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玩的形式再多,歸納起來,無非就是雅玩與俗玩兩種。這里講一個以詩休閑的雅玩。
杭州西湖飛來峰有冷泉池與冷泉亭,亭柱上刻有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的一副楹聯(lián):“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這是一句求答的詩謎,試答者不乏其人。相傳清代同治年間,著名學者俞樾偕夫人同游冷泉亭,見此楹聯(lián),便對夫人說:“此聯(lián)問得有趣,咱們也作個對子,答答這兩句,如何?”俞夫人欣然應允。俞樾說道:“泉自有時冷起,峰從無處飛來。”俞夫人聽了,覺得有些籠統(tǒng),思索片刻誦道:“泉自冷時冷起,峰從飛處飛來。”俞樾覺得更巧妙,大加贊賞。數(shù)日后,他們又帶著女兒重游,女兒俞繡孫精通詩文,也作答道:“泉自禹時冷起,峰從項處飛來。”該詩聯(lián)引用了大禹治水和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之典故。
俞氏一家玩的是風景中的文化,是最輕松愉快的雅玩,也是最愜意的休閑。《紅樓夢》里的寶玉、黛玉也很善雅玩。在大觀園里,他們吟詩作賦,排撻憂郁,抒寫胸臆,許多時光都烙著文化的印記。格調高雅的休閑,完全可以用“雅玩”一言以蔽之。休閑時讀點詩能尋找到絕美的意境,詩中有山水、有田園、有瓊樓玉宇,是雅玩者的好去處。詩的雅玩可以“舉杯邀明月”,也可以“把酒話桑麻”;詩的雅玩可以蟄伏小樓,聽夜雨敲打芭蕉,也可以手捧一冊古卷,偕好友,營造出“冬窗伴讀筆生香,雪案聯(lián)吟詩有味”的迷人境界。
在雅玩中休閑,是一種高雅的文化享受,也是一種淡泊的心靈凈化。使浮躁的心靜下來,使忿怨融于怡然之中。雅玩讓人遠離功利,以清新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這種追求是為了精神的輕松與思想的明悟,絕不是疲憊心靈的苦煉,而是人生品行的純化。
在詩中獲取休閑的雅玩,當有王維“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心態(tài),也可與朱熹一同進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明朗。人置身于風景中,心融于詩,怡然而得樂趣,不知不覺就成了雅玩。當然如能像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地融入自然,更能悟透擺脫精神羈絆的禪機。
然而,當下有的“雅玩”打著高雅娛樂的旗號,卻未必能與低俗劃清界限。各種休閑娛樂活動層出不窮,有的被卷入了商業(yè)炒作,變成了市儈的圈套;有的被利益驅動,掛靠在罪惡的懸崖上,吸引人跌入混亂的深淵。善雅玩者,不僅能把詩意休閑引入國學的大觀園中,還能把棋琴書畫詩酒茶融入生活,把雅玩的創(chuàng)意發(fā)揮到極致。如今,國學被更多的人所關注,在民間社團中,在自媒體直播間里,國學作為雅玩的資源被激活了,被傳承和發(fā)展了。電視機前,許多人放松心情,跟隨日益創(chuàng)新的國學主題綜藝節(jié)目靜靜地品味中國特有的文化韻味。只有詩一般的雅玩,才能讓人內心深處永遠保存著高尚的靈魂。即便雅玩多了點讀書人的書卷氣,那也無妨。那些能被詩文吸引著的雅玩朋友圈,就是一個美得可愛的雅玩群,國學要發(fā)揚光大,正好需要更多有素養(yǎng)的雅玩者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