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多家媒體披露,有不少風景名勝區(qū)和名人故居正在或已經(jīng)變成了私人“后花園”或少數(shù)富人觥籌交錯的“樂園”,令周邊群眾和廣大游客望而嘆息,行而卻步。

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云南大理洱海填湖建豪華別墅群”。文章說,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洱海公園,占地800多畝,依山傍水,風景無限。公園里的“情人湖”與洱海相隔,更是垂柳成蔭,輕舟蕩漾,是大理市民休閑娛樂和外地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但從2005年開始“情人湖”被填埋建成了“洱海天域”別墅區(qū)。美麗的“情人湖”不見了,當年30畝情人湖的柔柳拂風恍如隔世,取而代之的是國際風情商業(yè)街,五星級酒店和一棟棟豪華別墅群,洱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難以復修的破壞。當初施工時,附近村民見挖掘機、推土機填埋情人湖,紛紛上前阻止,但聽說是政府批準干的,很無奈。群眾痛心地說:美麗的“情人湖”被填埋了,就像看著自己的親人被殺死一樣。

在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一些馳名中外的名勝景點屢遭不測,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有報道稱,2002年,杭州市政府曾把“建設環(huán)湖綠地,實現(xiàn)還湖于民”的設想列為為市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投入數(shù)十億元巨資進行綜合改造和保護,遷走了大批非法占用環(huán)湖地帶的單位和住戶,拆除了阻隔游人視線的房屋與高墻,使西湖的實際面積基本達到了300年前的歷史水平。但好景不長,近來人們又發(fā)現(xiàn),一些名勝故居及周圍的草坪花園,又被一些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圈”回去了。過去游人還能自由出入的地方,現(xiàn)在只能隔門瞄望。也就是短短四五年時間,環(huán)湖沿線的黃金地段先后冒出了50家各式各樣私人性質的高檔會所。報道稱,一些較好地段的場所租金,以建筑面積每平方米每天四五元的價格收取。試想出租50來處名勝故居,一年的租金有多少?貪圖一時的經(jīng)濟“回報”,使當年“還湖于民”的良好構想和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得而復失。

為了眼前的區(qū)區(qū)小利,有些執(zhí)法者也視群眾呼聲于不顧,我行我素。近日有媒體報道,江西弋陽縣城管大隊,在城區(qū)人行道和市政道路上劃出100多個攤位,組織占道經(jīng)營的攤販競價拍租。此次拍租,城管部門收取了69家攤點的139390元。城管部門聲稱,他們是依據(jù)《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實施辦法》拍租的,是為了體現(xiàn)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但是不少攤販和附近居民卻叫苦連天:只管收錢,道路和市場誰來管理呢?有專家一針見血指出:政府原本不應該把最基本的城市公共設施轉化為商品去賺錢!

筆者認為,一切公共資源屬全民所有,具有不可剝奪和侵犯的公益性,只有保證全民共享,才可體現(xiàn)其價值的最大化。把諸如風景名勝、名人故居隨意變賣或出租,坐收漁利,不僅有違公德,也觸犯刑律。不管是以改造治理為名,還是以引進開發(fā)為名,或者以園養(yǎng)園為名,只要是侵犯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只要是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是不能容忍的。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風景名勝是不可再生的公共資源,所有人只有保護珍惜的義務,沒有踐踏和變賣的權利。尤其以公共資源搞權錢交易的,更是黨紀國法所不容。以破壞環(huán)境為代價,違法建造的“洱海天域”別墅項目,就是權錢交易催生的一項腐敗工程。其直接責任人,云南大理市委原副書記、市長段力,已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公職人員不能吃“雜糧”。在公園或旅游景點迎合富人志趣,剝奪群眾的游覽權,是違背民意的行為,吃著皇糧,又貪圖“雜糧”的舉動,是名目張膽地與民爭利。江西弋陽縣城管大隊的做法屬于什么,自己去對號入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