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與民盟”的征文,我內心中涌起一陣莫名的激動,具體激動什么,似也無從說起。我只知道,我與民盟之間的故事該下筆寫一寫了。
我第一次非常深刻地感知民盟,應該是在前年。
那年“雙十一”,我在網上買了一套書《南渡北歸》,書到當天,我就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這套書厚重大氣,記錄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雕刻了時代洪流中知識分子的群像。其中給我心靈震撼最大的一個人物是聞一多。聞先生不只有詩,更有為追求自由民主所迸發(fā)出來的凜然大義和錚錚鐵骨,尤為重要的是,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他的背后有一道為國家命運奔走和吶喊的鋼鐵長城——民盟。掩卷沉思,我對這樣一個神圣的組織肅然起敬,那些民盟先輩在嚴酷高壓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了實現理想社會,不懼犧牲,一往無前,彰顯了擔當和奮進的崇高境界。
出于好奇,我查閱了很多關于民盟的資料,了解到很多我視為偶像級的人物都是民盟盟員,如陶行知、梁漱溟、費孝通、華羅庚、馮友蘭、季羨林等。于是我對民盟產生了一種精神上的敬重和靈魂上的親近,甚至想:我何時能成為民盟一員呢?這樣的念頭在我心中閃過,恰如燎原的火種愈燃愈烈,喚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激情。但我深知,我和民盟的要求肯定有差距,并且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從此以后,我跟自己暗暗較勁兒,力求在各方面做到極致,工作上嚴要求,勤實踐,在備課、上課、教研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突破,還經常有文章見諸報端。同事們紛紛投來贊許的目光,他們也許不知道,我在竭力做最好的自己,我要用閃亮的成績慢慢向民盟靠攏。
說來也巧,那段時間我常隔三岔五和一個同學聊天,卻意外發(fā)現他原來就在民盟機關工作。我迫不及待地向他表達了加入民盟的意愿,并打聽加入民盟的有關程序,他爽快地回復了我的問題,又介紹我聯系民盟菏澤市委的姚老師。姚老師非常熱心,詳細地向我說明需要準備哪些材料,還特別交代讓我隔天去民盟菏澤市委遞交。掛了電話,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鋪開稿紙寫申請書。不到一個小時,四頁稿紙一氣呵成。然后,我將入盟申請書、榮譽證書、作品復印件整理齊全,裝入檔案袋,只盼望后天趕快到來。
遞交材料那天,我早早起床,在鏡子前好一番梳洗打扮。妻子打趣道:“看把你臭美的,又不是去相親。”我笑道:“比相親重要得多,這可是我與民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我匆匆吃了早飯,驅車來到民盟菏澤市委。敲開機關辦公室的門,姚老師熱情地把我讓進屋里。我將材料遞去,交代了近年的工作情況,姚老師介紹了民盟的有關事情,并送我兩本有關民盟的書籍。她一直面帶微笑,讓我感受到了組織的親切和溫暖。告別時,她一直把我送到門口,囑咐我要好好工作,隨時等候組織的通知。
回去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學習、忘我地工作,爭取早日被組織接納。但我仍心存忐忑,唯恐組織把我遺忘了。
盼星星、盼月亮,三個月后終于等來了組織對我的考察。我按要求遞交了入盟申請表,壓在心口的大石緩緩落地,只等待組織的最后批復。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如既往地勤奮進取,一如既往地讀書寫作,一如既往地將工作做到極致,我甚至將入盟這件事都忘卻了,因為我堅信,只要我腳踏實地走下去,組織遲早會接納我的。那段時間談起民盟,雖然我內心還會涌起一陣激動,但激動之中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
2020年新年伊始,我收到姚老師的通知:“恭喜你正式成為民盟一員,入盟時間是2019年12月20日。”我抱著三歲的兒子,高興得跳了起來。但高興之余,我突然感覺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那就是一代又一代民盟人矢志不渝地對國家命運的守望和擔當,我必須為社會和國家奉獻微薄之力,這是我加入民盟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春節(jié)前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我按要求居家防控一個月,一連撰寫了20余篇社情民意,其中多篇被民盟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協采用,一篇被全國政協采用,入盟不到三個月我就被盟市委評為“疫情防控先進個人”。民盟菏澤市委領導連連稱贊鼓勵,說這在菏澤民盟史無前例。面對這些許成績,我并沒有驕傲自滿,因為我深知我的境界與修為和民盟前輩相差甚遠,我必須堅持不懈,帶著初心和使命繼續(xù)前行。
如今,我從山東跨越千里來到新疆援疆支教,這是我作為民盟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相信我會比別人做得更好,因為我是民盟盟員,我已經接通了民盟傳遞下來的精神血脈,我的身上永久地保存了民盟人所獨有的精神烙印。