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知識出版社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了《普京文集(2012—2014)》(以下簡稱《文集》)。《文集》收集了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2012年至2014年公開發(fā)表的文章,包括競選綱領、國情咨文、演講,以及答記者問等。這對于我們了解這位當代世界“強人”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在《文集》中,普京專門論述了俄羅斯的民族治理問題,提出了“民族問題是俄羅斯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這一重要論述,這對我們當前探索如何加強和完善民族關系有一定啟迪。

民族問題是俄羅斯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普京說到:“民族問題是俄羅斯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這個判斷是基于俄羅斯的歷史和現(xiàn)狀,也就是俄羅斯的基本國情。這里,“根本性”首先體現(xiàn)在俄羅斯民族的復雜性上:一是俄羅斯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其境內有大小民族120多個,其中俄羅斯民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近82%,是俄羅斯的“主體民族”。二是俄羅斯境內的各民族呈大雜居、小聚居狀態(tài)。各民族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自成一體,民族關系極其復雜。三是民族問題在蘇聯(lián)時期就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到葉利欽時代更為復雜和嚴重。經(jīng)濟體制改革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進一步導致民族問題復雜化。其次,“根本性”還體現(xiàn)在國家穩(wěn)定和社會秩序上:一是俄羅斯各個共和國之間權利和義務的不平衡直接影響到國家秩序。聯(lián)邦的89個主體中,有21個共和國、6個邊疆區(qū)、49個州、2個聯(lián)邦直轄市、1個自治州和10個自治專區(qū),其中21個按照民族命名的共和國擁有一定的立法權,權力結構獨特。二是地方權力威脅中央權威。葉利欽時期,地方權力不斷擴大,導致尾大不掉的局面,嚴重威脅中央政府的權威,這背后都有民族關系的影子。在此意義上,普京說,民族問題是俄羅斯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道出了俄羅斯的歷史和現(xiàn)狀,它最終決定國家統(tǒng)一、領土完整、社會穩(wěn)定。

文化多元不應當成為少數(shù)人的特權

多元文化主義是20世紀后期活躍于美國的一種社會思潮。它主張,承認不同文化的平等價值并以此給予所有文化群體平等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地位。普京對這種文化理論持否定態(tài)度,他說:“這種論點(指多元文化論)正在把‘少數(shù)人享有特權’絕對化,但是沒有同等地考量這種權利的責任,即當?shù)鼐用窈彤數(shù)厣鐣敵袚拿袷隆⑿袨楹臀幕矫娴呢熑巍?rdquo;這種興起于美國的多元文化論,不僅挑戰(zhàn)了美國的主流價值觀,也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討論和爭議。威力巨大,殺傷力不小。

人們在多元文化共存上可以形成認同已經(jīng)不是什么問題。問題在于,多元文化論要求,在承認不同文化差異的同時,承認文化權利平等。這就帶有濃厚的政治意味。這種政治意味在于,它劍指政治權力中心,要求政府權力部門和社會各機構對不同文化群體在政治上予以承認。針對這個問題,普京指出,“從歷史淵源來看,俄羅斯不是單一的民族國家,不是美國那樣的基本由移民組成的‘大熔爐’”。普京看到了俄羅斯民族和美利堅合眾國在民族問題上的差異。與俄羅斯和其他民族國家不同,美國人口的種族多樣性在其建國數(shù)百年間日趨明顯,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帶來了豐富的人才、文化、科學、技術等資源。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適應這塊土地表明了美國民族的特性,也區(qū)別了美國民族與世界民族國家的民族的不同。在這塊土地上成為美國人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們具有不同的祖先,來自不同國家和種族的人可以互相通婚,結婚生子,互相影響。移民不斷改變美國人口的種族、宗教構成,而這些,尤其是通婚,在其他民族似乎不是那么容易,甚至受到嚴格限制。在人類歷史上,美國的移民總數(shù)大大超過了其他國家所有移民接受國接收的移民總數(shù)。移民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只是定居在東部,而是遍布美國各地。20世紀60年代以后,歐洲不再是美國移民的主要來源,亞洲和拉丁美洲取代歐洲成為主要的移民輸出國家。因此,普京指出,“在美國任何地方都沒有出現(xiàn)國家分崩離析的癥狀,而在俄羅斯,直到現(xiàn)在還在討論發(fā)生這種事件的現(xiàn)實可能性”?;谶@種不同的國情,普京強調“在教育過程中要強化俄語、俄羅斯文學、國家歷史等課程的作用”。這是凝聚民族力量,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價值基礎。

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愛國主義是俄羅斯的國家戰(zhàn)略政策,俄羅斯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任何人不可逾越的紅線。“我們需要以愛國主義為基礎的國家戰(zhàn)略政策。任何居住在我們國家的人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信仰和民族歸屬。但是,他首先應該是俄羅斯公民并以此為榮。”“俄羅斯不允許出現(xiàn)單一民族聚居區(qū),他們擁有自己的非正式的司法管轄,處在國家統(tǒng)一的法律和文化圈外,煽動人民藐視普世的標準、法律和規(guī)則。”在這里,普京表達了兩點,一是國家主權、國家統(tǒng)一、領土完整、民族團結高于單一民族的信仰、文化、習俗和宗教。要尊重各個民族的信仰和民族歸屬,它的前提是首先要認同自己是俄羅斯公民。二是在空間上不允許存在擁有司法權的、不認同俄羅斯國家法律和價值的單一民族居住區(qū)。這里,普京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作為底線。普京的第一個任期是穩(wěn)定國家和社會,把從葉利欽手中接過來的、瀕臨崩潰的俄羅斯秩序化、穩(wěn)定化。在這個過程中,民族團結是核心。

普京為民族問題劃定了底線。“俄羅斯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任何人不可逾越的紅線。無論我們的觀點怎樣的不同,有一點是明確的——沒有愛國主義,關于身份認同和關于國家未來的討論就無從談起。”作為一國公民首先必須愛國,身份認同是建立在國家認同和愛國主義的核心價值之上的。大國的共同價值、愛國意識、公民責任、遵紀守法、團結一致遠遠高于族群認同和宗教認同。這些,才是國家統(tǒng)一、領土完整的基本條件。“僅僅通過民族、宗教是不可能在一個多民族的泱泱大國完成身份認同的。正是基于共同的價值觀、愛國意識、公民責任和團結、尊重法律,與祖國共命運、不忘民族關系、宗教的根源而形成的公民身份認同,是保證國家統(tǒng)一的必須條件。”

在《文集》中,普京把俄羅斯這樣一個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的民族問題作為國家的根本問題,堅持文化多元不應當成為少數(shù)人的特權,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紅線,這是極具針對性的國家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