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買了別墅,幾次請我去看他家的書房。我雖然愛書,但對別墅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咱買不起,看別人的別墅又容易產(chǎn)生落差。但這位朋友幾次三番邀請,我實(shí)在不好推托,就硬著頭皮去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個書房真是驚掉了我的下巴,一間20多平方米的屋子,三面擺滿了書架。書架上一排排、一行行,全是精美的國學(xué)圖書。

朋友問我:“你猜這些書花了多少錢?”我大腦急速運(yùn)轉(zhuǎn),脫口而出:“50萬?”朋友笑了,指著一個書架說:“這套百衲本《二十四史》,一共是178函820冊,全是宣紙、線裝、繁體、豎排,共計花了55萬元。”接著又說,“這套《資治通鑒》,共30函147冊,花了15萬元。還有這套《明清小說叢刊》,共68函289冊,花了23萬元。”連同書架、茶桌等,整個書房下來,共計開支200萬元。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非常渺小。自家藏書7000冊,獲得了一個市級的“藏書模范”,就感覺光榮得不得了。和人家一比,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當(dāng)然,我知道,這個朋友的女婿是位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別說弄一個這樣的書房,就是弄10個,也是小菜一碟。

沒有別的辦法,我只能贊美:“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最豪華、最氣派、最好看的私人書房!”朋友的臉上掛滿了優(yōu)越和自豪。

和幾個文友說起此事,大多嗤之以鼻。但也有一位說:“富豪買書,雖然只為裝點(diǎn)門面,但也并非壞事。起碼可以拉動消費(fèi)。有一家文化公司,就是因為策劃出版此類裝飾性圖書,一年賺了幾千萬。”

想想也是,錢與其存在銀行,倒不如拿出一部分,做這種裝飾性和奢侈性消費(fèi)?,F(xiàn)在很多人辦公室里的書架和書不也是擺設(shè)嗎?不信問問那些書架的主人:“這里邊的套裝書和精品書,你真的都讀過嗎?”書架越大,興趣越小;擺書越多,讀之越少。

當(dāng)然可以用“忙”作說辭,但書的“擺設(shè)功能”和“裝飾功能”,確實(shí)越來越明顯和重要。家里擺書,說明喜歡讀書;辦公室里擺書,說明重視文化。至于是不是真的讀書、愛書、懂書,只有天知、地知、己知。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為各種各樣的豪華書房和擺設(shè)書架點(diǎn)贊。其一,有利于文化傳承。那么多的國學(xué)典籍印制出來,再配上精美的裝幀,存放在大大小小的豪華書房中或書架上,其中有一些可能會流傳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其二,可以激發(fā)求知欲。擺書的地方多了,必然會激起一些小孩子和年輕人的好奇心,或許有人能一頭鉆進(jìn)去,成為大學(xué)問家。其三,能促進(jìn)消費(fèi)。現(xiàn)在很多地方圖書市場低迷,出書的人多,買書的人少。如果更多的人打造豪華書房,就會使出版業(yè)、造紙業(yè)乃至家裝業(yè),都跟著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