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是一條分割線,可以是一條實線,也可以是一條虛線。比如國與國之間,山河萬里,中間劃條線,不但是實線,還要定好規(guī)矩、豎好界碑,一旦越界,性質(zhì)就會發(fā)生改變。再比如人與人之間,再親密的關(guān)系,中間還是有一條肉眼看不到的虛線,一旦越界,關(guān)系就會發(fā)生改變,輕者彼此看輕,重者關(guān)系破裂。
邊界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健康的邊界感是清晰的、堅固的、靈活的,建立在自尊、尊重他人的基礎(chǔ)之上,既有個性又有共性。有邊界感的人,不會對別人的事情指手畫腳、橫加干涉。這不是冷漠,而是修養(yǎng)。
在中國式的人際關(guān)系中,缺乏邊界感的人比比皆是,親人之間、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往往頂著“為你好”的由頭,干著沒有邊界的事情。當然,沒有邊界感的人不一定是壞人,相反,很多時候還是熱心腸的善心人,只是做事情沒有分寸、沒有原則。隨便越界,不僅給別人增添了煩惱,還給自己增加了沒必要的麻煩。
親人之間可以越界嗎?因為是父母,所以隨便翻看孩子的日記,隨便檢查孩子的書包。因為是兒女,所以隨便批評父母觀念落伍。因為親近,所以不設(shè)防;因為親近,所以沒有邊界。
夫妻之間可以越界嗎?因為是夫妻,所以隨便檢查對方的手機。因為是夫妻,所以擅自替對方做主,大到人生大事,小到生活瑣事。因為親密,所以辛苦代勞;因為親密,所以強行越界。
朋友之間可以越界嗎?因為是朋友,所以隨便替對方應承。因為是閨蜜,所以隨便穿對方衣服。因為是朋友,所以走得近;因為是朋友,所以不分彼此。
沒有邊界感,早晚會使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支離破碎。無邊無界,看似博大,其實到最后只剩下自己腳底下的立錐之地,一個成年人如果沒有邊界感,其實內(nèi)心世界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邊界,有時候有形,有時候無形,有時候能看得見,有時候摸不著。但它真實存在,像墻一樣橫亙在生活中,與其千辛萬苦地翻墻出界,還不如默默堅守自己的邊界,給別人留有足夠的余地,給自己留有回旋的空間。
邊界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好的親子關(guān)系、好的夫妻關(guān)系、好的朋友關(guān)系,都應該建立在互相尊重、彼此獨立的基礎(chǔ)上。親人之間的最佳距離應該保持在“一碗湯”的距離,朋友之間的最佳距離應該保持在“一米線”的距離。太近,看不清彼此,容易失真;太遠,看不清彼此,容易疏離。保持適當?shù)倪吔绺?,才會活得輕松自在。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有的人會讓人感到舒服,如沐春風;有的人會讓人感到別扭,如鯁在喉。哲人說,“以他人之自由為界”,因為不干涉別人的自由而得自由。有人說,世間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別人的事別人操心,老天的事誰也管不了。親人如此,夫妻如此,朋友亦如此。唯有如此,才能相互融洽。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邊界的。山再高終有頂點可尋,河流再長終有源頭可覓,鳥兒飛得再遠亦飛不出天空,花兒開得再艷也離不開草木,內(nèi)心強大的人都會有自己清晰的邊界。保持邊界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yǎng),“遠而不疏,近而不狎”,是一個人行走世間需要拿捏的分寸和尺度,更是一個人的智慧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