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化之初,吉祥之喻
人類最初馴化的動物起于羊,山羊是所有畜養(yǎng)動物中第一種被人類馴化的野生動物,盡管沒有叫“馴羊”.故事發(fā)生在大約2.8萬年前的伊朗山地,一只出生不滿三天的捻角小山羊被人輕易地捉到了,當男人把這個獵物帶回洞穴即將殺之果腹時,女人出于母愛本能,把這只可愛又可憐的小生靈留了下來……動物畜養(yǎng)由此開始了??梢哉f,畜養(yǎng)山羊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 偉大突破,之后,畜養(yǎng)的才是狗、馴鹿及綿羊……
從公元前8000年人類對山羊的馴化起,到公元前2500年對駱駝的馴化止,共有約148種陸生動物遭到馴化的嘗試,但馴化成功的大型獸類僅有14種,其他134種均不成功,均屬桀驁不馴。人類馴化的對象都來自野生動物,在不斷把野生的馴成家養(yǎng)的過程中,人來走上了從采集、狩獵,向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的進化之路。遠古先人從獵羊、捕羊,到養(yǎng)羊、放羊,如能一嘗羔羊之鮮,簡直是一樁美事,羊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在情感判斷和價值取向上,獨占魁首,所以,吉祥的“祥”,新鮮的“鮮”,美麗的“美”,甚至善良的“善”,均出自“羊”。古人曾留下“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美談,把羊喻為和善、孝敬的動物,象征幸福美滿,固有“十羊九福全”之說。屬羊,美哉,善哉!
洋洋灑灑,羊的世界
在動物界里,羊可是個“羊”丁興旺的大家族。如果2015年是您的本命年,那就祝賀您了,但您希望自己屬的是哪一種羊呢?是山羊,還是綿羊?是家羊,還是野羊?是盤羊、巖羊,還是羚羊?一說起羚羊可就遠了,按說,羚羊已經(jīng)不能算是羊了,例如藏羚羊其實就是一種羚,但它的名字中畢竟有個羊字。黃羊也不是羊,而是一種原羚。那到底什么是羊呢?
羊在動物界屬于有蹄類的偶蹄目、偶蹄目的???偶蹄目中除了牛科外,還有豬科、鹿科、長頸鹿科、河馬科和駱駝科等)。
順著羊亞科向下找又分為:羊羚族、羊牛族、高鼻羚羊族、羊族……太令人抓狂了!
但至此,我們終于找到“羊族”了,原來,在這羊族中,才能見到真正的羊,全球共有二十幾種。
讓我們看看羊族都有哪些成員吧。
羊族之下共分五屬:綿羊?qū)?、蠻羊?qū)?、巖羊?qū)?、塔爾羊?qū)俸蜕窖驅(qū)?。其中蠻羊、巖羊、塔爾羊?qū)傧赂饔幸弧⒍?、三個種,都是純粹的野生羊,山羊?qū)傧掠衅叻N,綿羊?qū)傧掠邪朔N,這七上八下的倒也不難記,關鍵是記住每種羊的名稱不易,就讓我們從熟悉的山羊和綿羊入手,走進這洋洋灑灑的羊世界吧。
山羊——福兮?禍兮?
山羊中,家山羊是大家最熟悉的動物,山羊?qū)僦?,除了家山羊、野山羊,還有北山羊(即羱羊或懸羊)、高加索羱羊、西班牙羱羊、非洲羱羊及捻角羱羊五種。
在人類開拓疆土的進程中,山羊曾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yōu)槿祟愄峁┲?、肉、毛、皮,是不用扛在肩上的財產(chǎn),甚至是結親的嫁妝。自山羊隨早期人類離開黑漆漆的山洞之日起,畜牧業(yè)便一發(fā)而不可收地蔓延開來,幾只、幾十只……幾萬只,幾億只,如今,全球的山羊已達40億只。但是,在給人類帶來滾滾“羊”財?shù)耐瑫r,也造成了觸目驚心的生態(tài)問題:過度放牧造成環(huán)境資源的破壞。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大概應“歸功于”人類對山羊的酷愛。中國號稱世界第一羊絨生產(chǎn)大國,可是,這個“世界第一”的生態(tài)代價卻是慘重的——草原淪為荒漠。
人類從獵羊轉為牧羊本是好事、美事,山羊比綿羊耐貧瘠,這是它們的優(yōu)點和美德,它們能在其他動物無法忍受的裸地生存,采食植物根系在內(nèi)的任何部位,甚至敢吃其他動物討厭的、有異味的植物,故而明代就有“牛吃草,如澆;羊吃草,如燒”之說,但如過度放牧,就會造成生態(tài)崩潰,豈不成了禍事、壞事,山羊便成了破壞生態(tài)的替罪羊。
野生山羊起初分布于西起西班牙,經(jīng)阿拉伯、喜馬拉雅直至北美洛基山的北半球?,F(xiàn)在則見于世界各地,包括歷史上曾連一根羊毛都沒有的地方:澳洲大陸。如今,澳大利亞竟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譽。阿爾卑斯野山羊是曾經(jīng)幾乎滅絕又被拯救的一種山羊,130年前,因獵殺過度這種山羊已在阿爾卑斯山地區(qū)消失,僅余意大利格蘭帕拉迪索國家公園的50只,人們進行了人工繁衍,然后放歸自然。如今,從法國到南斯拉夫都能看到這種山羊的自然種群了。
山羊與綿羊外觀上的一個重要區(qū)別是角的不同:山羊角直上或后彎,綿羊角則彎彎或分向兩邊。我曾在新疆天山深處撿到過一只北山羊的角,粗大多棱,型如彎刀,長約半米,我甚覺稀罕,但聽專家說,這根本不算長,成年公山羊的角有的長過
綿羊——美麗之奴
有人之所以稱山羊為山羊羚,是認為山羊算不上真正的羊,而只是羊的近親。那真正的羊又是誰呢?綿羊!一些分類學家干脆把綿羊?qū)俜Q為羊?qū)佟?o:p>
羊?qū)傧鲁d羊外,還有大角羊(即北美盤羊)、達爾大角羊(即白大角羊)、摩佛倫大角羊(即歐洲盤羊)、赤羊、盤羊(東亞盤羊)、赤盤羊及雪山盤羊七種。
綿羊也是人類馴化較早的一種動物,大概始于一萬年前的亞洲中部。當初,人類只是圖其肉、皮、乳,隨著剪毛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在毫不傷害它們的情況下,便能大獲其利了。養(yǎng)羊業(yè)帶動了紡織業(yè),紡織業(yè)又刺激了養(yǎng)羊業(yè)?,F(xiàn)在,全球的綿羊已達10億只。英國資本主義初期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因始于羊毛產(chǎn)業(yè),便被稱為“羊吃人”時期。
有趣的是,現(xiàn)在澳洲隨處可見的優(yōu)質(zhì)羊種美麗奴,最初是在西班牙發(fā)現(xiàn)的,西班牙語M俄日,因這種羊的毛質(zhì)上乘,受人喜愛,西班牙曾頒布法令,禁止私帶羊毛出境。
在美國道奇汽車系列中,有一款名為“公羊”的車型頗受男性喜愛,這個牌子的靈感就源于北美的一種大角羊。在洛基山的懸崖陡壁上,兩只雄性大角羊?qū)χ胖?,巨大羊角的撞擊聲可傳至一里開外,輪戰(zhàn)中的勝者多為角大體壯者,只有這樣優(yōu)秀的個體才有交配權,這叫種內(nèi)競爭,優(yōu)勝劣汰。
大角羊的分布,從西伯利亞、加拿大一直延至美國的新墨西哥州。有人認為大角羊原產(chǎn)東亞,是白令海峽尚未斷開時遷至北美的。
在羊的世界里,公羊和母羊均長角,只是公羊角大母羊角小。有別于鹿角的年長年脫,羊角終生不脫,愈老愈大,因而人們可以根據(jù)羊角大小判斷其年齡。
新疆盤羊又名馬可波羅盤羊,據(jù)說是13世紀時,馬可·波羅從意大利來到中國,驚異于大頭盤羊的雄偉,便寫進他的《馬可·波羅游記》,故此得名。新疆盤羊最奇特之處是羊角,其角雖不及蒙古盤羊粗壯,但長度卻在幾種盤羊中遙遙領先,最長者可達
滅絕之羊的哀歌
1.巴德蘭茲大角羊
滅絕年代:1925年
滅絕地點:美國達科他州和內(nèi)不拉斯加州
這種動物的滅絕令人匪夷所思,因為它們具備忍受艱難困苦、在荒蕪與逆境中存活的頑強能力。難道是因為它們對懸崖陡壁的適應力降低而走向了末路?
盡管屬于羊的家族,但巴德蘭茲大角羊卻毫無溫順可言,它們是粗魯?shù)囊矮F,成年雄性重達
1880年,巴德蘭茲大角羊的逃生路線已經(jīng)被截斷,人們用獵犬堵截,用現(xiàn)代火器圍剿,使其陷入山窮水盡的境地。最確切的記錄是1905年發(fā)生在北達科他州瑪吉河畔的一次射獵,一只角型宏偉的公羊在一個叫逐鹿谷的地方被射殺。但似乎故事還沒有完,1920年,南達科他州的巴德蘭茲的哈尼峰,這里成為巴德蘭茲大角羊名副其實的葬身之地。它們?nèi)A麗的、極盡夸張向后向下彎曲的巨角成為獵取者無法抵御的誘惑——戰(zhàn)利品,最終巴德蘭茲大角羊因項上之角招致滅頂之災。
2.比利牛斯北山羊
滅絕年代:1907年
滅絕地點:比利牛斯山脈
比利牛斯山脈橫亙在法國和西班牙兩國,比起美國達科他州的巴德蘭茲,有著更加險峻的山勢,這里生活著卡布拉山羊,更生活著著名的比利牛斯北山羊。
一度,比利牛斯與坎塔布連山都有北山羊健碩的身影,野生動物自由往來,然而,這種和諧終于因獵殺而走向末路,比利牛斯北山羊的種群也茍延殘喘。
作為戰(zhàn)利品,比利牛斯北山羊?qū)ΛC手極富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這種北山羊身高
在卡布拉1910年的一份記錄中,圣俊伯爵曾寫信給他說,“我認為,北山羊的數(shù)量不會超過10—12只”。在整個比利牛斯山脈,再做統(tǒng)計時,便剩下只有一只的可憐記錄,“一對幸存者曾在瑪拉戴塔出現(xiàn)——什么人射殺了其中的雌性,雄性躲進了一群家羊的群體里,很快,被牧羊人殺死”。想來,曾幾何時,這般威猛蓋世、屹立于高山之巔的北山羊,竟墮落到它們原本不屑一顧的家羊堆里尋求庇護,簡直是對一種崇高生靈的褻瀆和生命意義的莫大諷刺。
現(xiàn)在,在西班牙奧德薩國家公園,有一群約25只的北山羊生存,人們相信,這是比利牛斯北山羊的一個亞種,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也予以認同,但另外一些專家則持疑義,他們保守地認為,是另一個西班牙山羊的亞種被人為引入這個地區(qū),也許微弱比例的純種北山羊尚存,但更多可能已發(fā)生了雜交。
3.葡萄牙北山羊
滅絕時間:1892年
滅絕地點:西班牙加利西亞和伊比利亞西北
1892年,歐洲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另外一種北山羊走向了滅絕,這就是葡萄牙北山羊。葡萄牙北山羊或許是西班牙幾種北山羊的一個地方亞種,但動物學家卡洛斯·富蘭卡聲稱,這是一個名為卡博的、清晰的獨立種。
在形態(tài)和色彩上,這種北山羊很有西班牙動物的特征,色彩偏棕色而非黑色,但角型與伊比利亞其他野山羊大相徑庭,它們只有
他描述了捕捉北山羊的各種手段、精巧的獵套和夾子以及動物各個部位的用途,如羊皮用做被子,羊角用做裝飾或號角,因為在西北山區(qū),途經(jīng)峽谷的時候需要鳴笛示意。
1800年,“卡博”還廣泛地見于從波若加羅到蒙塔格拉的各個地區(qū),但是,隨著獵殺的壓力,葡萄牙北山羊數(shù)目劇減。有別于現(xiàn)代狩獵運動嚴格地按季節(jié)和性別狩獵,當?shù)孬C民專門喜歡在5月幼羊出生不久出獵,這時既有小羊,羊群又遷徙到了海拔較低的山腰,狩獵強度低而效率高。
1870年,葡萄牙北山羊已經(jīng)成為稀罕之物——最后的一群野羊大約只有十幾頭,顯示了這個家族最后的輝煌。實際上,直到1890年9月的一天,還有一只老母羊在世,但三天之后便遭毒手。次年,另有兩只葡萄牙北山羊被發(fā)現(xiàn),是死于西班牙西北加利西亞的雪崩。而最后的目擊地在洛姆班德潘,時間定格在了1892年。一些記錄者指出,除了人類的獵殺,另外一些因素也會導致葡萄牙北山羊數(shù)量下降,如狼、金雕的捕食,家畜帶來的傳染病,雄性數(shù)量的不足。但最后的理由值得追問:為什么公羊多遭捕殺?怎么剩下的多是母羊?毫無疑問,為了得到它們的角。所以,導致“卡博”滅頂之災的唯一勁敵,還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