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西方考察隊深入非洲腹地考察時,雇了當?shù)夭柯涞耐林俗霰撤蚝拖驅(qū)АS捎跁r間緊迫需要趕路,土著人很是吃苦耐勞,背著幾十公斤的裝備健步如飛,一連三天考察隊都順利地按照計劃行進??墒堑谒奶煸绯靠疾礻牅蕚涑霭l(fā)的時候,土著人卻都躺著休息不走了,任憑考察隊員好說歹說,他們就是不動。考察隊員們很奇怪:幾天來大家相處得都很好,是不是什么地方不小心冒犯了他們?還是他們想要增加報酬?這時,土著人頭領(lǐng)走過來解釋:按照他們民族的傳統(tǒng),如果連續(xù)三天趕路,第四天是必須停下來休息一天的,以免他們的靈魂跟不上行進的腳步。
法國巴黎雖然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生活卻相當悠閑,下午5點,幾乎所有的商家都會關(guān)門。人們或去街頭餐廳,或去咖啡茶館,叫上半盤薯條、一盤沙拉,再來上一杯啤酒,如此可以邊吃邊聊到夜幕降臨。人們常說的巴黎情調(diào)就在這種不緊不慢地享受每一刻時光的生活節(jié)奏之中產(chǎn)生,所以說游覽巴黎最好的方式是慢慢走、細細品。法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會享受生活的族群,他們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當成享受,所以生活節(jié)奏很慢。享受生活就是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讓靈魂自由地飄蕩,這與時下國人的爭分奪秒形成了巨大反差。
北京中央商務區(qū)的國際貿(mào)易中心是城市商業(yè)地標,這里有兩種速度可以代表北京的節(jié)奏——地下有間隔兩分鐘一班的地鐵穿梭,地上有38秒到達80層的電梯,里面都是同樣迅速移動的都市白領(lǐng)。他們艱于呼吸、難于視聽、步履匆匆,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為了生計晝夜不停地打拼著。行走在國內(nèi)任何一座一線城市的大街小巷,所到之處、所見之人無不行色匆匆,神色嚴肅凝重。人們似乎都很急——急著狼吞虎咽地吃飯、急著乘坐地鐵公交、急著開會、急著交際……大家都急急往前、埋頭猛跑,甚至可能忘了自己急的是什么,只剩下了“急”的狀態(tài)本身。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漸漸喪失了“慢”的能力,喪失了洞察自己內(nèi)心所思所想的機緣。這樣的人生就像一架高速運轉(zhuǎn)的機器,空洞、麻木而又周而復始地轟鳴著。過濾、積淀、豐盈我們的精神欲求,再有一些拈花微笑、望月懷人、品茗論道的意境,該是多么愜意的一件事??墒乾F(xiàn)實生活中,生計、欲望、壓力在壓垮我們?nèi)怏w的同時,也壓垮了我們本該強大卻日漸脆弱的靈魂??旃?jié)奏生活導致許多城市居民產(chǎn)生了失眠、情緒波動以及缺乏安全感等癥狀。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的病人中,有1/6與快節(jié)奏生活有關(guān)。
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說過:我們已經(jīng)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fā)。是啊,熙熙攘攘的人潮中,爭名逐利的職場上,坎坎坷坷的人生里,那些沒有歷經(jīng)大富大貴卻擁有散淡人生、無需急急向前卻能與靈魂共舞的人是世間最幸福的人。不知有多少人捫心自問過:幸福、自由、安寧、從心所欲這些美好的音符,自己匆匆的腳步是否曾經(jīng)踏響過呢?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zhuǎn)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蘇軾一生為官,四處奔忙,“烏臺詩案”謫居黃州后方覺如此奔波有幾多荒唐。夜半時分的承天寺里,他發(fā)出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慨嘆。境遇不順時他詰問內(nèi)心,探究人生到底需要什么,方知不為物欲所累、內(nèi)心曠達才是自己孜孜以求的。賢人、哲人大多在風吹雨打中悟得人生真諦,追隨自己靈魂,從此逍遙自在,令我等凡夫俗子嘆之慕之、心向往之。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閑適,王維的禪意,他們在不公命運中尚且能夠聽雨吟風、賞雪弄月,過著庸常生活的我們何嘗不能放慢一下腳步,關(guān)注一下心靈?人在旅途往往會迷失自己,所以應該時常停下腳步反觀來路,問問自己:最初的夢想、最初的自由是否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