓一幢幢特色各異的高樓大廈拔節(jié)而長,里面裝載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追夢人。這紅色土地四季長著不變的面孔,不知道凍土是它的遠房親戚,自然就不知道冬天里的黑土地是休息的;紅土地一年365天盡職盡責(zé)地滋養(yǎng)著花草樹木,天天、月月、年年驚艷著人們。

紅土地給了我有別于黑土地的意外驚喜。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一年四季都在水泥鋼筋房子里忙碌,感受不到來自季節(jié)與節(jié)氣的靈動與色彩,人像長了翅膀的鳥雀,整日飛翔在半空中。夜深躺在床上,耳朵里滿是汽車駛過地面的摩擦聲;立于窗前遠眺,視野里全是屋頂;唯有俯瞰,才偶爾看到空地上綠樹百花,噴泉流水,丘壑起伏,錯落有致。

能攥出油的黑土地就不一樣了。黑土唱著節(jié)氣的歌謠,在春播夏長、秋收冬藏中辭舊迎新,大地回暖,春雷滾滾,驚醒的不僅是地里的蟲子,還有地上的農(nóng)人。于是蟲蟻出動,蛙聲大作,百草返青,三麥拔節(jié),能發(fā)芽的都在發(fā)芽,能開花的都在開花,到處是噼噼啪啪芽爆的聲音。春天就熱鬧起來了,想關(guān)都關(guān)不住的。

農(nóng)人對土地的照顧比對孩子還精細。翻土、碎土、平整、起壟、點種、鋤草、施肥、收割,再翻土……這樣循環(huán)往復(fù)地給土地做著按摩,只為強健它的筋骨,放松它的身子,讓一茬茬糧食、一個個輪回完成土地的定律,在耕作、播種、收獲中連接著一代又一代人,無窮無盡。城市也一樣,樓房、街道、公園、綠化景區(qū)、生活場所都鋪展在土地上。人活一世,吃穿住行皆來自土地,所有的生命都意氣風(fēng)發(fā),長出種子的夢,奮斗的夢,豐收的夢。能不令人驚喜稱奇嗎?

土地有無窮的生命力。不管是什么色彩的土地,都在養(yǎng)育著我們。清明節(jié)站在祖先和親人的墳前,才明白自己從何而來、將向何處的根。枝再繁,葉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一代又一代的人終歸入泥土,化成泥土,增加大地的厚度。大地之土,正是生命無言的結(jié)局!

手捧泥土,突然有一種頓悟,我們所說的敬畏生命,是不是就是敬畏泥土?因為我們也終將歸入泥土,生生不息中,泥土里有我們要拜祭的祖先和要過的清明節(jié)。無論是黑土地、紅土地還是黃土地,都是我們生命的源和我們生命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