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從政壇到商界,從科技到文化,女性正在各個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以蓬勃堅定的姿態(tài)書寫歷史。然而,光鮮表象之下,新時代女性依然面臨著傳統與現代、家庭與事業(yè)、自我與社會期待的多重挑戰(zhàn)。

新時代女性應該是什么樣子?女性所倡導的社會尊重究竟是什么?圍繞這些社會議題的藝術性表達越來越多,有脫口秀中“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調侃,有閃光燈下涌現的以“大女主”為人設的女明星,還有影視劇中越來越多的女性群像戲……其中,2024年底上映的《好東西》,就是一部認可度很高的女性群像電影。宋佳、鐘楚曦、曾慕梅分別飾演的媒體行業(yè)單親媽媽王鐵梅、獨立樂隊主唱小葉、單親家庭的女兒王茉莉,展現了新時代女性多面復雜的形象。

這部電影的觀眾七成以上是女性。因此,該片被不少女性觀影者定義為“為‘30+’女性量身打造的、‘有人味’的現代勵志片”。女性究竟從中獲得了什么樣的情緒價值?作為一名該年齡段的女性,觀看電影后,我發(fā)現自己想要的竟然如此簡單:理解、關愛和支持。

《好東西》中的新女性可以是不完美的。2001年《新周刊》推出“她世紀”專題,并在幾年后為新女性做出定義:家庭的幸福也要,事業(yè)的成就也要;與男人一樣堅強的性格也要,女性化的柔弱體格也要;老辣的處世能力也要,美麗可愛的外貌也要……20余年后,《好東西》則給出了另一種定義:努力生活,享受人生,接納真實的自己,就是新女性。

“可你也是一個人吶,你不是鐵做的,不是超人,那是人就是會做不好,會脆弱,會無能,會需要幫助。”這是劇中小葉對王鐵梅的關心,也是導演送給所有女性的“雞湯”。

相較于之前,女性對自我認同與實現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成熟的理解。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質疑傳統性別角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家庭角色或單一的職場成就,而是追求更豐富的人生體驗和自我實現。事業(yè)、感情、物質基礎等不再是評價自我的標準,而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

《好東西》構建了一種以女性為主導的社會秩序。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好東西》導演邵藝輝在臺詞中,將這句話中的“女人”改成“男人”。這并不難理解,因為女性早已不再滿足于被動地適應社會規(guī)則,而是要主動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推動社會變革。在現實中,女性正以自己的方式重塑社會秩序。影片中,王鐵梅和小葉都是她們所在小圈子的領導者和意見領袖,當王茉莉問小葉女孩子應該怎么打鼓時,小葉說:“你怎么打,女孩就怎么打。”

《好東西》中的社會環(huán)境對女性友好而尊重。影片中的王茉莉被評為“人間清醒”,她敢于表達、敢于質疑、敢于拒絕任何壓迫她的力量。她的直白和理性讓人吃驚,尤其是對家庭的觀察、對父親界限的捍衛(wèi)、對自我邊界的堅持。周圍成年人對她的包容與愛,也為她構建起一個安全的表達空間。導演可能也想借這個形象表達:未來的女性,就應該是這樣勇敢、堅定地活著。

電影中,男性對女性的評價和定義仍顯世俗和功利,所以總被設計成笑點。相比之下,女性之間的溝通卻總是關注細節(jié),柔軟而真誠:“我喜歡你的眼睛,它很美,你的眼淚也很美。”

不難看出,《好東西》并不是關于女性勝利的故事,而是關于女性尋找自我價值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新時代女性的困境與覺醒、掙扎與超越。女性不是被定義的,而是在不斷的撕裂與重生中自我塑造的;女性主義不是要打倒男性,不是要建立女性霸權,而是要以更感性、更溫柔的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包容、平等的社會;女性力量也不在于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在于直面自己的內心,勇敢地活出真實的自我。

如果能讓你開心,那就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