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顧頡剛自述》,我知道了民國有個工程師節(jié)。其立意當與今天的教師節(jié)類似,表尊重與鼓勵之意。但這個節(jié)日的來歷頗有些奇異,乃將神話傳說曲解為真史而來。
《顧頡剛自述》記,時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的顧毓琇往訪顧頡剛,閑談時提及大禹的生日可否考證得出來。顧頡剛答曰禹為神話人物,有無其人尚不能定,何從考出其生日?接著又道,不過川西羌人習慣以六月六日為禹之生日,祭賽甚熱鬧,方志記之。顧毓琇走后數(shù)天,報載,國家定六月六日為工程師節(jié)。陳立夫云,大禹治水為工程史上的大事,顧教授已考出禹王生日為六月六日。至此,顧頡剛方知顧次長的來意。
顧頡剛先生的答詞本無誤,卻被善意地扭曲利用,羌人根據(jù)歷史傳說確定的禹王生日就這樣囫圇地被鑿實了。立節(jié)固為嘉事,但立節(jié)過程卻有些草率,根據(jù)也蒼白。
民間有傳言云,“堯是土堆,舜是草,禹是蟲”;顧頡剛《古史辨》引《說文》“禹,蟲也”,疑禹或為上古社會的圖騰。這一推測不無合理因素,卻備受譏笑,蓋人心不愿祖宗是一條蟲也。立工程師節(jié),又令世人更曲解顧先生——禹既為神話傳說人物,豈可鑿實其誕日?莫名其妙。顧頡剛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