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究竟有哪些職責?原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zhì)改善領導督辦制、環(huán)保問責制衍生出來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為了讓本來無人愿管、被肆意污染的河流,能成為懸在“河長”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而立即產(chǎn)生責任效應,讓地方官員們自覺地、迅速地、依法地去對待,去處置。在當下各地河流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遭遇人為破壞較嚴重的情況下,若河長制能產(chǎn)生“行政效應”和“生態(tài)效應”,卻也不失為利國利民的一計良策。
河,是促使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的重要保障;水,則是河流的生命。人們依山傍水而居,對河流是感恩而且敬畏的。在古代,為了能讓溪河江湖碧波蕩漾,水質(zhì)澄清,人們只能借助自然河神來庇佑村莊和與之相伴的溪流江河,唯恐對溪流江河造成破壞?,F(xiàn)在,人類在河流哺育的文明中站了起來,風光起來,幸福起來,富強起來。一些地方為發(fā)展經(jīng)濟,在溪河江湖里“淘金”,甚至以犧牲河流生態(tài)資源為代價,就不把自然河神放在眼里了。利益驅(qū)動下“河伯”應運而生。在河流資源開采、河道開發(fā)項目中,各地方形成一群群黑惡勢力,千方百計圍獵權力尋租者,某些官員一旦入了套,就拱手送給“河伯”們諸多“許可證”。地方黑惡勢力與貪官們結(jié)成幫,為了追逐財富瘋狂地開采河道資源,甚至侵占水利設施。一些有恃無恐的污染企業(yè),在自己廠區(qū)的腳下制造出一條條污水橫行的“五彩溪”和“黑龍江”。這些現(xiàn)代版的“河伯”們,大多有著地方貪官賜給的保護傘,誰敢動“河伯”們的一塊“奶酪”?于是,溪流環(huán)境污染和水資源被破壞事件屢屢發(fā)生,從而引發(fā)一起起社會暴力事件、官民沖突事件。
各地方出現(xiàn)的“河伯”,與春秋時期鄴縣的河伯一樣,為一方水土的禍害。誰能治耶?魏國人西門豹堪稱楷模。治理“河伯”,西門豹算得上是最“穩(wěn)、準、狠”的人。那時鄴縣河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老百姓沒什么怨言。但是如河水中波滔一樣洶涌的民苦和悲憤卻是:“苦為河伯娶婦,以故貧”、“鄴三老、廷掾常歲賦斂百姓,收取其錢得數(shù)百萬,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共分其余錢持歸……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娶之,以故多持女逃亡”。當西門豹得知老百姓叫苦的根源后,當即“現(xiàn)場辦公”,把巫婆、三老、廷掾和貪官豪紳一起叫到河邊,將他們一一投入河中。西門豹用非常之手段,打掉了以河伯為首的盤踞在地方上的黑惡勢力,為當?shù)乩习傩粘撕?。?jīng)歷一番“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后,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的情景后,籠罩在鄴縣老百姓頭上的陰霾散去了。西門豹又發(fā)動民眾鑿渠引灌民田,出現(xiàn)了河清水利、民安物阜的景象。
筆者每年都要參加政協(xié)和民主黨派基層組織進行的河流生態(tài)調(diào)研與考察活動,最痛心的是,國家財政支持下的部分河流防洪建設資金沒有被“河長”們用好,甚至成為新生代“河伯”們借以斂財?shù)臋C會。新建設的防洪堤,有些破壞了村落水土資源很諧美的人居環(huán)境,具有厚重人文資源的古代溪流水利工程景觀如魚頭陂、人字壩、水驛、碼頭、碓坊、水口林等不僅沒有好好地保護起來,反而被拆毀。多少年形成的生態(tài)河床也因為“河伯”們的過度開采,導致水位下降,水不養(yǎng)溪。一進入枯水期,河床就露出了滿目的瘡痍。生硬的水泥防洪堤,赤裸裸地逶迤于溪流兩岸,替代了千年古鎮(zhèn)綠柳護堤、古木籠埠、花草掩岸的生態(tài)和諧。由此可見,要治理好一條河流,僅有“河長”這樣一頂帽子,僅有一些紅頭文件上傳下達還是不夠的。有了這一頂“河長”的帽子后,“河長”們還得有西門豹治鄴的智慧和膽魄。當下最難治理的是“河伯”們的危害,因為地方保護主義和黑惡勢力在支撐著他們。在一條溪一條河的流域宏觀治理上,雖然各段都有各段的“河段長”巡視,但上游不管你下游的被污染事,甲縣不管你乙市的水資源壟斷事,仍在危害著公共用水安全和老百姓的利益。
要讓一條溪一條河恢復風平浪靜,恢復或者保住山清水秀的和諧美麗,“河長”們在強化責任意識的同時,不妨學學西門豹,對妨礙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黑惡勢力“該出手時就出手”,依法懲辦。如此鐵腕治河,我們各級政府的“河長”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就會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美好愿景得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