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變得好一點
我曾聽到不少家長講,成為四中人,是孩子、家長甚至整個家庭長久的愿望和理想。同學們之中也不乏出身于幾代四中人家庭的。但是,我要對你們說,今天,你們僅僅是穿上北京四中校服的學生。在今后的三年中,你們要完成從一個四中學生到一個四中人的成長,并在自己的一生努力去做一名杰出的四中人,一名杰出的中國人。在未來的三年中,你們要從一個四中學生成長為一個國家公民。所以我希望三年后,你不是一個僅僅用北京四中校服包裹起來的軀殼,而在北京四中校服的下面,有一顆高貴的心。
也許在接到北京四中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欣喜之余的你會產生對未來的思考。蘇格拉底曾言,“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我理解,他這里所說的生活,不是指衣食住行;他所審視的,不是生活的方式,而是生活的意義。如果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我們可以說,沒有意義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什么是有意義的生活呢?具體地說,四中人應當追求怎樣一種生活的意義呢?
幾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一句簡潔通俗的話來概括和表達我們對于生活意義的理解。我認為,有意義的生活就是,他或她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想到并實踐這樣一句話——讓世界變得好一點。同學們不要認為這是很大、很空、很假的話,它實際上包含了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應當具備的所有美德;這里的世界不一定是指整個地球和全人類,而是指你周圍的一切。對于你本身而言,世界就是你身邊的一切事物,它可以是指你的家庭、你的親人、你的同學、你的師長、你的集體、你的團隊,也可以指你學習和生活的教室,你上學放學經過的街道,你生活的環(huán)境,你要去的地方,你所接觸的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傊?,對于你本身而言,你周圍的一切——從腳邊的一方立足之地、身邊的每一個人到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更廣義地講,這里所說的世界,還包括一些無形的東西——社會生活中的規(guī)則、制度等,還包括由于你的行為對其他人和社會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將來當你成為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人的時候,你就應當為“讓世界變得好一點”負有更大的責任。
曾有一位你們的師姐到邊遠山區(qū)支教,她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男孩的故事。她寫道,“我忘不了那個最讓我感動的男孩子,在周圍同學紛紛報出自己遠大志向的時候,他勇敢地大聲說:‘我將來要掙好多錢,買挖掘機,我們家鄉(xiāng)路不好,我要給家鄉(xiāng)修路!’……那一瞬間我眼眶是濕潤的,這么小的孩子已經懂得不是日日考慮自己,一心想要盡自己的力量讓更多人生活得幸福,多么善良,多么可愛!”一個山區(qū)的孩子尚能如此,而你們應當如何呢?具體而言,“讓世界變得好一點”,就是讓你身邊的人好一點,讓你周圍的環(huán)境好一點。我希望,“讓世界變得好一點”這句話,能夠內化為你們生活的信念和理想。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讓世界變得好一點,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好,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
同學們,北京四中對你們而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基石。成功是你們的理想追求。但我今天還要講,對于一名杰出的四中人和杰出的中國人來說,世俗意義的成功,比如財富、名譽、地位的獲得,不是成功的全部內涵。如果你沒有通過閱讀經典不斷汲取人生的精華,如果你沒有待人接物時表現的優(yōu)雅氣質,如果你沒有養(yǎng)成文明生活的習慣,如果你沒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如果你沒有內心深處所恪守的行為操守底線,如果你沒有對神圣和崇高的敬畏與追求,如果你沒有忠誠、服務、誠信、博愛、悲憫等這些人類的美好品質,如果你僅僅掌握了獲取、占有、甚至掠奪社會或他人財富的技能而沒有絲毫對弱者的同情之心,如果你僅僅把個人幸福當成惟一的生活追求而不懂得憐憫、博愛、崇高和責任,如果有一天你身著名牌而對那些衣衫襤褸之人不屑一顧,如果有一天你趾高氣揚駕駛豪車擋住步行人的道路而心中沒有一絲愧疚,如果有一天你居高官享厚祿而不懂得人人生而平等,如果你的存在沒有能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點,你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杰出的四中人和中國人。
所以同學們,你們要認真審視和思考未來的生活,審視和思考你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其實,這些審視和思考應當貫穿你們的一生,而今天就是你們審視和思考的開始。
我們的根在農村
我們都來自農村。盡管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了城市中的生活,有了城市戶口,但我們的祖輩從農村走來,我們的根在農村。
50年前,我成為了一名小學生。第一次寒假過后開學,聽到很多同學興高采烈地談著假期回老家過年的情景,我心里羨慕極了,因為我沒有老家可回,盡管我聽說老家還有族人。我的長輩們早已從湖南走出來,在北京生活很多年了。在我的想象中,老家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我曾問過父母老家是什么樣子,也曾在夢中想象過老家的樣子。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一定是農村,那是我的祖輩生活和終老的地方。我們的根在農村。
今天我們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生活。與30多年前相比,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有了很大提升,這毫無疑問是國家進步的重要標志。但是,今天我要對同學們說,我們這些城市中的人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我們國家近幾十年來的快速發(fā)展和進步,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農民的利益為代價的。我們占有了他們的資源、成果和機會,甚至剝奪了他們的權利。所以,請同學們懂得這些,不要忘記他們,不要忘記和忽略在我們這個國家的十幾億人口中有那么一部分人,他們?yōu)槲覀兏冻龊蜖奚撕芏?,我們要感恩他們、報答他們?/p>
每天上班我經過菜市口時,總會看到一群修建地鐵的工人,蹲在馬路邊吃早飯??粗麄兠刻斐灾瑯拥脑绮?mdash;—一小盆稀粥、兩個夾著一點點咸菜的饅頭——沒有雞蛋,沒有牛奶,沒有那些我們認為營養(yǎng)早餐不應缺少的食品。清晨的各種車輛和掃地車從他們面前駛過,我想他們也一定沒有餐廳。他們每天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作,他們的飲食僅僅能維持身體新陳代謝的最低標準。他們每天揮汗如雨,為城市建設付出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為的是使我們享受僅僅花兩元錢就能得到的交通的便捷。
其實還有許多離你們更近的人。在我們學校打掃衛(wèi)生的師傅們、食堂的師傅們,他們大多數都來自農村,背井離鄉(xiāng),遠離親人,為我們服務。你們了解他們嗎?你們知道他們是從哪里來的嗎?你們知道他們的家里還有什么親人嗎?你們知道他們每天工作多長時間嗎?你們知道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嗎?……
在今年的開學典禮上,我們介紹了為農民工塵肺病病人拍攝紀錄片和為他們奔走呼吁的王詩毓師姐,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國家為塵肺病患者建立一個救助基金。塵肺病被一些發(fā)達國家稱之為“國家血債”,美國和日本分別在1930年和1975年宣布消除了塵肺病,但是在中國,今天塵肺病人還有千千萬萬,他們幾乎全是農民。他們?yōu)榱损B(yǎng)家糊口,在采石場,在煤礦,在礦山,在水泥廠,在缺乏必要防護設施的、惡劣的、簡陋的、高粉塵的環(huán)境中工作,時刻受到塵肺病的威脅。正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健康甚至生命,創(chuàng)造了中國城市建設的奇跡,創(chuàng)造了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奇跡,而這些奇跡首先改善的是我們這些人的生活,而他們呢?仍然生活在貧困之中,甚至掙扎在死亡線上!
同學們,了解他們吧!關心他們吧!尊重他們吧!盡力去幫助他們吧!叫他們一聲“叔叔好”、“阿姨好”、“師傅好”吧!讓他們遠離自己親人的孤寂的心感受到一點點溫暖吧!這是有良知的你們應當做的事情,而做這些事情并不需要你們付出的太多。我期待著你們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