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絲飄過屋檐,石階上的青苔被染成黛色;清風(fēng)撫過烏桕,枯葉駐足在青瓦石磚上;光陰從腳步聲中溜走,屋門上的鐵鎖留下斑斑銹跡。歲月在平凡生活里悠悠而過,而老屋在歷經(jīng)五載風(fēng)霜后也愈顯蒼老,推門時的“吱呀”聲是它的低聲輕嘆,似乎有很多話想傾訴,卻欲言又止。在這五年里,老屋在暮春的微雨里聽過雨打芭蕉的嘆息,在夏夜的星辰下聽過稻田蛙鳴的合奏,在深秋的涼風(fēng)中望見落葉飄零的憂愁,在放晴的冬日里感受陽光透過石縫帶來的溫暖。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在這五年里,老屋見證了兩次告別。初春,爺爺生病住院很長一段時間,他牽掛著老屋嚷著要出院,想回到老屋過即將到來的生日。后來,病情稍微好一點后又不幸惡化,如醫(yī)生所說的那樣,爺爺?shù)纳M入了倒計時,只是大家希望盡可能減慢時鐘滴答的速度,哪怕慢一分鐘也好。彌留之際,躺在病榻上的他滿臉蠟黃,眼眶深陷且發(fā)紫,顴骨高聳,凹陷的雙頰似干癟的皮囊口袋。在親人的低聲呼喊下,他吃力地睜開眼,又合上。兒女們在病床前守著,終沒能把他從死神手里奪回來,爺爺在病痛的折磨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爺爺?shù)脑岫Y很體面也很熱鬧,葬禮辦完,人去酒散,這場短促又漫長的告別才真正開始。后來,爺爺養(yǎng)了九年的大黃狗也告別了老屋。記憶里的它,擁有金黃色的毛發(fā),時常吐著粉色的大舌頭喘氣,時而躺在爺爺?shù)哪疽闻源蝽铮瑫r而在院子里追逐蜻蜓嬉戲。每次回家,它總會撲騰向前歡快地搖著尾巴迎接我們的到來。后來,它金黃的毛發(fā)變得粗糙,失去了光澤。它聽到聲響也不再加快腳步,只是仰起頭艱難地睜開眼,又躺下。緩慢的腳步里充滿了倦意,眼球似乎也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氣。在某個普通的日子,食槽里的食物像小山一樣堆著,它出去后很久都沒回家。就這樣,它也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在這五年里,老屋見證了一次搬遷。五年前,父母守著一畝三分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老屋以它的年歲記錄著這里發(fā)生的一切。屋頂上透亮的天窗承載著一方黎明,雨天,無數(shù)雨腳噼噼啪啪打落在上面。小小的灶臺攢下了一家人的煙火,清晨,裊裊炊煙緩慢從煙囪里飛出。門前的石階悄然地記下這里或急或慢的腳步……后來,父母換了工作,我們也離開了老屋,搬進了新房子。搬遷的那天,媽媽在新家招待親戚朋友,歡聲笑語,觥籌交錯。只是老屋的大門不會像往常一樣繁忙了,待太陽升起時,陽光只能透過被曬裂開的細縫溜進屋子里,瞥一眼后匆匆離去。蜘蛛開始肆無忌憚地在屋檐上編織著它的大網(wǎng),在這寂靜聲中,來了又去。風(fēng)拂過,捋走了大部分的草籽,剩在草穗末端的,在一個晴朗的冬日,也被鳥兒銜走。我們回老屋的時間變得不確定,有時是夏天,有時是冬天。過年的時候,我們回到老屋,爸爸修整門前被雨水沖得歪歪扭扭的石階,媽媽清掃院子里的枯枝敗葉。當春節(jié)的紅對聯(lián)貼在大門上,當爆竹燃放過的紅紙屑散落在地上,當煙囪里又開始升起裊裊炊煙……五年前的光陰似乎又流轉(zhuǎn)回來。老屋是根,孕育了我們幾代人,悄悄地守護我們成長,靜靜地看著我們搬遷,默默地等著我們歸家。
“客去還留,云樹蕭蕭,河漢悠悠。”在這五年中,老屋見證了一次升學(xué)。五載歲月里,時間融化成雨水從瓦片上滑落,在屋檐下的石縫邊砸出一個個光滑的小洼;時間偽裝成一束陽光的樣子,在靜謐的充滿霧氣的早晨悄悄爬上樹梢;時間喬裝成大風(fēng)的模樣,在晨曦與黃昏時刻厲聲刮過溪邊的蘆葦叢。時間是老屋的輕聲嘆息,時間也是門前青了又枯的苔蘚……于我而言,這五年是陜西到天津的千里之遙,是本科到研究生的過渡;也是重慶到恩施的400多公里,是從學(xué)校步入社會的角色轉(zhuǎn)變。這段光陰帶來的是什么呢?是漢江邊的晚風(fēng)、是海河邊的教堂、是道路兩旁高大的梧桐樹、是哈著霧氣的早晨……這段光陰留下的又是什么呢?是恩師的諄諄教導(dǎo)、是同窗的志同道合、是遇見、是告別……五年不僅是時間計量單位,也是情緒器皿,承載了日?,嵥槔锏娜杠S與焦慮,老屋悄然記錄著這些變化。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這五年里,老屋見證了兩個人的愛意。額頭上滴落的汗水壓彎了父親的脊背,他逐漸變成王小波筆下挨錘的牛一般,皺紋也慢慢地爬上眼角,寬大的手掌變得愈發(fā)粗糙,他的力氣不再像以前那樣大,偶爾也會嘀咕著下雨天手臂酸痛。母親蒼老的痕跡則更加明顯,灶臺上升騰的霧氣熏白了她的頭發(fā),一件事情總會反反復(fù)復(fù)嘮叨很久,偶爾也會忘記剛剛把東西放在了哪里。衰老仿佛在一瞬間,但陪伴滲透成永恒。陪伴是無論多晚歸家,桌上總有溫?zé)岬娘埐?。陪伴是風(fēng)雨下共撐一把傘,并肩前行直到天放晴。他們一起穿過寂靜的樹林,走過廣闊的田野,踏過泥濘的地面,經(jīng)過喧鬧的街市……這種陪伴變成年深月久的默契,他們的生活里沒有雨中漫步、上山看雪,有的只是牛肉的價格、天氣的溫度。他們清楚彼此的脾氣,能在“火山”快要爆發(fā)的時候迅速掐滅火苗。他們的愛意藏在一日三餐里,寫在一年四季中。老屋見證了這些平凡而又溫馨的時光。
在漫長到讓人失去耐心的暑假,我在蟬聲里吹著風(fēng)扇,吃著溫?zé)岬柠}水毛豆和水井里剛拿出來的冰鎮(zhèn)西瓜,時光拖得跟樹蔭一樣悠遠,這是我對老屋最深的記憶。這五年的光陰似乎都聚攏在老屋里,這五年的足跡卻又散落在各地。在這普通而又難忘的五年里,一盞青燈、一襲素衣、一方灶臺、一扇木門、一縷青煙……承載了人世間的大多數(shù),見證了普通人的悲歡離合,這些急匆匆又慢悠悠的日子翩若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