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說養(yǎng)生的作息應(yīng)與大自然的節(jié)律同步,冬季天黑得早、亮得晚,最適合早睡晚起。到了冬季,能睡一夜好覺,可以說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最喜歡的古詩就是《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不知是怎樣的好夢才讓春眠不覺曉呢?回想小時候,我一年四季都睡不醒:春風(fēng)太溫軟,倚著草垛睡;夏陽太炎熱,趴在書桌睡;秋雨太纏綿,偎進(jìn)椅子里睡;冬夜太漫長,烤著火爐睡,想起來就覺得舒坦。而今人到中年,睡一個好覺,有時卻成了一種奢望。
  我查閱古詩,原來古人也有這樣的煩惱。“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rdquo;,白居易因枕被冰涼,雪光照得太亮失眠;“隔牖風(fēng)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驚覺容顏衰老而失眠;最雅致的當(dāng)屬蘇軾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怕錯過賞花的時機(jī)而不能入眠;最愁苦的失眠莫過于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古人失眠又都做些什么呢?賞月,彈琴,聽雪,煮茶,相思。最特別的當(dāng)屬王子猷雪夜訪戴,造門不前而返,乘興而行,興盡而返。我曾猜想,王子猷會不會在興盡而返后,美美地偎在榻上酣眠呢?試想,臥在暖暖的榻上,蓋著輕暖的錦被,室內(nèi)爐火熏熏,端著書的手就那么垂下來,眼睛不經(jīng)意地輕輕閉上,光陰輕巧,毫無覺察,一覺醒來,滿目都是“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景致,這樣的“眠”是多么輕閑無憂,多么愜意自得啊!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作者因一夜好覺能讓他得到全身心的釋放,獲得了滿足而喜悅。“舒暢,輕快,疏松,自然,像夏日清晨菜園里清新潮潤的氣息和滿眼的新綠。”開始覺得是一位老者所寫,后來才知道,作者是一位中年戲劇家,不禁笑出聲來,只因和我一樣年紀(jì)輕輕,就因身體不適而奢望一夜安眠的大有人在啊!不覺間,就意氣相通,如同找到了知己。
  細(xì)細(xì)品來,這種安睡的舒暢、輕快,也就中年人才有。小時候,在一鋪暖炕上,一家五口人擠在一起,夜晚村莊落雪,院落寂寂,父母的呼吸聲均勻舒緩,那時的我們從未有過失眠的困擾?!都t樓夢》里“湘云醉眠芍藥裀”那一節(jié),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可如今來品味,卻又令人回味良久,想到湘云后來的境遇,那時那刻的眠,又是怎樣長長綿綿的不盡美好呢!人生的好時光,有時就在那么一瞬間,只是我們大多數(shù)都后知后覺。
  “余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人生的幸福,也許就是一夜安眠這么簡單!可是要想如此,卻要下足工夫才行。諸如泡腳、聽歌、禪坐……一番折騰后,腦子里依舊如同過電影一般,索性不睡了,翻幾頁書,寫寫筆記,感嘆二三后,才驚覺心神安寧才是安眠的良藥啊!而心神安寧,無非就是心中無掛礙,就是沒有什么心事,望著天空天很藍(lán),吹吹微風(fēng)風(fēng)溫柔,問問自己,今日無事。

  愿我們都能在臨睡前說一句,今日無事,明日無事,有事也都是小事,小事就等于無事。然后,日日酣眠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