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路由器等家電輻射大,能讓種子死去。
來源:很多人擔心,每天不離手的手機、電腦、iPad,以及家里的路由器、微波爐、電吹風等小家電輻射嚴重,因為這些都是每天要接觸的,而且離身體很近。以路由器為例,有人自從安裝了路由器,就不敢在距它稍近的位置睡覺,最后把路由器拿離房間。網(wǎng)絡上還曾經(jīng)流傳過這樣的信息:5名丹麥初中女生在一房間里放兩臺路由器,不間斷地運行;另一房間則遠離WiFi信號。兩個房間都放著水芹和豌豆種子。結(jié)果12天以后,沒有路由器房間里的種子都茁壯生長,而另一房間里的種子大多數(shù)都死了。
真相:有記者與達爾問環(huán)境研究所和森馥公司的幾位工程師一起實地測試,使用了ELT-400家用電器電磁場暴露分析儀、NBM-550電磁輻射分析儀、SRM3006選頻電磁分析儀、VHD-1照明設備電磁暴露檢測儀四種儀器,對多種家用電器進行測量。試驗證明,路由器、筆記本電腦等的輻射值都遠低于相關標準的安全限值。電磁爐、電烤箱、電餅鐺、浴霸等電器也是如此,最高僅為安全限值的5.6%。
流言:冷水吃膠囊藥不易消化。
來源:不少人在吞下膠囊后都會感到藥物沒有在體內(nèi)溶解,“好像整顆藥貼在食管里一樣”。
真相:有記者將膠囊放入溫度為40℃左右的水中進行浸泡。兩分鐘以后,膠囊開始膨脹變形。5分鐘后,膠囊突然破裂,變成三四個小塊兒,逐漸被水溶解。到第7分鐘時,膠囊外皮完全化掉。第二組實驗將膠囊放入溫度為14.9℃的冷水中。與溫水實驗相比,膠囊的溶解速度變慢了。但是用玻璃棒觸碰后,會有黏黏的物質(zhì)擴散到周圍的水中,說明膠囊正在慢慢溶解。由此可見,無論是冷水還是溫水,膠囊都可以被溶解。一般情況下,人體體溫在37℃左右,在這個溫度下,膠囊是可以被水充分溶解的。
流言:自來水余氯(漂白粉)加熱后會產(chǎn)生致癌物質(zhì)。
來源:近日,一條題為《自來水余氯的危害有多大?你全家喝的水安全嗎?》的微信轉(zhuǎn)發(fā)量頗高,文中稱,為防止水中細菌病毒,自來水中會加氯(漂白粉),但氯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尤其是自來水燒開后更不安全。因為氯受熱后與水中有機腐質(zhì)產(chǎn)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zhì),長期飲用含余氯的水會導致心臟疾病、貧血癥、膀胱癌、肝癌、直腸癌等等。另外,長期用含余氯自來水洗澡,浴室內(nèi)氯氣總量是平常通過飲用進入人體體內(nèi)氯的6-8倍,日積月累,人到中年,致癌率也會增加30%。
真相:氯氣或者二氧化氯是自來水殺菌方案中經(jīng)濟高效的一種,在世界許多地方被廣泛使用。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自來水余氯標準允許含量為5mg/L,而實際上自來水余氯含量都控制在1mg/L以下甚至更低。以北京為例,目前各水廠出廠水余氯每升水的含量在0.4至0.8毫克之間,通過管網(wǎng)的輸送,到用戶家中時還會有一定消退。具有殺菌作用的氯自然有一定毒性,國際癌癥研究中心把氯劃在“致癌分類”的第三類,為“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zhì)是否為人類致癌物”,流行病學調(diào)查也沒有對此直接認同或支持的證據(jù)。
流言:非油炸薯片能起到減肥的效果。
來源:近日,某著名“非油炸薯片”品牌因為虛假廣告而被工商部門處以罰款。盡管其宣傳詞中并沒有明確提及“減肥”或是“不發(fā)胖”之類的字眼,但廣告的具體內(nèi)容卻顯然是在做如此暗示。近幾年,市場上開始出現(xiàn)某些打著“減肥”旗號的“非油炸薯片”品牌,并大受歡迎。然而,這些所謂的非油炸薯片真的能起到減肥的效果嗎?
真相:事實上,非油炸食品根本沒有減肥效果,更不存在吃了一定不發(fā)胖這樣的事實。100克油炸薯片的熱量約占成年人全天所需總能量的28%,而非油炸薯片則占25%,兩者差距并不顯著,都屬于高熱量食品。無論從科學原理還是近期處罰結(jié)果來看,非油炸薯片與油炸薯片的比較優(yōu)勢主要在于更加健康,而不是可以讓人放心大快朵頤的“減肥”或“不發(fā)胖”效果。
流言:牛奶遇果汁沉淀說明兩者相克。
來源:最近網(wǎng)絡上流行一個小試驗:在牛奶中加上幾勺果汁,牛奶竟然凝結(jié)成塊了!這是否說明牛奶和果汁相克?有人解釋說:牛奶和果汁兌在一起喝,牛奶中的蛋白質(zhì)會與果汁中的一些果酸、維生素C等酸性物質(zhì)相遇,凝固成塊,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進食后容易使人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癥狀。
真相:專家解釋,牛奶遇酸沉淀實際上是牛奶中“酪蛋白”的基本性質(zhì),屬于基本反應。對成年人來說,牛奶沉淀并不影響消化,即便牛奶不與果汁或者其他酸性的飲品搭配著一塊兒引用,進入胃中遇到胃酸還是會沉淀,只是人看不到而已。除了個別含單寧過高的水果會降低牛奶里蛋白質(zhì)的吸收之外,大部分水果與牛奶一起飲用對身體健康毫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