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一屆的奧運會,以她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如今她已經(jīng)不僅僅是各國運動員檢驗自己運動成績、拼搏成果的一次聚會、一個表演的舞臺,同時也逐漸成為了世界人民欣賞美、享受歡樂的一次盛宴。這足以體現(xiàn)出世界各國人民對體育的熱愛,對友誼的渴望,對和平的期待。

作為2012這個體育大年的收官盛事,倫敦奧運會在人們的期待中開幕了! 任何一屆奧運會的開幕式都是這屆奧運會最想表達的內(nèi)容與意境的集中體現(xiàn)。無疑,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也完成了對本屆奧運會“激勵一代人”理念的完美詮釋,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競技體育賽事的最佳指路明燈。

其實英倫三島的歷史積淀不可謂不悠久、不深厚,大不列顛的文化底蘊不可謂不堅實、不濃重,但開幕式并沒有力圖把大英帝國曾經(jīng)的所有輝煌都展現(xiàn)出來,而只是選取了其最有代表性以及最符合理念的部分——從田園牧歌到工業(yè)革命最后形成的鋼鐵五環(huán);從“女王”驚艷跳傘到“007”及憨豆的表演;最后到出人預料又寓意深遠的點燃主火炬……無不使人感到,她既表現(xiàn)了英倫的傳統(tǒng)又深刻地傳承了奧林匹克的精髓。

回想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厚重壯觀可以說是無與倫比,她既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底蘊的體現(xiàn),但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根深蒂固。由于幾千年來的封建統(tǒng)治對思想文化的束縛,我們所受的教育和熏陶,思想上強調(diào)唯上——服從、唯權(quán)——屈從、唯親——順從;行動上追求統(tǒng)一一致,限制個異,抵制“無序”……無論是龐大、壯觀的擊缶,還是驚險絕倫的疊羅漢,再加上不可思議的長卷高遠的點火方式等等,無不折射出我們的價值取向和傳統(tǒng)理念。盡管如此,我仍由衷地感嘆我們點火方式的雄偉、驚險,敬佩體操王子李寧年過不惑仍涉險圓滿完成了點火壯舉??v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可以明顯地感到我們所追求的“高、大、全”的理念無處不在。

反觀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他們的場面看似零亂但卻彰顯個性,富于生活氣息和人情味,給人以真實、溫馨、和諧的感受。整個開幕式全過程,既沒有大家猜想的“貝氏弧線”點火,也沒有體育明星大腕的火炬?zhèn)鬟f。萬人迷貝克漢姆僅僅作為“船夫”輸送了一把火炬。當英國歷史上惟一一位五屆賽艇金牌得主雷德格雷夫,手持火炬穿越為倫敦奧運出過力的工作人員所組成的列隊,護送圣火入場時,全場發(fā)出暴風驟雨般的掌聲。這是尊重,這是平等,這是全民參與的完美體現(xiàn)。就在這時更令人感動、思考的一幕發(fā)生了,由年事已高的老一代奧運人將火炬?zhèn)鹘o了7位充滿稚氣,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英國青年,由他們點燃各國代表團帶入會場的200多個銅花瓣匯聚成的主火炬。來自古奧林匹亞的火種,傳遞自普通民眾,經(jīng)過先輩之手傳給象征未來的青年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或多或少存在英雄情結(jié),不僅崇尚“英雄”,羨慕、喜愛“天才”,更不會否認他們的存在,忽視他們在各自領(lǐng)域甚至在歷史長河中所起的作用。但對“英雄”“天才”的界定和認知卻有不同的詮釋。我以為他們的可敬和偉大,并不在他們成功的瞬間,而在于他們的勤奮,他們的拚搏以及日以繼夜的努力和積累。與獲得“金牌”、“冠軍”者相比,我以為那些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的斗士更應該被稱之為“英雄”,更應該得到尊重和贊賞。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金牌、銀牌以至銅牌,又有多大區(qū)別呢?一個國家是否為體育強國、體育大國,不在于他們擁有多少塊金牌,而在于他們的體育健兒在明明知道沒有任何名次的情況下的堅持,在于當裁判出現(xiàn)錯判誤判時的淡定,在于臨場不亂榮辱不驚的精神。因為這些才是他們拼搏的體現(xiàn),他們參與的價值,體現(xiàn)他們思想境界的高遠。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倒感覺,獎牌總數(shù)的多少是否更具有代表意義和參考價值呢?因為這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在于積累,在于參與的廣泛,在于永不言敗的精神。

希望4年一屆的奧運會不僅僅讓我們收獲或多或少的金牌,國人們也不僅僅為那些金牌或喜或悲、患得患失。如果她還能促使我們真正地用偉大的奧林匹克精神去審視自己,審視國人,審視世界,我們離真正的體育強國、大國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