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北京隆福劇場上演過一出叫《澡堂》的京味話劇。當時的宣傳海報上是兩個赤裸上身的漢子喜笑顏開地面向鏡頭,這出戲的內(nèi)容一目了然。宣傳文案寫著“出了茶館進澡堂——里外涮”,這是老北京的一句俗語。這場話劇在舞臺內(nèi)外盡可能地往老舍的《茶館》上靠,澡堂同茶館一樣,都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公共場所。泡澡堂和泡茶館都是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交手段。有人說澡堂就是“池子里的茶館”,但它比茶館更容易使人坦誠和放松,更易于反映人情冷暖和世間百態(tài)。這個戲?qū)懙氖潜本┑睦鲜皆杼迷谛滦拖丛≈行牡臎_擊下逐漸式微的歷程,和《茶館》有異曲同工之處。實際上,老舍當年在完成《茶館》之后的確寫過一出名為《澡堂》的話劇,但與上文的這個戲八竿子打不著。說起老舍的《澡堂》,本身的命運就頗有戲劇性。
1957年11月,老舍在莫斯科訪問期間,觀摩了蘇聯(lián)詩人、劇作家馬雅可夫斯基的著名話劇《澡堂》,十分欣賞,于是聯(lián)系隨行的翻譯高莽設(shè)法找來這個戲的中譯本,想改編成一部中國版話劇。這并非老舍第一次接觸馬雅可夫斯基。1940年馬雅可夫斯基逝世10周年時,《新華日報》、《文學月報》和《中蘇文化》等報刊上,都專門發(fā)表過紀念文章和新譯的詩作,同時舉辦了各類紀念活動。老舍作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總務(wù)部主任,與這幾大報刊都非常熟悉,應(yīng)該對此有所耳聞。1954年7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公布了一份“文藝工作者學習政治理論和古典文學的參考書目”。參考書目中文學名著的“俄羅斯和蘇聯(lián)”部分共開列了17位作家的34部著作,馬雅可夫斯基及其作品赫然在列,可見馬雅可夫斯基這一時期在中國所受到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頻繁被引入國內(nèi)。1957—1961年間,人民文學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五卷本的《馬雅可夫斯基選集》。老舍與這位蘇俄的著名紅色詩人可謂神交已久,終于在1957年有了一次“特別”的相遇。
我對蘇俄時代兩位詩人的作品推崇備至,一位是帕斯捷爾納克,另一位就是馬雅可夫斯基。前者走的是帶有哲學性印象派的路子,后者是極具鼓動性的未來主義風格,其在形式上獨特的梯形體詩,于詩歌的表現(xiàn)力上似乎更勝一籌。帕斯捷爾納克因《日瓦戈醫(yī)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加持,人們總是容易忽視其詩人身份;而馬雅可夫斯基除了寫詩,還是一位出色的劇作家。盡管其劇作數(shù)量不多,但出手不凡,以《宗教滑稽劇》、《臭蟲》和《澡堂》為代表的作品樹立起鮮明的個人戲劇風格,堪稱經(jīng)典。人們對馬雅可夫斯基的詩歌和戲劇總是存在某些忽明忽暗的誤解。作為蘇聯(lián)早期的紅色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詩歌可以看成無產(chǎn)階級的代言人和發(fā)聲器,《革命頌》《詩人—勞動者》《向左進行曲》《共青團之歌》等詩章無不彰顯馬雅可夫斯基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者的形象。他竭盡全力控訴沙俄與資產(chǎn)階級,熱情謳歌贊頌蘇聯(lián)的十月革命。但是馬雅可夫斯基的詩作絕非簡單地空喊革命口號、堆砌政治術(shù)語,馬氏詩作背后有濃重的未來主義思想作為支撐,貌似簡單粗暴的詩,細讀下仍然具有明麗多姿的藝術(shù)性。早年的馬雅可夫斯基深受法國未來主義詩人阿波里奈爾影響,從繪畫轉(zhuǎn)而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因宣傳社會主義多次被捕,在獄中開始寫詩。長詩《穿褲子的云》風格大膽前衛(wèi),怎么看都難以想象是一個青年布爾什維克的作品。詩中有不少虛無主義的痕跡和幻想成分,似與革命詩章格格不入,但這恰是馬雅可夫斯基作品的明媚之處,韻味十足。而作為一名劇作家,馬雅可夫斯基更是凸顯革新與先鋒性。他的劇作受未來主義的影響很深,同時對傳統(tǒng)戲劇進行大膽的否定,無論在形式還是技巧上都絲毫不輸同一時期的布萊希特。他們的戲劇更像是為后人所寫,極具超前性與現(xiàn)代感。無怪乎孟京輝自2000年以來多次把馬雅可夫斯基的《臭蟲》搬上中國舞臺?!对杼谩泛汀冻粝x》一樣,都是馬雅可夫斯基成熟期的戲劇作品,同時也是絕佳的諷刺文學?;蛟S這正是打動老舍的原因。
1958年春,已是中央實驗話劇院副院長和總導(dǎo)演的孫維世聽說老舍有意改編馬雅可夫斯基的《澡堂》,極力贊同。在此前兩年,中國青年藝術(shù)劇院上演了老舍的話劇《西望長安》,導(dǎo)演正是孫維世,這是二人的第一次合作。在同年舉辦的第一屆全國話劇觀摩演出會上,該劇獲得了多幕劇一等演出獎、多幕劇創(chuàng)作二等獎、導(dǎo)演一等獎的優(yōu)秀成績?!段魍L安》是老舍根據(jù)真實的詐騙案寫成的一出諷刺劇,《澡堂》也是諷刺劇,而“諷刺”是老舍的看家本領(lǐng),孫維世想再接再厲,與老舍二度合作,將《澡堂》搬上中央實驗話劇院的舞臺。孫維世對此劇的排演躊躇滿志,并給老舍下達了限期交稿的死命令。老舍的劇本完成得的確很快,不過,老舍的劇本并非馬雅可夫斯基《澡堂》的簡單移植,而是根據(jù)中國社會實況進行的改寫,人物都改換成中文姓名,只借用了馬氏的情節(jié)框架,轉(zhuǎn)而敘述了一個地道的中國故事??梢哉f,這是兩位不同時代劇作家思想碰撞后燃起的火花。馬雅可夫斯基的六幕劇《澡堂》大致情節(jié)是這樣的:科學家秋達柯夫發(fā)明了一臺時光機車,需要合適的場地與經(jīng)費進行試驗。他找到接洽管理局總長波別多諾西科夫?qū)で髱椭?,但遭到拒絕。這位接洽總長每天只關(guān)心手續(xù)、會議、公費休假和報銷,對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置若罔聞。雖如此秋達柯夫的時光機車終于試驗成功,出現(xiàn)了一位來自2030年的“磷光女人”,她要選拔一批優(yōu)秀的人員隨她一同前往未來的共產(chǎn)主義世界。波別多諾西科夫和秘書奧普季米斯千柯也厚顏無恥地擠上機車,但最終還是被人們無情地拋棄在原地。這部戲無情地揭露和諷刺了蘇聯(lián)體制內(nèi)的官僚主義作風,而全劇中并沒有出現(xiàn)真實的澡堂。劇名“澡堂”二字寓意給官僚洗滌身心、凈化靈魂,帶有巨大的象征意味。劇本寫得相當超前,不僅有時空旅行的元素,在第三幕還玩起了劇中劇,導(dǎo)演也走上舞臺,與劇中角色和觀眾實時互動,頗有幾分后來荒誕派戲劇的影子。老舍的改寫很可能做了一定程度的壓縮,刪去了時空旅行的試驗,替換成本土化的劇情。孫維世拿到老舍的劇本十分滿意,即刻立項組織排演。在演出前的最后彩排階段,當時文藝界的負責人周揚認為這個戲所諷刺的官僚作風太過敏感和尖銳,不宜公開上演,遂緊急叫停。不幸的是,老舍的劇本并沒有公開發(fā)表,后來連手稿都不知所終,至今成謎。這是老舍第一次對外國的戲劇進行本土化的改編,但試驗結(jié)果人們已無從知曉了。
馬雅可夫斯基的《澡堂》命運也并不算好,雖有大導(dǎo)演梅耶荷德等人的贊賞,但是公演之后遭到了來自作家陣營內(nèi)部和批評家們的集體攻訐,他們普遍認為馬雅可夫斯基的劇本帶有巨大的“惡意”。作者本人好似完全成了缺乏愛國情感、對自己的國家毫無忠誠與真誠的人?!对杼谩吩?930年僅僅上演了幾場就草草收場。直到斯大林去世后,蘇聯(lián)迎來“解凍”時期,《澡堂》才得以重新上演。因此1957年底的那次演出非常難得,促成了老舍與馬雅可夫斯基千載難逢相遇的機緣。然而由于《澡堂》題材自身的話題性和敏感性,此后這部話劇在蘇聯(lián)國內(nèi)終歸沒能獲得充分展露的機會,便隱沒于博物館和文獻資料里不再輕易示人了。
像馬雅可夫斯基這樣率真而正直的革命者,反而最不能容忍新社會中的種種丑惡現(xiàn)象。他對一切妨礙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不良人物和行為進行諷刺和揭露。早在《澡堂》之前,他就寫過《開會迷》《官老爺》《拍馬家》這類批判官僚作風的諷刺詩,獲得了列寧的褒獎。老舍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就寫過諷刺時政的《日本撤兵了》《空城計》《長期抵抗》等短詩,行文筆法和馬雅可夫斯基的諷刺詩幾乎如出一轍。1935年老舍還發(fā)表過一篇名為《裕興池里》的短篇,正是以澡堂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諷刺小說。諷刺之于老舍就像一件刺世的利器。1949年后的老舍除了像《西望長安》這樣對官僚主義作風僅有隔靴搔癢般的觸碰外,只剩下微型小說《電話》這樣淺嘗輒止的豆腐塊文章了。雖然老舍曾撰文對馬三立的諷刺相聲《買猴》給予高度評價,但無法改變《澡堂》停演的命運。然而馬雅可夫斯基的劇本還在,人們?nèi)阅軓倪@個文本中看到中西兩位劇作家對改善自己所在的社會環(huán)境所作出的探索與努力。
(作者單位:光明日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